鲁迅先生曾经有句名言,叫做
横眉冷对千夫指 ,俯首甘为孺子牛
那么这句话中的孺子牛是什么呢?
这就要从齐景公说起了。
公元前490年,齐景公逝世。齐景公虽然其人有点傻里傻气的,但是还算是个有为的君主。
那么君主去世,最麻烦的事情又会出现。就是谁是接班人?
齐景公很喜欢一个儿子,叫做公子荼。
喜欢到什么程度呢?
说齐景公晚年,自己把绳子绕在脖子上,装成牛。然后让公子荼像牵着牛一样牵着他,结果一不小心把门牙磕掉了。但是齐景公没有任何愤怒之色,还是很高兴地看着他。
所以这个典故就是孺子牛的来源了。
所以这样一来,大家都看出来了,齐景公属意公子荼。
但是公子荼有问题。什么问题呢?
其一、春秋时期,子以母贵,这个孩子能不能即位,是要看他母亲一方的政治势力如何。而公子荼的母亲叫做诸子鬻姒。
这个诸子,指的是就是妾的意思。既然是妾,那还怎么让孩子做国君啊。
其二、就是这个公子荼年幼。
如果是二十多岁大小伙子,好意思让他爸装牛吗?
所以他一定是一个孺子。
那么我们来看齐国的政治形势是怎么样的?名相晏子已经去世了。
国内的高氏、国氏是老牌贵族。最可怕的是,那个蠢蠢欲动的田氏。所以这种波谲云诡的形势下,无论如何也不能让这个孩子即位。
于是群臣就劝齐景公说:太子空悬对国家没有好处,国君您有什么考虑没有?
从这也可以看出,春秋时期风气很开放。如果放到专制王朝,这是君王的家事,臣子应该回避才是。
齐景公就装糊涂,说:你们这帮人,操的是哪门子的心啊。你还害怕国家没有国君吗?你们这么爱管闲事,会忧虑而生病的。
这句话可以说表面上没有回应,实际上已经回应了。他就是铁了心要立公子荼,否则不至于这么打马虎眼。
果然,临终托孤,让国氏和高氏尽心辅佐公子荼,让他成为国君,然后其他孩子驱逐到莱邑。
国君选择太子,至少有三重考虑
其一、是否对自己的政治安全制造威胁。比如说,国君立了一个太子,太子就会结党营私,此时国君就会感到逼宫的威胁。于是大凡那些强主,没有不乱的。因为他们深深明白,权力是保命的工具,所以几度废立太子,搞得朝政不得安宁。
其二、是否自己喜欢
其三、血缘和才能
所以对于专制体制,就不可能挑选出贤能之人,因为贤能之人会对现任皇权制造威胁。所以越笨,越没有权力的人,越有可能成为君王。这就是每一个强主以后,国家立马就乱的原因所在。国家不搞几个动乱,都对不起他强主的名称。
话说回来,这个年幼的公子荼就被扶上了宝座。而其他公子就四散奔逃。
当时他们莱邑看到这帮公子四散逃跑的样子,作歌一首:
莱人歌之曰,景公死乎不与埋,三军之事乎不与谋,师乎师乎,何党之乎。
父亲刚死,连葬礼都不能参加,你们要去哪里啊。
那么公子荼自然没有能力治国理政,这个任务就落到了国氏和高氏手里。
但是此时暗地里一个阴谋家开始蠢蠢欲动了。
这就是田氏族长田乞。田乞是陈无宇的儿子,看到这个小崽子即位,心中暗喜。
于是故意和国高二家走的很近,每逢上朝,和他们坐一辆车,通过这样套关系。
然后在坐车的时候,自然这几个人要八卦一番。
于是田乞适时地说各位大夫的坏话,说:这帮人很骄傲,不服从您的命令。您应该早做准备,否则就不好了。不如除去他们,忧虑可是下下之策啊。
到了朝廷上,就偷偷跟国高二家说:你看看,强邻环伺啊,他们就是虎狼,看见我在您旁边,连我都要杀害了。请允许我远离您们。
然后到了其他大夫那里,又反过来说:你看看那两位,仗着国君的宠信打各位大夫的主意,他们说,国家这么乱,都是因为各位大夫造成的。现在已经有计划地除去你们了,你们应该早做准备,否则就晚了。不如抢先除去他们,否则以后就会后悔。
这么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搞得朝廷的官员都害怕对方。
于是朝中大部分官员,都开始反对国高二家。
公元前489年,齐景公逝世才刚刚一年,大夫鲍牧和田乞密谋,带领军队攻打高氏。高氏跑到国氏那里,然后一起逃亡到齐晏孺子(即公子荼)那里,然后两军作战。
