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少的我,一直不知道什么叫作天高地厚。父亲的教导,母亲的唠叨,总觉得他们比《大话西游》中的唐僧还烦,还让人受不了。
当时看《大话西游》,看到唐僧唱“only you”的画面,总是快进快进。因为感觉唐僧真的好烦,声音又不好听,笑点也没有多少。
直到许多年以后,再次看到这副画面。鼻尖一酸,眼泪禁不住的在眼眶打转。
至尊宝不耐烦的道:“喔你妈个头啊?你有完没完啊?完全不理人家受得了受不了你。你再喔,我一刀捅死你!”
唐僧不喜不怒,温声和气道:“悟空,你尽管捅死我吧。生又何哀,死又何苦。等你明白了舍生取义,你自然会回来跟我唱这首歌的。”
多熟悉的画面,多熟悉的对白。这让我想到了那些年,我做过的那些糊涂事。
1.
我的家在农村,进小学的第一天,老师便对我们说:“全国最穷的省就是某某省,全省最穷的州就是某某州,全州最穷的就是某某县,全县最穷的就是某某乡,全乡最穷的就是某某村,全村最穷的就是你们。你们再不努力,那你们将会成为这世界上最穷的人。”
老师口中的某某自然是指我的家乡,虽然长大后才发觉老师是在开玩笑,但当时真的被吓了一跳。心里想着一定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以后摆脱贫穷的命运。
而事实证明,老师的这句玩笑话对于年幼的我,还是很有动力的。三好学生、优秀班干部、优秀学生会干部等等诸多奖状一直伴随我到高中。
2.
上了高中,十五六岁的年纪学会了思考,学会了独立。学了几篇哲学,画了几个遗传图解,就以为自己懂了世界,懂了科学。心中对未来的路充满了向往,而回首过往,竟是发现以前的生活是多么穷极无聊。
放了假休息在家,每每听到父母的老生常谈,总是不屑一顾。对于那些愚昧无知的观点,更是口诛笔伐,用所学的书本知识去强烈的抨击着父母的孤陋寡闻。
而每当这个时候,尽管父母在我面前颜面扫地,但他们依然是露出一个略显尴尬而又不失礼貌的微笑。甚至过了几天,父母还会跟别人夸我学的知识多好,知道的真多。对于这些,我表面上叹息他们这是小农思想,其实心中还是有一丝窃喜的。
高中毕业,最期待的事情莫不过于等待大学通知书。记得那段时间,父母有事没事就喜欢搬个凳子到树下,逢人便拉来唠嗑一会,而话题扯来扯去最终还是扯到了我考起大学这件事上。
3.
来到省城,进了大学,才知道什么叫作精英汇集。男的帅,女的靓,一个个不仅长得好看,学习更是牛得不行。这一刻,我才发现,我并不是山中飞出的凤凰,而是乱飞误撞的山鸡。
渐渐的不喜欢笑,不喜欢说话,不喜欢与人接触。因为只有这样,才会不被人了解,也不会露出自己的卑微。
记得最害怕的事情,就是每个月的月底。那时候生活费快用完了,不得不拿起手机给父亲打电话。每一次都是左思右想,斟酌了再斟酌,之后才慢慢拿起电话拨出那串熟悉的号码。
“喂,是不是没钱了?”
“嗯。”
“一会便去乡镇上给你打。”
“嗯”
……
本来想多说几句注意身体之类的话,到了最后,终究还是一个“嗯”字。每次都是匆匆挂完电话,然后跑出宿舍,走在黑暗的校园中,内心中大声的责问自己这究竟是怎么了?
大学四年,每年待在家中的时间也就两个月。渐渐的,不知不觉中,我与父母中间隔了一条巨大的鸿沟。尤其是对于父亲,我不知道怎么描述我们之间的父子情。仿佛自从上了大学,我与父亲就只是简单的要钱和给钱的关系。
4.
