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职业之路的思考

一、我本可以做的更好

前一阵看到一篇文章《人生最痛苦的事情,不是我不行,而是我本可以》,一个农民工在一所中学务工中午休息时在教室黑板上写下了如下的文字:

不奋斗,你的才华如何配上你的任性;

不奋斗,你的脚步如何赶上父母老去的速度;

不奋斗,世界那么大,你靠什么去看看;

一个人老去的时候,最痛苦的事情,不是失败,而是我本可以。

我小孩现在上小学五年级,每次看她的考试卷子,我们发现她因为马虎粗心被扣分,都会和她说分析说:如果你更加仔细点,你本来可以拿到全班最高分的。我2016年考一级建造师,实物科目差1分,如果当年再努力一点,就不用2017年重新来过;甚至我在想,如果在北京的那几年我再努力一点,给自己多一点压力,注册考试可能都已经通过了,不用在记忆力、精力都不如那时的情况下,现在重新开始备考,要知道,现在重新开始,可能需要付出比那时双倍的努力才能通过......是的,我们总是在当下的这个时候,不停的后悔:我本可以做的更好,为什么那时没有好好努力?

我们都容易忘记了一件事:昨天是今天的铺垫,今天是明天的注脚。我们过去的每一个选择,构成了我们的今天;而明天的自己,也是我们今天---现在的一点一滴积累而来的,这就是我们讲因果关系。现在每天多一点的努力,就是为了我们未来少一点的后悔。

二、危机意识

《爱丽丝漫游奇境》里红桃皇后说过一句话:"在我们这个地方,你必须不停地奔跑,才能留在原地。”之前,我们都以为这仅仅是童话;而现在,我们终于意识到这就是现实。

手机通讯巨头诺基亚说倒下就倒下,三星和苹果各领风骚,今年手机销量排行中OPPO、ViVO排名第一、第二,华为第三,苹果第五,三星排第八,这个结果很让人震撼吧。话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不到十年而已,手机通讯业的排位就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回到我们自己目前的设计市场,2012年左右,一个100MW平地风电项目,设计收费是300-400万,现在一个100MW山地风电项目,收费是200万左右,设计难度越来越高,设计收费越来越低,竞争越来越激烈。如果我们不改变自己,不更新和提升自己,依然沉浸在自己过往的思维里和模式里,我们就会慢慢被淘汰。

三、工作的目的是什么?

前一阵子,领导发了一篇文章《要么干,要么走,千万别混》,文中提到一个观点:永远记住:你是为你自己工作!无论你是在自己创业,还是在公司工作,都要记住,你不是在给别人打工,你是在为自己工作!这话我也在打工皇帝唐骏的书《我的成功可以复制》中看到过。工作从长远来看,最重要的获得成长,而绝不是为了今天的那一点薪酬。工作是提升心智、自我成长、成就自己未来的过程,从工作中获得的经验和能力是别人剥夺不走的。

推荐几本书:《干法》、《活法》(稻盛和夫)、《工作是最好的修行》(樊登)、《和繁重的工作一起修行》(一行禅师)

四、品牌意识

日本经营四圣之一的稻盛和夫在《干法》一书中写到个人的工作经历:大学毕业后他和几个同学一起来到一间叫京瓷的化学公司,这是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小公司,濒临倒闭,后来几个同时入职的几个大学生相继离开,就他留下来了,其实他也想着离开,他哥哥把他骂了一顿,他就这样硬着头皮留下来接着干。公司工作条件不好,他就自己创造条件,边学边干,慢慢就真的攻克了一个化学技术难关,拿到了第一个大订单。后来随着他在国际行业杂志上发表他的研究成果,有了一定的名气,不少大公司找上门来,提出产品需求,他就不停的去研发,还真一件一件做出来了。再后来有别的化学公司开始仿造他们的产品,竞争激烈了,采购公司就直接压价20%,问他们接不接,他还是接下来做并表示感谢。不少同行业的化学公司因为一次又一次被压价,利润空间被一次次压缩,慢慢就倒闭了。只有他们公司通过不断的研发,提升管理,降低成本,就这样存活了下来,慢慢成了日本乃至世界上最有名的化学公司之一,这就是京瓷品牌形成的过程。

现在网络购物是已经成了一种大家日常的生活方式,我们都知晓淘宝,京东等网购平台,这些网购平台上每个店铺,每个卖家都在尽力展示自己的产品以提高销量。其实公司也是一个让大家展示自己的平台,我们每个人都是自己的推销员。我们网购如果买到假货或残次品,或遇到服务不好的卖家,我们还会光顾第二次吗?我们每个人也是卖家,买的是自己的专业技术和服务。我们的每一件设计成品,每一次沟通服务,都是在慢慢建立自己的个人品牌形象。如果我们不重视、不用心经营自己的品牌形象,设计错漏多,设计服务质量和服务态度不好,我们就相当于如淘宝京东平台上卖假冒伪劣产品的卖家一样,在透支自己的口碑,抹黑自己辛苦慢慢建立起来的品牌形象。

建立个人良好的品牌形象很重要,因为品牌意味着影响力和竞争力,意味着市场。

五、平台意识

我们公司现在的运营模式是这样的:生产任务下达到设计管理中心,设计管理中心安排项目设总,项目设总找专业部门委派人员来完成任务,这是典型的计划经济管理模式,而不是市场经济管理模式。

负责设计管理和部门管理工作这几年,个人有深切的体会,项目任务下来,有时在安排项目设总和设校审人员的过程中遇到推诿的情况,或者说接受任务时不情不愿,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也没有用心投入,好像是求人做事一样。试想一下,如果我们每个人都是自己的经营主体,就像外面的餐饮店个体户,你会有生意来了不做吗?答案是肯定的,不会!不仅不会,你还会想办法抢着做,还会想着怎么做好去吸引更多的人,对吧?

