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的目的——荀子选读

学习是每个人每一个学生都避免不了的事,不管是三岁的小朋友还是18岁的青年,都要学习,可是学习的目的并不相同,有的是为了考上一个好大学,找一份好工作,还有的是要努力学习出国等等。但是这一切都是现代的学习,那么,在荀子那一段时期,他的学习和他的学习目的是为了什么?

有一句话叫做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可以用来比喻老师的学生可能胜过老师,可是这跟学习有什么关系呢?其实,在《荀子·劝学》中有一段话它的名字叫做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这段话是这样说的:君子日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木直中绳,鞣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鞣使之然也。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这段话的目的就是表明了荀子为什么要学习,也就是荀子学习的目的是什么。

首先我们先看一下第一段,其实它的意思就是君子说,学习是无止境的,意思就是要永远的学习,用一个词来说就是学无止境。

其次就是第二段和第三段,这里面就有一个重要的问题了,我们经常说的那个青出于蓝胜于蓝。青于蓝是什么关系?他们都代表什么?其实这段话就在解释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或者说他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发源地。青,其实就是一种靛青色颜料,蓝,叫蓝草,从名字就可以看出来是一种草,一种植物可以提取靛青。那么这蓝草和靛青是什么关系呢?其实就是靛青这种颜料是在蓝草中提取出来的,但是虽然靛青这种颜料,是从蓝草中提取出来的,但是提出来提取出来的这个靛青要比蓝草更青,下面第三段就很好理解了,并冰虽然出自于水,但是竟然比水还要寒冷,那么荀子用这句话要说什么呢?作者刚开始就点明了自己要说什么,就是学习是无止境的,那么他下面说的这些其实就采用了《诗经》中的一种写法,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比喻,用这种方法来说明一种道理,所以他后面说这些话,仍然是在强调学习。从蓝草里面去提取靛青这个过程,其实就是相当于学习的过程,而蓝草是比靛青更好更青的,所以他就是想表明我们通过学习就可以变得更好,可以通过学习来改变自己变好。所以这两句就是在强调学习的意义,意思就是学习的重要性。

然后就是第四段,其实这段的意思就是有一个木头,它非常的直,然后就需要揉使东西弯曲,然后变成轮子,这个轮子在这时候虽然还是在继续风吹日晒,但是不可能再变成那根直直的没有用处的木头了,而这一切都是因为揉,所以这里的揉就代表了学习的过程,我们通过学习的过程改变和提升了,就不会回到原来的那个比较低的境界了,也就是我们如果站得更高,看得更远的时候,我们就不会也不愿意再到井底去做那个井底之蛙了,所以他还是在强调学习的意义和重要性。

接着就是最后一段,意思就是这个木头本来是弯的但是现在要用用一根线把它矫正一下,然后就可以变得很直了,然后经打磨以后就变得利了,但是这些都是这句话的本意,其实这句话引申出来的意思还是在讲学习,打磨和矫正是学习的过程,非常直和非常锋利是学习后的结果。然后君子博学而且还要反省,这样就没有过错了,其实博学和反省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而通过这个学习的过程就可以非常有智慧,而我们拥有了智慧以后行为就不会有过错了。还这些还是在强调学习的意义过程和重要性。

孔子,孟子和荀子都是大儒,但是他们强调的并不一样,孔子和孟子强调是性本善,荀子强调的是性本恶,而荀子劝学就是因为通过学习我们可以变得更好,他之所以这样讲,就是因为他认为我们的本性是不好的,所以必须要学习,所以通过学习虽然被本性改不了,可是可以让我们的言行符合更好的道德符合更好的规矩。目的都是要教人向善,

你可能感兴趣的:(学习的目的——荀子选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