2013年7月毕业了,终于等到了这么一天。就像是刑满释放,我毫不犹豫的带着一些行礼便冲出了校门,和同学搬到一个出租屋中。
毕业即失业,很久以前不理解这句话。但在出租屋中呆了一段时间后,终于明白了,我也开始迷茫了起来。在以前的人生里,我觉得我的路是一条直线。小学毕业读初中,初中毕业读高中,高中毕业读大学,大学毕业读???
直线似乎到此终结,又似乎分成了十字路口。我站在十里路口,不知何去何从。
这个时候我遇到了生命中的第一个她,坐火车到她的城市要15小时的车程。尽管相隔甚远,但我感觉从未有人这么走近过我的内心。我再一次艰难的拿起来电话,拨出那一串陌生而又熟悉的号码。
“我要去她那边。”
“那么远,你一个人,我们怎么能放心你?”
“我不管,我就要去。”
“你为什么就是不听我们的话?”
“我就要去。”
……
那一次,和父亲在电话里大吵了一顿。我不明白,我去追逐我的梦想,追逐我的爱情,这有什么错?!
没过多久,母亲打来电话,苦口婆心的劝说我,但我毅然决定要去。没有任何人能阻止我,因为我已经答应她要在圣诞节给她惊喜!
第二天天微亮,父亲便打来了电话。这次没有争吵,没有唠叨,只是让我出远门小心一些。电话那边很安静,连一些鸡鸣狗吠的农村特有的嘈杂声都没有。我知道,父亲准是找了一个僻静没人的地方才打的这个电话。毕竟,在他们眼里,网恋这种东西是有多不靠谱,说出去是有多丢人。
5.
就这样,怀揣着梦想,心系着爱情,我意气风发的坐上了人生第一辆火车。人生若只如初见,每个人的第一次相遇总是那么美好。之后,便有了许多第一次。
第一次和她过圣诞节,第一次和她告白,第一次和她牵手,第一次和她逛街……
也是第一次,我带她回家过年。那一年的春节,好像比以往的春节要早一些。那一年的春节,也似乎要比以往的有趣得多。
家乡过年,有地上铺洒松针的习俗,也就是松树的叶子。和父亲一同上山,歇息的间隙,父亲点燃一支烟,看着连绵不绝的青山,悠悠道:“分了吧!”
我诧异:“你说啥?”
“分了吧,外省的姑娘不适合你。她是城里的女娃子,不适合我们农村人。”
“你怕是酒喝多了哦,说这样的话!”
父亲并没有生气,也再没有和我争执,只是碾灭了烟头,深深的叹息了一声。
其实那年春节,父母还是对她挺好的。除夕夜晚,还给她了一千红包,在我们农村,这算少见的了。那一年的春节,母亲的脸上也多了些笑容。我带着她,走亲访友,亲友们都夸她长得漂亮,听到这些我心里也着实高兴。
6.
记得那一年的初七,我便和她回到她家那边去了。那一年,也是我第一次在外地过元宵节。外地的月亮,似乎没有家乡的圆,甚至还感到丝丝的清冷。
终究是个外省人,在许多事情上感觉有些格格不入。最明显的就是说话的方式上,她身边的亲戚、朋友都是一口流利的方言,而我则是说着一口让他们听起来有些怪异的普通话。
在那边找了工作,领导、同事都是讲方言的。和领导说话的时候,我都是高度紧张,生怕听错了领导的方言,会错了领导的心思。同事们休息之余,也会打闹一阵,这时候他们口中的方言对于我来说就像听天书一样。为了搞好同事关系,见他们笑我也跟着傻笑。
7.
不知不觉,在她那边生活了快一年。这个时候,她满20岁了,对她们那边来说,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成人礼。
父亲知道后,从遥远的老家转了三趟车到达省城,又从省城坐了15小时的火车来到这边,单程就花了两天两夜的时间。
快接近冬天,车站的夜晚有些冷。我和她裹着围巾,穿着厚厚的衣服站在车站口等待着父亲的到来。
远远的便看到了父亲的身影,她有些开心的拉着我指着人群中父亲的身影。而我,却是莫名的有些心酸。一身单薄的米灰色西装,领带打得方方正正,皮鞋擦得乌黑透亮。在来往的大棉衣人群中,显得有些格格不入。
她天真的笑道:“叔叔,你穿这么少,不冷吗?”
