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吹草低见牛羊——《猎人海力布》
中原以北有一片草原,这片草原上有一个民族,人们常说他们是骑在马背上的民族,这便是蒙古族。蒙古族的起源可追溯至古老的游牧民族东胡,它原本是一个包含很多大小部落的联盟,后来在成吉思汗时期得到统一并盛极一时。蒙古族有着独特的民族文化以及生活习俗,下面就让我们一起领略一下。
一、电影《海力布》
海力布的故事在蒙古族民间一直广为流传,除了黄蓓佳编写的《猎人海力布》一文,在1985年,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还制作了电影《海力布》,其情节与《猎人海力布》有些许差别。
电影一开始,在昏暗的丛林中,一只毛发橘黄的松鼠和一只全身漆黑的狐狸就上演了一出“生死追逐”,眼看松鼠就要被狐狸抓住,突然飞来几支箭矢阻挡住狐狸的去路,射出箭矢的便是海力布。
海力布成功击退狐狸后,松鼠却将地上的箭矢叼走,引着海力布来到一处阴森森的山洞,这时山神的声音响起,四周的凄凉景色也突然变得金光灿灿,原来松鼠是山神的女儿。
松鼠化作人形后,为海力布献上金珠子和幸运石,可海力布统统都不要,他想起进山洞前曾说过:要是能听懂动物的话就好了。于是山神将一颗有魔力的山果送给海力布,海力布吃了它便能听懂动物说的话,但山神警告海力布不能将动物说的话告诉别人,否则便会受到严厉的惩罚。
海力布凭借新获得的本事,搭救了困在荆棘中的鹿妈妈,为独居的老奶奶找回失散的牛,还觅得山泉驱散了使羊群生病的瘟疫。牧民们为羊群重获健康而载歌载舞,喝酒赛马,无论男女老少,都很高兴。
海力布在庆典上听见飞过的鸟儿说洪水就要来了,于是立刻骑马赶到山上,他看见走兽都四散奔逃,曾被他救助过的小鹿过来劝他一起逃走,但海力布心里记挂着乡亲们,又骑马赶回去让大家赶快离开这里。可是不管是他曾经帮助过的老奶奶,还是其他的牧民,都认为他在开玩笑。
天色愈来愈暗,乌云滚滚,电闪雷鸣,一场风暴即将来临。海力布面对不信任他的乡亲们,本想一走了之,但最后下定决心,不顾山神给他的警告,将事情的前因后果全都告诉大家。牧民们走后,大雨滂沱,洪水滔天,大水逐渐淹没海力布化成的石像。
《海力布》这部国产动画片在讲述故事的同时,也十分注重以画面的光影变换来营造背景气氛,烘托人物心情。
比如在山神出现之后,灰暗漆黑的山洞突然变得金碧辉煌,这为后来山神以象征财富的金珠和象征好运的宝石报答海力布埋下伏笔,更加衬托出海力布在迷惑人心的氛围中仍然保持清醒,不为珍宝财富所动的可贵品质。
又如结尾处黑色的大地与红色的天空。在洪水来临之前,画面中黑色的大地和红色的天空十分模糊,而海力布化成的青灰色的石像则逐渐变得明显,这突出了海力布为救助他人,勇于牺牲的无私奉献精神,也表示了对海力布最终悲惨遭遇的同情与哀叹,给人以深刻的印象与强烈的震撼。
如果有机会,不妨找到这部动画电影好好欣赏一下。
二、不得不知的蒙古族小知识
一提起蒙古族,就不能不想到草原上追风逐电的骏马、美轮美奂的蒙古包、苍凉悲壮的马头琴声、热闹非凡的“那达慕”。蒙古族的民族文化丰富多彩,非常具有感染力。
马
蒙古族被称为“马背上的民族”,蒙古族人民在马背上长大,骑马赛马、祭马葬马,许多生产活动都与马息息相关。
在祭祀、占卜活动中,蒙古族人民一般没有将马作为祭品的习惯,但如果遇上重大节日或是对重要人物的祭祀,为了突显庄重,有时就需要牺牲他们所珍爱的马。
蒙古族人民在杀马之前,还会为马进行祷祝,内容一般是阐述自己不得不杀马的理由,以及为马的魂灵早些转世进行祈祷。这些都反映出马在蒙古族人民心中的重要地位。
除了将马作为祭品,蒙古族人民还有专门祭祀马的习俗。
“禄马”是一种能够给人带来好运的神马,蒙古族人民会在家门前的祭台边插上印有骏马图画和咒文的五彩旗子,即奔马旗,以此来祭祀禄马,希望它能给自己带来好运。