国高战败,国氏逃亡莒国,然后和高氏一起逃亡鲁国。
国高的势力的清除,是田乞夺权的第一步。竟然就凭借挑拨离间就完成了,可能也大大出乎他自己的预料。
那么原来的齐晏孺子由于缺少保护伞,政治势力就岌岌可危。
当年,众公子逃亡的时候,公子阳生逃亡鲁国。
同一年,齐国大夫邴意兹来鲁国,秘密会见公子阳生。表达了,田乞愿意请公子阳生回国主持大局,成为齐国国君。
公子阳生虽然在鲁国,异国他乡,但是季孙肥(季孙斯的儿子)很看得起他,把妹妹都嫁给了他。至少可以做到衣食无忧。
而让自己回去做国君,说句不好听,这就是一个傀儡君主。
于是他就希望找人商量一下,鲁国除了他以后,还有一个他的兄弟也逃到了鲁国。
因为居住在鲁国南门,所以被人称之为南郭且于。
于是就来到且于所处之地,找了个理由。
说:我要献马给季孙氏,但是不知道马的好坏。你不如和我一起去看看吧。
于是兄弟俩就一起出去,看到四下无人的时候,公子阳生就把事情和盘托出。
但是听了兄弟的意见,他还是下不了决心。
于是回到了家,看到他的家臣阚止,已经在城外等着了。
公子阳生说:现在回国不知道是好是坏。你先去保护好壬(他的儿子)。万一有失,也不至于失去儿子。
于是独自回到了齐国。
到了齐国,田乞安排他化装为仆人的样子,进入公宫。
然后田乞突然宣布立他为齐国国君。是为齐悼公。
国君即位,要和大夫盟誓。盟誓的时候,别人都穿着很正式,都站好了。
只有大夫鲍牧喝着酒,醉醺醺地前去。
他的家臣鲍点带着他,驾车到了公宫。
到了公宫,鲍点就问田乞:立阳生是谁的命令?
田乞说:可不就是你主人的意见吗?
鲍牧说:当年先君宠爱公子荼,而有孺子牛,难道你忘了吗?
意思就是,公子阳生即位名不正言不顺。改立公子阳生,违背先君的命令。
田乞被问得,愣在当前,他没有想到鲍牧会问这个问题。
一旁的齐悼公说:您是按照道义行事,我不会怪你。如果天命归属我,我即位绝不会屠戮一个大夫。如果天命不归我,我也不会杀掉一个公子。合于道义就前进,否则就后退。但是无论如何,都不要让齐国再乱下去了,这就是我的意见了。
鲍牧说:既然你也是先君的儿子,此事我可以答应,但是你必须保证公子荼的安全。
于是和众大夫盟誓。
齐悼公一即位,他绝不可能容许,国有二君。况且,公子荼会长大,他自己会老去。
于是他派了一个人叫朱毛,就告诉田乞,说:国无二君,如果国家有两个国君,那么国家就会混乱。
意思就是希望,请你帮我除去公子荼。
田乞心里想,要是我听你的,那么不就是背信弃义吗?这肯定会遭到众大夫的谴责。
于是就带着哭腔说:国赖长君,所以才请年长之人主持大局。孺子只是一个孩子,何罪之有?难道国君连群臣都不相信了吗?(意思就是刚刚和大夫盟誓过)
于是朱毛把话转告给齐悼公。齐悼公心里也犯嘀咕,要是刚刚盟誓就杀害孺子,这要是传出去,这领导工作还怎么做啊。
于是就在忧虑。
朱毛说:国君不要着急,大事不决,可以请教田乞。小事的话,国君还是可以自己拿主意的。
齐悼公说:好,那这件小事,你给我好好地办。
于是就暗中杀害公子荼。
而在遥远的吴国,夫差正在谋划怎么当霸主呢。虽然此时,霸主体系已经趋于崩溃,但是对于吴国而言,霸主还是很有吸引力的。
当霸主,一个必要条件就是必须在中原称霸,否则这个霸主名称就名不正言不顺。所以当年,秦穆公的霸业就很有缺憾。
公元前488年,夫差和鲁国会盟。在会盟的时候,鲁国可算是见识了吴国暴发户本性。
夫差要求鲁国给他百牢作为相待。
什么概念呢?牛、羊、豕各一头是太牢。百牢就是按照这个标准,搞一百头牛、羊、豕。
如果鲁国真的按照这个标准,整个宴会就是屠宰场。吃到死都吃不完。
公元前521年,士鞅访问鲁国,定名要求十一牢。各国已经哗然。
现在吴国直接要求百牢,鲁国心里想,这哥们整个一个暴发户出生。
于是鲁国说:从古至今,没有听过这个规矩啊。
吴国说:你们当年招待晋国,不就超过十牢了吗?百牢来招待我们,难道不可以吗?