父亲用手擦了擦冻红的鼻子打趣道:“不冷!我在家穿短袖都不冷!”
傻姑娘,怎么会不冷呢?他这么穿,纯粹是为了不让你们城里人看不起而已。
我拉开拉链,想把身上的衣服脱下来给父亲披上,但最终还是被他拒绝了。
她的生日酒席,没有办在酒店里,而是办在楼下的大院中。她妈妈说这样有气氛,因为楼里住的都是她家的亲戚。整整一天,楼上楼下都是一片喜悦的气氛。
来的人也挺多,我记得客人给的礼金大多是两百元,她舅舅、姨妈之类的给的是五百。而父亲,给的是一千,可能对于城里人觉得这都不算钱,但对于省吃俭用的父母,我知道,这代表着什么。
她生日过后,父亲在这边呆了一周左右。这中间发生了两件事,让我对父亲开始有了惭愧。第一件便是去KTV,老家的生活,天黑了看会电视就睡了。而城里的生活,夜生活才刚开始。那一晚,她家的亲戚约好去唱歌。
我知道父亲没有这个习惯,就打算在家里陪父亲看会电视。可最后耐不住她妈妈的热情邀请,就去了。晃眼的灯光、震耳的音响、酒杯的碰撞,让我感到一阵头昏眼花,而更别说从未进过KTV的父亲了。
快到了十二点,在老家,这都睡醒一觉了。但她家的亲戚似乎正在兴头,我准备先带父亲回去歇息,却被她妈妈说这样走了不礼貌。呵呵,第一次和她妈妈吵了一架。
第二件事,便是去足浴店。她妈妈开了一家规模还算可以的足浴店,当然经营的是正经生意。她妈妈说父亲难得来一次店里,怎么说也得免费请他洗一次脚。对于这种事情,作为农村孩子的我,是能想到父亲挺尴尬的。毕竟一个庄稼汉,这脚有啥好洗的?自己洗也就罢了,一个小姑娘给你洗脚,这得多尴尬?
我再三阻止,父亲也一再推辞,却不想她妈妈说什么看不起她什么的。拗不过她妈妈,最后便安排了一个技师给父亲洗脚。当然,这是很正规那种。让我痛心的是,她妈妈的一句话。
“呀!亲家,你这脚上老茧怎么这么多?”
父亲尴尬的笑笑道:“种地的脚都是这样子的。”
第一次,我终于想起了父亲那一句话:“她是城里的女娃子,不适合我们农村人。”
没过几天,父亲便回去了,犹记得回去前的那一晚,我们父子单独在家。父亲点着烟,心不在焉的看着电视,很久之后才问了我一句话:“你在这里过得开心吗?”
开心吗?恐怕连我自己都不知道吧!但不开心又能怎么样?路是自己选的,再难也要坚持下去。
8.
又过年了,我还是带着她回到了那个生我养我的美丽小山村。过年铺松叶的习俗还是没有变,还是那座山,还是那块地,还是父亲和我。
“不开心就回来吧!”
“我不想半途而废。”
“可她不适合你,你们不是一路人。”
“我答应过她的。”
“可她妈妈会答应吗?”
“……”我沉默了下去,她是单亲家庭,又是独女,她妈妈会同意吗?我也不知道。
“回来吧,家里开着店,到时候买辆车给你拉拉货,也不错。”
“……”我依旧沉默。
父亲叹了口气:“等到有一天,你会明白的,你会回来的。”
9.
同样是初七,带着她又回到那边去了。这一年,发生了许多事。首先便是我从原来的公司辞职了,而辞职的原因大概是和同事相处不来吧。尽管我小心翼翼的接触他们的圈子,但最终还是被他们隔在了外面,用他们的话来说,哪个地方的人就应该呆在哪个地方,瞎跑个啥?
