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俗话说:“人有十算,不如天之一算。”
一个人,哪怕他能够谋定数万人,做到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其实他也无法算得过天。
因为一个人的智慧,一个人的眼界,那是有限的。就像是天地之中的“蜉蝣”一般,不过是时光下的尘埃而已。
可是,这世上的大多人,他们却不满足,非要认为自己能够“胜天一子”,秉持着我命由我不由天的信念。
所以,千百年来的许多人,他们都活得不自在,活得不自由,甚至内心都被这世道和欲望所裹挟着。
对此,著名道人丘处机曾写道:“衣食无亏便好休,人生世上一蜉蝣。 石崇未享千年富,韩信空成十面谋。”
人活一世,其实能够吃饱穿暖,那就已经足够了。哪怕是石崇这样的富人,他都不可能做到享受千年的富贵。哪怕是兵仙韩信,也都会在谋算中落空。
可以说,这世上所有的痛苦,所有的悲痛,都源自于人的不满足,源自于人的过分贪心。
就像是宇宙之中的黑洞,要是人总是喜欢争斗,总是喜欢谋算,那么这个黑洞也就会愈发扩大,最终会吞噬我们自己。
02
曾有一个故事是这么说的。
在某个村庄里面,其实有这么一个开米店的财主。他早年就是以“诚信无欺”的做生意宗旨获得了村民的支持。
因此,他才能够越做越大,成为村民心中的“良心商家”。而他这一做,也就垄断了村子里面有关大米的生意,整整持续了二十年的时间。
可是,再诚信的人,他也会随着外在环境的更替,内心欲望的增强而发生改变的。
在第二十年后的某一天,财主的儿子就跟他说:“爸,我们都给了这些人那么多年的好处了。难道我们还只能赚那么少的利润吗?”
财主听到之后,其实内心是很不满的。在他看来,自己就是以诚信起家的,再怎么样,也不能辜负了村民们的好意。
可是,在儿子的不断劝说之下,财主慢慢地觉得,其实自己给他们的恩惠已经够多了,以后也该让自己大赚一把了。
所以,他便算计那些村民,在原有的大米上掺了沙子。这样做,不仅降低了成本,还让他们大赚了一笔。
可是,过了一段时间后,村民们却出现了不满的情绪。因为他们觉得这些大米不正常,而且还吃出了许多的沙子。
到后来,村民们集体跟财主一家对质。而财主,也不得不承认了这样的行为。因为他们被抓了个正着。
辉煌了二十年的米店被人砸了,只剩下算计的人心和贪婪的品性。
03
过分算计,到头来只能是算到自己头上。
有一部分贪婪的人认为,自己通过算计别人,欺骗别人得到财富,这就是符合天道的,顺应自然规则的。
殊不知,人再怎么算,都逃不开“天算”这一个法则。
有智者言:“纵寰宇人间,无人能逃于天。”
对此寰宇和人间,对于天地和人自身,苏轼早感慨道:“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每个人都是微小的蜉蝣,不管本事有多大,都逃不开自然的限制。
而在广袤无垠的大海中,所有人都是沧海一粟,你能有多大的成就,能够有多少的钱财,都是大海所赋予的。
这里所言的规则,所言的大海,就是历史的潮流,就是人世的走向,就是无尽的天道。
人活一世,草木一秋。人还是少点算计,少些过分的欲望,而是要踏踏实实地做人。唯有这样,人才能更好地寻觅到生命的彼岸。
04
很多人都会有这样的想法,那就是人立身于这个世上,那肯定是要去“争”的。
其实,懂得“争”,这是一个人积极的一面,也是一个人的信心和勇气。
但是,如果人过分去“争”,这就是一个人的失误和妄想了。
在这个世上,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财富,机遇,贵人和权利。这是每个人生来就已然注定的,更是天意的安排。
年少的时候,大多人都认为天意也就那样,是可以改变的。
等人上了一定的年纪之后,相信人的思想也会有所变化。因为经历得多了,自然就会懂得何为顺应天意了。
孔子要人行中庸之道,就是要人既保持积极,又安守本分。
老子要人顺道而行,就是要人明白顺道者昌,逆道者亡。
释迦牟尼要求人要随缘,就是要人明白缘分如何,这不是人能够把控的,而是你本该就拥有的。
顺应天意,并非是消极,而是一种智慧。试想,你跟自然规则去争,这不就是飞蛾扑火,自取灭亡的行为吗?
很喜欢这么一句话:“不属于你的,争也争不来。”
在未来的生活中,少点去算计,多点持善意,少点去争执,多些去顺从。如此,方能安守本心,积德积福。
文/舒山有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