“封神马”是一种招福仪式。每当春天来临,牧民会将马聚集起来,在中间摆上仪式要用到的祭品、香火和马奶酒,而后在诵祝声中,将马奶酒洒在被封为“神马”的马身上,并用彩色的布条装饰“神马”,对“神马”焚香礼拜。“神马”是严禁任何人乘骑的,否则便会带来灾难。
蒙古族每年都会举行春季大奠,到了阴历三月二十一日这天,在祭祀成吉思汗的八百宫,被称为“溜圆白骏”的神马会被牵到金马桩上,接受人们的虔心祭拜,不能到场的牧民就在家中进行祭拜活动。
马还被作为订婚的聘礼。在蒙古语中,“上马”也有着出嫁的含义,男子乘骏马去迎新娘,女子乘骏马随夫婿而来,马参与了订婚、迎娶和“抢婚”等活动,在蒙古族的婚礼中有着重要地位。
马不仅充当着婚礼的见证者,有时还会担任葬礼的执行者。蒙古族人民把死者装进白布袋中,放在马背上或者马车里,任由马奔跑驰骋,布袋掉落的地方便是死者的埋葬之地。
当马死去的时候,主人为了表达自己对马的深厚感情,还会为马举行葬礼,将马埋葬在风景优美的地方,并为其搭建一座敖包。
蒙古包
蒙古包是蒙古族的传统住房,“包”就是房子、家的意思,又称穹庐、帐幕、毡帐、毡包等,蒙语称其为“格儿”。蒙古包是游牧民族为了适应草原上的生活而专门搭建的住所,易于拆装,便于携带,特点十分突出。
蒙古包的墙壁可以分成数块,每块都用条木编织成网状结构。这些条木高约150厘米,长约230厘米,最后拼接在一起围成一个圆形。墙壁留有木框,可以用来安装门板。然后再搭上伞骨状的屋顶,屋顶上开有天窗,便于通风透气、排放炊烟。在墙壁和屋顶上覆盖毛毡,再用绳索固定,一个蒙古包的搭建工作便大功告成了。
蒙古包的形成最早可追溯到狩猎采集时代,那时的蒙古族人民住在一种拱顶呈圆形的窝棚中,这种窝棚以树干为支柱、树皮为墙壁、枯草为屋顶,原材料丰富,制作简单,可以按照需要随时搭建。后来,蒙古族人民的住所由窝棚演变为帐篷,这种帐篷因为形状像天幕而被称为“穹庐”,其四周以羊毛毡覆盖,隔绝了冷风和冰雪的侵袭,大大提高了保暖性和舒适性。以前的满族人民称蒙古族人民的毡帐为“蒙古博”,“博”在满语中是“家”的意思。后来,“蒙古博”被误传为“蒙古包”,这个名字也就一直沿用至今。
蒙古包分为固定式和游动式。固定式多见于农牧区,墙壁用土砌实,再覆盖苇草。游动式则见于游牧区,又分为可拆卸式与不可拆卸式,都可以被牧民用牛马等牲畜运送到不同的居住地点。
随着新中国的成立,蒙古族中定居的人数开始增多,传统的蒙古包仅在游牧区得到保留。但蒙古包的建筑特点也为新建筑的设计提供了参考,不少现代建筑都仿照蒙古包的样式进行融合与创新,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景观。
蒙古包是蒙古族物质文化中最为显著的部分,从蒙古包中既可以看出蒙古族的现实生活,也可了解到蒙古族的文化特点。这种独树一帜的建筑,不仅反映出草原游牧民族适应环境的生存智慧,还体现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理念,是人类建筑历史上不可被忽略的璀璨之星。
那达慕
每年农历六月初四到六月初八,是一年一度的“那达慕”大会举行的日子,在这为期5日的盛会中,蒙古族人民会举行赛马、套马、射箭和摔跤等特色活动。
“那达慕”也称“那雅尔”,在蒙古语中的意思是游戏、娱乐。大会的举办是为了庆祝丰收和表达喜悦之情,在蒙古族聚集区有着悠久的历史,是蒙古族人民的传统节日。
“那达慕”的前身是“祭敖包”。“敖包”在蒙古语中意为鼓包、堆子,也就是土包、石头堆,其一般以沙土、石块或树枝垒成,原本是蒙古族人民用来表示草原上道路与地界的标志。敖包也具有辨识方向、指路和划分地区的作用。在古代,蒙古族人民将万物视为有灵之物,随着时间的流逝,敖包也逐渐变成了一种神物。
相传,成吉思汗早年时曾经被敌人追杀,被迫藏身于不罕山,敌人绕着山转了许久都没找到他,便骑马离去。成吉思汗认为是不罕山保护了他,救了他的性命,自此以后,他每天都会祭祀和祷祝,来报答不罕山的恩情。后来,元朝开国皇帝忽必烈,也就是成吉思汗的孙子,制定典礼,每年都要祭祀名山胜川,而没在有山的地区生活的人们,便“垒石像山,视之为神”,即将亲手搭建的石堆当作神山来祭祀,这就是敖包的由来。