其次就是她妈妈的足浴店生意不景气,开到最后关门了。
接着是家里看着我们谈了两年,认为该是讨论结婚事情的时候了。
而接下来的剧情,想必不用多说大家都能猜得一二,依然是那么狗血。
八月,经过几番考虑之后,我回到了省城,那个我读了四年大学的地方。回到省城的第一晚,我便乘车去了我的大学。时隔两年,心中不免有些唏嘘!门口的保安已经换了,不变的是那弯曲的小路。走在校园中,我仿佛回到了几年前,打完电话冲出宿舍的夜晚。
九月,我终究还是放不下她,给她买了机票,让她过来和我一起打拼。我牵着她的手,走在校园,这一刻,仿佛又回到了我们第一次见面的时候。带她到校园外的小吃摊上吃烧豆腐、炒米线、酸辣粉、麻辣烫、烤鱿鱼、炸面筋等诸多女孩子爱吃的东西。那段时间,想来是我这一生最幸福的时光了。
十月,她说她想她妈妈了。我有一种预感,她回去了就再也不会回来了。我不想她走,真的不想,可那个傻丫头还笑着跟我说:“我回去几天就过来了。”
十月的早晨,7点的天还没有全亮。她拖着行李箱,昏暗的路灯将她的身影拉得很长很长。带她去吃了早点,帮她擦了擦溅到脸蛋上的汤汁。去车站的路上,我们一直没有说话。
傻丫头直到进了站台,还一副没心没肺的模样,跟我说了句:“走咯!”
还未来得及多看她几眼,她便转过身进了检票口。呆呆的看着她的背影渐行渐远,我差点哭了起来。我甚至有种去买下一趟火车的冲动!有些人,一转身便是一辈子。
我不知道怎么出的车站,只知道漫无目的坐着一趟趟公交车,一遍遍的看着曾经我和她走过的街道。然后下车,再走一遍,热闹的街……
一周过去,我给她打电话,她说:“我再陪老妈一周就过去……”
又过一周,她说:“再过段时间吧……”
再后来,打过去之后久久没人接听。好不容易等到她接了,才说上两句,她就道:“好了,有空给你打过去,先挂了。”
然后,就一直没空打过来了……
这个冬天特别冷!而我和她的故事终究在2015年的最后一天画上了句号!
10.
春节又快到来了,母亲给我打了电话,问道:“你们什么时候回来过年?”
分手了一个月,我一直没跟他们说。听到母亲的话,我如鲠在喉。
我好久好久才道:“分手了。”
电话那头似乎没想到会是这样,过了片刻,母亲温和的道:“分了也好。”这倒是出乎了我的意料,我明白父亲母亲虽然这两年有些反对,但心里还是把她当儿媳看待的。
和往年意气风发不同,这次过年,我是灰溜溜的回到家中的。我整日待在屋里,不想出去串门,我最怕亲戚问我:“你女朋友呢?”
而让我感到意外的是,父母并没有想象中的那样责备或是嘲讽我。尤其是母亲,说话总是温声和气的,我知道,她是怕我想起以前的事伤心难过。
又到了采松叶的日子,依然是那片山,依然是我和父亲。意外的是,父亲的心情似乎比往年要好一些。也没有再跟我讨论她的事情了,而是跟我说着我不在家时,村中发生的一些趣事。
一阵山风吹过,这感觉就像是一场梦!梦醒了,原来一切变得那么真实与自然。耳边仿佛又响起了父亲那句话:“等到有一天,你会明白的,你会回来的。”
这个春节,虽然我失去了爱情,但我终于体会到了更重要的东西:亲情。我也明白了,爱情会背叛,亲情却是永恒!
尾声
那个她已经嫁作他人,对于她,我没有恨也没有爱。只把她当作我人生的一道风景,成长中的一位过客。
我慢慢的也体会到了父亲的教导,母亲的唠叨,这一切都是爱。
父亲、母亲,儿子我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