鲁国说:当年晋国的士鞅无理,用大国的威力去逼迫我们,我们不得不给了他十一牢。周朝有礼制,不可能超过十二牢。现在你们要求百牢,从古至今就没有听说过,你们还能比天大吗?
吴国人不听,坚决要求百牢。
鲁国恨恨地说:上天一定会收了他的,同为姬姓后代,却背弃祖宗和神明的规矩,不死还有其他选择了吗?
但是骂完了,你敢不给吗?于是破天荒真给吴国开了一个屠宰场。
但是这只是鲁国受到屈辱的第一步,后面还有好戏唱呢。
上面说到,吴国的强横使得鲁国非常生气,但是百牢事件只是一个开始。
没多久以后,吴国的太宰伯嚭要求季孙氏的族长季孙肥亲自来见他。
季孙肥听了都不知道怎么说话,自己好歹也是鲁国最有权势之人,千里迢迢去见一个太宰,这也太掉价了。
于是就派孔子得意门生子贡去见伯嚭说明原因。
子贡是个大商人,头脑灵活,能言善辩,所以派他可算是派对人了。
伯嚭就问子贡说:两位国君不远千里来会面,他作为大夫怎么不随从而来啊。
子贡说:他是害怕贵国,贵国不用礼仪来对待鄙国,而不去估量其后果。其次寡君已经前来会见贵国国君,国内如果没有他来坐守,恐将生变,难道不是这个道理吗?
伯嚭被驳得哑口无言,于是子贡就回国报告此事。
季孙肥预测说,吴国长久不了。
但是长不长久那是以后的事情,现在如果不侍奉吴国,鲁国就有祸殃了。
但是一件事情,就改变鲁国和吴国的关系。
季孙肥要攻打邾国,邾国是鲁国的附庸。
他就召开大会,跟大夫们谋划此事可不可行?
子服景伯说:不行,因为小国侍奉大国为信,大国保护小国为仁。如果擅自攻打小国,这是不仁之举,如果失去,那么就危险了。
其他大夫就纷纷附和子服景伯的意见,认为绝对不能开启战端。
季孙肥和孟懿子,说:你们没有见识。
那么为什么他们非要邾国呢?因为邾国想要脱离鲁国附庸的身份,看到吴国强大,意图依靠吴国。吴国当然来者不拒了。所以鲁国才希望发动这次战争。
于是发动鲁国大军,擅自攻打邾国。
鲁国大军气势汹汹,对付邾国还是绰绰有余。邾隐公看到自己找了一个新靠山,没有任何防备。直到鲁国逼临城下,才有所警觉。
大臣茅成子主张找吴国。
邾隐公说:找啥啊,现在远水救不了近火,吴国离此地两千里,没有三个月他们根本来不了。
于是,鲁国几乎没有防备就攻占邾国,把邾国国君俘虏。鲁国军队在邾国烧杀抢掠。
而大臣茅成子逃出生天,然后带着五匹布匹和牛皮四张长途跋涉来到吴国,希望吴国发兵救援。
跟夫差说:鲁国无道,仗着晋国衰弱和吴国遥远来欺凌小国,看不起君王您。邾国不是为了自己,只是害怕鲁国因此此事看不起君王您,导致您的威望尽丧,如果夏天和邾国结盟,秋天邾国就被鲁国攻占,四方诸侯如何臣服于君王您呢?邾国愿意把六百辆战车作为君王您的附属,请君王考虑一下。
夫差听了,就很忧虑。因为对鲁国出兵是要成本的。
但是有一点可以确定,吴王夫差必定会出兵。为什么呢?因为夫差希望在中原称霸,在中原称霸,打不过晋国和楚国,可能情有可原,要是连鲁国都打不过,还称什么霸?
于是夫差就召见叔孙辄(原来是阳虎同党,后来和公山不狃一起逃亡吴国)。
叔孙辄说:鲁国有名无实,攻打他没有任何问题。
叔孙辄退出去,和公山不狃就说起这件事情。
公山不狃的意见是反对,他说:我们虽然不得不远离祖国,但是发兵攻打自己国家,这是罪无可赦之举,现在你不仅不回避,反而添油加醋,这样做不是很难吗?如果吴王要你做向导,你就推辞,他就会找我,我有应对之策。
于是叔孙辄就推辞向导的任务。
而夫差就来找公山不狃,公山不狃说:不可。为什么呢?鲁国如果战败,那么他周边的国家就会害怕。不仅如此,老牌的霸主晋国和楚国绝不可能束手待毙。并且北方的齐国也会知道唇亡齿寒的道理,而出手相助。如此吴国就会面对四大国家,这对吴国不是好事。
但是夫差没有听公山不狃的话,原因也很简单,就是我们讲。你要争霸,早打也是打,晚打也是打,反正你都要面对这四大势力。
所以公元前487年,吴国大军出发,由公山不狃为向导。
公山不狃故意向导让吴国走险路,取道武城。一来是拖慢行军速度,二来是等你没到鲁国,大军都难以攻下,这样一来自己就退兵。
但是没有想到,这反而歪打正着。为什么呢?
