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有能力的人》

《致青年教师》中提到需要有“劳动”这门课

小时候,教师都是安排给学生的,操场都是安排给学生的。一直到高中,也还是这样,现在的高中已经不太清楚了,不过等到大学,就全部都是后勤人员专门打扫卫生。

现在的孩子在家里个个娇生惯养,只要是学习,什么事情都可以不做。看看现在孩子们做的打扫工作,真是扫地都不会啊,一个地方能够扫4.5遍,可是你再去看整个教室,依然不干净。

于是手把手教他们如何扫地。

有的家长来了,自己直接拿起工具干起来,于是,我赶紧制止,家长什么都能干,孩子呢?不就是需要锻炼,培养的时候吗?扫地可以代替他做,以后他人生的路可以代替他走吗?我想答案一定是否定的。父母,只能陪伴孩子走人生的一小段路,这段路,用来教会孩子以后的路该如何走,如何思考走下去?

而当他们真正开启自我行走的旅程之后,他们需要拥有能力,生活下去的能力。

如果在培养他们能力的关键时期,把属于他们的事情全部包办了,那么无疑是在慢慢地将他们推向无能的深渊。

当他们发现自己这不会,那不会时,没了自信,没了最基本的能力,如何去培养更重要的东西呢?或者说,即便拥有,那又如何呢?

虽然这个社会总是在告诉我们劳动最光荣,可是,我们看到的却不是如此。尤其是在农村,或者从农村走出去的人,对子女说的最多的话就是:不好好学习,难道回家种地吗?

不好好学习,难道去搬砖吗?

不好好学习,难道像谁谁谁一样那么辛苦地干体力活吗?

看,在人们的眼中,劳动并不是光荣的,用体力去做的工作都是可耻的。所以也有很多文明人士对于他们周围的环卫工人,或者周围的打扫人员从没有起码的尊重可言。这是我们教育的失败啊……

“炸土豆条是哪儿来的?”

自我认为自己对农作物等等还是有很多了解的,可是现在的孩子虽然生活在农村,可是他们却不知道小麦长什么样子,他们竟然不知道面粉是小麦磨成的。

更怎么可能知道炸土豆条是从哪里来的呢?虽然每个人都很爱吃土豆。这让我想到了陶行知的实践教育思想,让孩子们从贴近生活的环境中去学习,做中学,让他们了解生活,而不是学成一个空知识分子,对生活和实际脱离了关系。

我们学习是为了有一天能够将所学真正运用到生活中,为我所用,可是如今的教育轨道却在用一列长长的火车带着孩子们驶向生活越来越远的地方。

最终成为了既没有实际能力,又对知识没有运用能力的人。

读大学,走入工作后,发现身边的很多人连基本的工具都不会使用。却在使用笨办法,耗时耗力。

亲爱的老师啊,让我们注重对孩子劳动和实践能力和生活常识的培养吧!不要让我们将来培养的人,成了一座空壳。空有满腹的知识,却不知如何用。那将多么可悲!

你可能感兴趣的:(《培养有能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