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李白和杜甫(孙绍振)

李白和杜甫的个性、诗风如此不同,但从根本上而言他们是很一致的,那就是都有安邦定国、拯救黎民的政治抱负。

李白是“奋其智能,愿为辅弼”,当宰相甚至当军事家,“为君谈笑净胡沙”,轻松地平定叛乱。

杜甫则更多希望从道德上,从意识形态上,让帝王和百姓的精神达到最高的境界,“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

但是他们两人又有一个共同的缺点,在科举方面缺乏应试的能耐。

李白可能是不屑,而杜甫则是考了两次,同辈的诗人连贾至、李颀、李华都考上了,他却名落孙山。满怀真诚的理想却在现实中被碰得头破血流,杜甫就此流落民间,差不多成了一个普通老百姓,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为让一家子活下去而发愁,写了那么多为国运飘摇民生艰难血泪交流的哀歌。

相比杜甫,李白除了流放那一段时间,其他时间活得很滋润,所以能笑对人生。当然,他也有很深的家国情怀,对百姓的痛苦也感同身受。“安史之乱”爆发后,他在奔亡途中仍为黎民百姓的痛苦而忧思:“俯视洛阳川,茫茫走胡兵”“白骨成丘山,苍生竟何罪”“中夜四五叹,常为大国忧”。

但是,李白在政治上、军事上碰了两鼻子灰,差一点被判处死刑,幸而有人搭救,成了流放犯,噩运当头之际幸运从天而降,中途遇赦。

命运这样悲惨,但李白比杜甫多了一点道家的游仙的念头,活在诗仙的幻想里。可是不到三年,他就一命呜呼了。传说是酒醉之时,水中捉月而死。当然,甚至在去世前不久,李白还要上书李光弼,希望施展才华。在《临终歌》(“终”亦作“路”)中说自己“大鹏飞兮振八裔”,以水击三千里的大鹏自比,当然,不能不承认自己已经筋疲力尽。

而杜甫则在最后的作品中写自己:“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沉郁而无奈。垂翅无力的大鹏,漂泊在天地之间的沙鸥,恰好是恰好是这两个伟大诗人人生最后的象征。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书:李白和杜甫(孙绍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