蒙古族人民出门在外的时候,只要路过敖包,都会下马参拜,祈求一路顺风。有时人们还会在敖包上放几块石头或几捧黄土,像是完成一种神秘的仪式,之后才继续上路。
“祭敖包”活动一般在每年夏初时节举行,到了祭典当天,人们就像过节一样,换上美丽的服装参加祭祀活动。
祭祀开始前,人们会将带有嫩叶的柳树枝或桦树枝插在敖包上,象征着六畜兴旺、五谷丰登。然后奉上贡品,并在敖包上洒奶品、白酒等,在敖包四周点火焚香。在祭文诵读完毕后,人们围绕着敖包跳吉利舞、唱颂神歌,向敖包叩首祭拜祈求风调雨顺、年年有余。祭祀完毕后,人们会大吃象征吉祥的贡品,然后再进行赛马、射箭、摔跤等庆祝活动。
随着时代的发展,昔日祝神祭神的“祭敖包”,逐渐变成了今日庆祝丰收的“那达慕”。敖包逐渐成了一种遗迹,但其仍然作为一种精神象征,在蒙古族人民的生活中存在着,著名的歌曲《敖包相会》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2006年,“那达慕”大会经国务院批准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今天的“那达慕”大会除了有着赛马、射箭、摔跤等传统活动外,还增加了田径、马术、马球和乌兰牧骑演出等其他新的比赛、表演形式。如果你有机会在这个时节去内蒙古旅行,一定要亲身感受一下。
三、美丽的马头琴
马头琴在蒙语中意为“潮尔”,是蒙古族人民喜爱的乐器。马头琴长约1米,琴身是梯形的,有两根弦,音色圆润且婉转低回,极其适合描述草原上的生活和表达草原人的情感。马蹄奔腾,羊群嘶鸣,清风低吟,雨声淅沥,种种悠扬的曲调里寄托着蒙古族人民的欢快与惆怅。
马头琴的来历与一个美丽的传说有关。很久以前,在察哈尔草原生活着一个叫苏和的小牧童,他小小年纪就失去了双亲,和奶奶相依为命,守着羊群为生。苏和就像小羊羔一样茁壮成长,17岁时就像个大人一样了,他十分擅长唱歌,常常唱歌给牧民们听。
每天清晨,苏和便赶着羊群去吃草,到了傍晚才回家,人们都称赞他勤劳能干。有一天夕阳早已落山,苏和却没回来。眼见天色越来越黑,奶奶着急地要出去寻他,这时苏和抱着一匹小马驹回来了。小马驹出生没多久,还不会走路,原来是苏和看它被遗弃在路上,怕它被狼叼走,心生恻隐,才抱了回来。
人们常说日子快得像是白驹过隙,事实的确如此,没多久小马驹就长大成为一匹高大健壮的骏马,通体雪白,煞是讨人喜爱。白马不仅长得好看,还十分勇敢,曾在夜里与狼进行殊死搏斗,保护羊群免遭损失,这更是让苏和对它喜欢得不得了。
一年春天,草原上的王爷为了给自己的女儿挑选夫婿,举办了一场赛马大会,胜出的人就能成为王爷的女婿。苏和听了这个消息后决定一试,便骑着白马出发了。
苏和就像驾着一朵洁白无瑕的云彩,过关斩将,一骑绝尘,最终得了冠军。王爷叫他上台领赏,看他是个穷小子,便只字不提招亲的事情,反而强行夺走他的白马,苏和还来不及反抗,就被王爷的手下毒打到昏迷。
苏和被救回家中,经过调养身体渐渐好转,只是失去白马的伤痛却始终挥之不去。一天夜晚,苏和躺在床上思念着白马,恍惚瞧见白马正涌着鲜血向他奔来,这时门板突然砰砰直响,苏和赶忙打开门,定睛一看,果然是白马回来了,只是,和它一起回来的还有满身的箭矢。原来,白马为了跑回来见他,触怒了王爷,被王爷的手下追杀,身中数箭,拖着一口气才回到了家中,没过多久,白马便死在了苏和的怀里。
白马的死让苏和悲痛欲绝,夜不能寐,就这样一连好几天。某天在睡梦中,苏和仿佛瞧见白马活了过来,他冲上去和它抱在一起,白马轻轻蹭着他的胸口,对他说,如果你忘不了我,便将我的身体做成一把琴,日夜陪在你身边吧。苏和清醒过来,便按照白马的嘱托,以白马的骨作琴身、筋为琴弦,做成了一把马头琴。
从此,每当苏和拉起马头琴的时候,就仿佛回到他和白马一起在草原上驰骋的那些时光,琴声便更加婉转悠扬,让人听得肝肠寸断,不能自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