再试想一下,我们行业以后有没有可能慢慢出现一个整合之后的大平台,建设方直接在平台上发包,设计、施工、监理均通过平台寻找最优秀的人组建最好的团队来完成建设方定制的任务,以后可能没有公司的概念,或者公司可能就只是一个代号,没有固定的员工和办公场所,每个人都是自由职业者。每个人都会根据自己的经验和专长尽最大努力推销自己争取参与定制任务,获得合约和报酬。到那个时候,优胜劣汰,竞争会尤其激烈,因为你所面对的是全国同行业中所有的人才、最优秀的人才。

到时候定制任务的执行模式是可能是这样的:建设方择优选择最优秀的职业项目经理,项目经理组建最优秀的专业队伍承诺以最低的价格、最好的服务来获取中标,个人争取以最好的专业技能、最短的工期和最好的质量获得参与项目定制任务的机会。每个人都争取以最好的状态、最好的服务竞争来赢得机会、获取报酬。

到那个时候,以自己的特长和技能完成一对一的定制服务,获取相应的报酬,团队的彼此可能都不认识,有点类似这几年比较火的区块链概念,去平台,去中心化。每个人都会争取把自己做成专业领域内最好的人才,打造属于自己的品牌,以获得更多的生存机会。

六、追求极致

《罗辑思维》掌门人罗振宇在2019年跨年演讲中说:

有两个趋势永远不变——

第一,无论产业怎么演化都是往越来高的方向演化。所谓的新零售,不过就是让更多的人,以更便宜的价格、更便捷的方式、更好的体验,买到更丰富的商品。这一点,不可逆。

(这是否有点像我们现在正面临的情况:设计收费越来越低,设计服务要求越来越高---更低的价格,更好的服务?)

第二,分工会越来越细。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让专业的人只做专业的事。越专业的人,就越不会被时代抛下。这一点,也不可逆。(未来的趋势,会越来越要求专业化、精细化,做的好不一定能生存,好是最基本的要求,追求极致才有市场,正如乔布斯说的那样,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

现在是我们的项目收费越来越低,项目越来越复杂,业主要求越来越高,如果我们还以过去的思维方式,服务态度和服务意识对待我们的工作,慢慢的我们就在激烈的社会竞争面前没有了竞争力,对企业是这样,对个人也是这样。当你过得很安逸的时候,总有人比你更努力,更专注,做得更好。我们要保持竞争力,就得逼着自己尽力往前走,不断的提升自己。现在对我们的要求是越来越高,这就要求大家转变观念,不断的提自己,适应社会的变化。正如前面提到那句话:"在我们这个地方,你必须不停地奔跑,才能留在原地。”就如《未来简史》中说的那样:“我们就如横过高速公路的小动物,如果动作不是足够快,稍有停留,就会被正从远方轰轰隆隆高速驶来的机器怪物碾压而过。 ”

七、职业理想

我们还需要学会一种能力:快乐的能力。我们不少人说自己过的不快乐,假如我们有了什么什么,我们就会快乐。这都是假由外在,而我们的内心并没有学会如何才能我们要学会在工作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快乐。当我们不再仅仅把工作当做一种谋生的手段,而把它作为一条自我实现的路,好而乐之,我们也就是开始找到了点滴喜悦和快乐,慢慢找到了自我。

记得刚毕业的时候,总想做一个优秀的设计师,设计高楼大厦,最好是地标性建筑,有那种设计人的自豪:“看,这楼我设计的,我的作品!”。所谓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我到现在也只做过不超过5层的建筑,更别说地标了。前一阵子,一位同事问我:“徐工,作图是不是很有成就感?”我笑着说:“作图比管理工作更单纯。”撇开成就感不说,我能从作图中感受到快乐,这是真实存在的。从事设计工作十几年,如今的自己作图,有了些画家作画一般的感觉。在作图过程中,那些平面二维图形,会鲜活的三维立体般映现在自己的脑海中,通过鼠标,一点一滴跃然电脑屏幕之上。每一根线条,每一个细节,带着自己的思考,力求表达恰到好处、形象、生动、合理。做完一张图,就像画家完成一张画一样,满足感油然而生。

平时努力学会让自己从工作中寻找快乐的能力。

八、设计的境界

王国维说人生有三种境界,第一重:独上层楼,望尽天涯路,代表的是迷茫彷徨,看不清前路:第二重: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代表的是人生的历练和奋斗;第三重: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代表的是人生的了悟。

佛家禅宗参禅有三重境界,第一重:参禅之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第二重:禅有悟时,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第三重:禅中彻悟,看山仍然山,看水仍然是水。

王国维的人生三重境界和禅宗的三重境界有很多相似之处,回头来看我们设计,亦有设计的三重境界。

记得我刚毕业参加工作的头两年,作图是照葫芦画瓢,不明就里,很像禅宗的第一重境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只看到表象。

后来工作时间长了一些,作图多了,图纸结合现实,对于设计的质疑和思考多了,理解更深入,明白了一些为什么。这就像禅宗的第二重境界: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因为有质疑,能透过表象看就里了。现在好似进入了第三重境界: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如今作图,理解更深入,思考更透彻,考虑更周全,既明白为什么,还可以想出另一个方法,优缺点对比,不再拘泥于已有的设计,有自己的独特思考和创造,有了方案把控和优化的能力。

到这个阶段,也就慢慢觉出了作图的快乐,亦如画家作画一样,有作画的灵感和创造的冲动。工作还是原来的工作,有了自己独特的思考和不同的视角,不再是枯燥的重复,每次都能有新的领悟和发现,这就慢慢感受到了内心的喜悦。

你可能感兴趣的:(个人职业之路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