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思极恐的“奶头乐理论”

先说说说明是“奶头乐”理论。

在词条上面的解释为:奶头乐理论的前提是:社会动荡的主要因素之一是阶层之间的利益冲突。具体描述为:由于生产力的不断上升,世界上的一大部分人口将不必也无法积极参与产品和服务的生产。为了安慰这些“被遗弃”的人,避免阶级冲突,方法之一就是制造“奶头”、喂之以“奶头”——使令人陶醉的消遺娱乐和充满感官刺激的产品(比如网络、电视和游戏)填满人们的生活、转移其注意力和不满情绪,令其沉浸在“快乐”中不知不觉丧失思考能力。

这一概念来自美国前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布热津斯基。

看到这个理论的时候还是别下了一跳,原因在于,结合现实的实际状况来思考,是否确实是这样的呢?手机的普及、游戏的泛滥、追星的铺天盖地.......是否都在印证奶头乐理论的正确呢?当然这有点夸张了。

在延申思考下穷人和富人两个阶层的思维逻辑,前者是把更多的时间消耗在消耗性、消遣性娱乐上面。回观清政府时期的吸大烟的场景,和现在躺在床上、沙发上、椅子上玩手机的场景是不是很像呢。后者则是把更多的时间用在学习、成长、社交等上面,手机只是变得更加富有的一个劳动生产力工具,而手机对于前者,仅仅是娱乐和消遣的一个工具而已。

其实,最重要和最核心的关键还是在于“自律”。不奋发,则心日颓靡;不检束,则心日恣肆——朱熹

你可能感兴趣的:(细思极恐的“奶头乐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