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内圣外王2

“绝仁弃义,民复孝慈。”抛弃了“仁义”,人民就会回复天性。所谓“仁义”,不过是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设言施教,引导人们弃恶从善,化解社会矛盾,但这是主观片面的。仁义与否只能以统治者的利益标准来衡量。因此,仁义必然成为剥削和压迫人民的工具,仁义的本质就是吃人。“绝仁弃义”,是对套在人民头上的精神枷锁的否定。

“绝巧弃利,盗贼无有。”巧,机巧、诈取。利,利益。抛弃了所谓的机巧,抛弃了自私自利的贪欲,自然不会有盗贼作奸犯科。“绝巧弃利”是对个体名利思想以及物质欲望的否定。

以上三句,指出要想“民利百倍”、“民复孝慈”、“盗贼无有”,就必须“绝圣弃智”、“绝仁弃义”、“绝巧弃利”。

“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此三者,即“圣智”、“仁义”、“巧利”,这三种东西全是巧饰,不足以治理天下,解决社会矛盾。“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所以,还要让它们归结到具体的措施上来,那就是“见素抱朴,绝学无忧,少私寡欲”,这是老子治国的具体措施。

你可能感兴趣的:(《道德经》内圣外王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