当初,武城有人在吴国边境上种田,结果拘捕了鄫国人。这些鄫国人正在浸泡菅草。
于是两方发生争执,武城人说:你干嘛把我田地的水弄浑浊了,我还怎么种地?
于是两方就有了仇恨。此番,吴国人来,这些鄫国人就愿意帮助吴国,于是吴国很容易就攻占了武城。
吴国出兵的消息就传到了吴国。
孟懿子就问子服景伯说:现在吴国来了,你说怎么办吧。
子服景伯说:你说怎么办?只能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呗。再说了,当时是你们非要攻打邾国,现在你把这帮祖宗引来了,求仁得仁,随遇而安吧。
且说吴军这边,攻下武城以后,势不可挡,一连攻下了东阳、五梧等地。然后驻扎蚕室。
此时,吴国就逼近了费邑所在之处。
于是鲁国急忙派大夫公宾庚,公甲叔子和吴国战于夷地。
一战而下,鲁国溃败,两位大夫战死,尸体直接被吴国俘虏。
于是吴国把尸体给夫差看,夫差说:他们拼死力战,如此贤能之人,看来鲁国也并非传说中软弱可欺,鲁国不好打。
吴国继续进发,驻扎在庚宗。随后又驻扎到泗水边上。
可以看到,离曲阜已经只有咫尺之间了。
鲁国大夫微虎晚上希望夜袭夫差住处。于是自己带领七百敢死队,然后让他们跳高,选择身体最棒的三百人夜袭。其中包括孔子的弟子有若,有若曾经有句名言说:
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微虎正要出发的时候。
有人跟季孙肥说:微虎此举就是匹夫之勇,完全伤害不了吴国。反而如果这些人战死,对鲁国而言,丧失这些勇猛之人,可不是明智之举。
季孙肥一想,对。于是急令,关闭城门,谁都不能进出。
夫差听说了此事,害怕,于是一晚上换了三个地方睡觉。
夫差觉得这场仗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容易。于是就跟鲁国媾和。
季孙肥就打算顺从吴国所提出来的条约。
子服景伯说:不行。当年楚国包围宋国,宋国人惨到易子而食的情况下,都没有签订城下之盟。我们鲁国还没有到这个地步,如果签订条约,不被诸侯耻笑吗?况且,吴国千里征伐,实际上根本无法持久,暂且等等。
季孙肥不听。
于是子服景伯单方面草拟一份和约,跟吴国会谈。
季孙肥急忙让使者告诉吴国这方,子服景伯说的不可靠,可以把他扣留下来当人质。
于是鲁国要求用王子姑曹作为人质,夫差不同意。夫差干脆把子服景伯送回鲁国。
两国重新会面,吴国撤军回国。
却说齐国这边,齐悼公即位以后,他就想念自己在鲁国的妻子和孩子了。于是就要求把他的妻子和孩子迎接回来。
但是他没有想到,他的妻子和季鲂侯私通。于是这个女人跟自己哥哥季孙肥说明一切。季孙肥就害怕,不愿意送回去。
于是齐悼公就发兵攻打鲁国,占领了欢地和阐地。
齐悼公还密信给夫差,对夫差说,希望和吴国一起前后夹击鲁国。
季孙肥一看,这何必呢?好歹也是亲戚一场。
赶紧把邾隐公送回去。结果这个邾隐公回国以后,连感谢信都没给夫差写,于是夫差一怒之下,把他又抓起来,改立他的太子为君,就是邾桓公。
然后季孙肥此时没有办法,只能把他妹妹送回去,和齐国媾和。
齐悼公一看自己夫人回来了,对她是百般宠爱。他可不知道,他头顶都已经是大草原了。
并且他的夫人对他吹了枕边风,于是齐悼公把原来攻占的欢地和阐地还给了鲁国。
然后齐悼公又派人跟吴国说,不用出兵了,已经处理好了。
但是没想到,夫差冷冷一笑,说:去年寡人听从君王的命令,现在又改变了,寡人岂是说来就来,说走就走之人。我打算亲自来贵国听听贵国国君的命令。
于是,夫差开始整军经武,并且修了中国第一条运河,联系长江和淮河的邗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