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大青龙汤主之

38.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大青龙汤主之。若脉微弱,汗出恶风者,不可服。服之则厥逆,筋惕肉目闰,此为逆也。

大青龙汤方

麻黄六两(去节,味甘温) 桂枝二两(去皮,味辛热) 甘草二两(炙,味甘平) 杏仁四十个(去皮尖,味苦,甘温) 生姜三两(切,味辛温) 大枣十二枚(掰,味甘温) 石膏如鸡子大(碎,味甘,微寒)

右七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取微似汗,汗出多者,温粉扑之。一服汗者,停后服。汗多亡阳,遂虚,恶风烦躁,不得眠也。

刘渡舟

这一条论述了伤寒表实兼内热烦躁的证治。中风是伤寒的互辞,实际指的是伤寒,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来看,属于伤寒表实证,当用麻黄汤治疗。不汗出,可以看做治疗不当或者因循失汗,或者虽然用了汗法,但是病重药轻没有达到发汗的效果。不汗出是导致烦躁的原因,多见于体质强壮,邪气也壮的患者。但是这个证只见到烦躁,没有口渴的阳明证,所以不能当做阳明证治疗。

用麻黄汤,虽然能够散寒开闭,但是不能够清除里热,所以要用石膏清除内热。大青龙汤发汗力道很强,不易控制,容易造成阳虚恶风,烦躁不得眠等症状发生。

胡希恕

麻黄汤证是太阳伤寒,但是这一条起手就说太阳中风,关键在一个不汗出,不是说无汗,而是说应该汗出,不得汗出才发生烦躁。大青龙汤这个方子实际就是麻黄汤和越婢汤的的合方。越婢汤是治疗风水的,人有水气浮肿,同时有外感,就是身热不断汗出。越婢汤证是有里热的,所以身热汗出;麻黄汤证则是表实汗不出,一个要出汗,一个不出汗,热不能外越,所以人烦躁,就是这个意思。这不是真正的中风,所以如果脉微弱,真正的中风,就不能用大青龙汤,吃了大汗亡阳。

这个证与类似麻黄汤证,但是又烦躁,是石膏证,所以不一样。肾炎水肿一般用越婢加术汤,有时也用大青龙汤,但是要慎重。葛根汤和大青龙汤要好好分辨,如果没有烦躁口干,就是葛根汤;如果有烦躁口干就是大青龙汤,这两个方剂都是恶寒特别厉害。

刘志杰

这一条争论也很多,中风怀疑有错误。有了典型的太阳伤寒证候,还有烦躁,就是微火,说明病向阳明转移。既烦又燥,阳明证多见,其他证多见烦不见燥,这时候要发汗解表,还要解除烦躁,就用了大青龙汤。

这里要求是微汗,害怕损伤津液。如果外面表虚,里面又津液不足,就要用桂枝汤加黄连阿胶汤才可以。

你可能感兴趣的:(38.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大青龙汤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