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1000:打倒刻板印象,学会独立思考

01

在我一直以来的印象里,教学质量好的中小学作业总是很多,而教学质量一般的学校布置的作业会很少。而今天和同事聊起身边孩子上学的事情,我才发现自己大错特错了。

王同事有个上小学的儿子,当时托了关系将其送到当地公认教学质量最好的小学。罗同事也有个女儿在上小学,他们家考虑到接送方便,就在附近的一所普通小学。按照我当初的想法,王同事的儿子压力很大,估计作业都能写到深夜,罗同事的女儿应该相对轻松些,晚上还能看动画片。事实正好相反,可怜的是那个小女孩,每天写作业都要到10点以后,而那个小男孩则基本8点前就能完成。

据王同事说,教学质量好的学校会严格筛选老师,在教学理念上更倾向于“因材施教”。老师们更关注学生上课是否集中注意力,作业是否影响孩子睡眠,也会传授一些课本之外的知识,帮助学生打好基础。而教学质量一般的学校,它们更追求教学质量,努力追赶其他的学校。于是,老师的压力会很大,统考、会考的成绩就是他们的业绩。所以,这些学校的孩子们的作业会多,考试压力会大。如果考不好,还要面临老师、家长和自己的三重压力。想想,这些孩子们确实比其他“好学校”的学生还可怜。

所以,对于任何事物,都不能单纯地凭借以往的印象去判断,而要客观全面地看待。即便是我们非常熟悉的人或事,也会因为时间或空间的改变而偏离了我们固有的印象。

02

这种固有的印象常常被认为是“刻板印象”或“定型化效应”,是指个人受社会影响而对某些人或事持稳定不变的看法。

那么,这些刻板印象是如何形成的呢?
总体来说有两种方式,分为直接或间接。前者主要是我们本人的经验,通过自己的经历总结并固化一些特点,形成“标签”式的印象;后者则是根据二手的资料,比如其他同事的描述、简历或个人总结等,进而形成对某些人的固定印象。

而这些刻板印象常常为我们带来消极的影响,当我们被过往的经验以及有限的资料所迷惑时,常常会做出“以偏概全”的结论,会造成先入为主,妨碍对他人做出正确的评价。比如XX地方的人贼小气,XX地方的人特排外等等。

其实,刻板印象不仅在生活中常见,还频繁出现在职场中。例如,很多人都会带着偏见看待升职加薪的女同事,总觉得这是不正当的; “外来的和尚好念经”,新员工的待遇总是比老员工好等等。

03

很多人听过“刻板印象”这个名词,但可能意识不到它的弊端,往往被影响了、做出错误的认知和判断而不自知。若想不被影响,独立思考是关键。换句话说,思考避免刻板印象的克星。那么,如何思考?

第一步:这个印象本身正确吗?
举个例子,你对某个人的印象非常好。若要排除“刻板印象”的影响,你首先要反问下自己,这个人真的很好吗?如果你的答案仍然是肯定的,“他就是很好呀”。就像HR在与员工谈话时,大多数人都会说“他挺好的”一样。

那么,不妨进行第二步。

第二步:为什么会有这个印象?有什么依据吗?
接着第一步的例子,当你确认了自己的印象(“他就是很好”)时,试着给出3个具体的事例。你说他很好,他好在哪里?有证据吗?若你能找出让人信服的细节,那么你的印象是有根据的,并不是偏见。若是没有依据,只能说明那是你的错觉,并不是真实的认知。

最后一步:从反面去找依据
还是用上面的例子,面对“他很好”的观点,你尝试着找一找说明他不好的事情。
假设,在第二步思考时,你已经有了乐于助人、认真负责、细心周密的事例。在第三步,你可以想一想有没有正好相反的事例,例如对于别人的请求置之不理(并没有乐于助人)、自己的事情推给别人(不负责)、会议材料出了错(不够细心)等等。
不论能否找到依据,相信你的印象会越来越贴近现实。

总有一刻,我们会恍然大悟,原来世界不是我印象中的那个样子。如果想让这一刻来得快一些、多一些,不妨按照以上三个步骤去思考。

对于刻板印象,小伙伴们还有哪些典型案例?欢迎在文末留言。

你可能感兴趣的:(18/1000:打倒刻板印象,学会独立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