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数智化没有捷径,江苏鲲鹏·昇腾生态创新中心“造了一片林”

经过一年多时间的持续升温后,大模型逐渐形成了包含底层算力、模型开发和行业应用在内的产业结构,被视为数智化转型的新动能。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不少地方开始了新一轮的“争夺赛”,不约而同地吸引大模型企业落地、引进解决方案服务商、推进当地头部企业转型,甚至只要是和AI相关的项目,就能给到相当可观的资源和红利。

然而新技术驱动的产业创新,是否只有“圈地”一种方式呢?

江苏鲲鹏·昇腾生态创新中心日前举办了一场合作伙伴CXO“面对面”研讨会,回顾了过去一年中的生态布局,并为外界提供了一个新视角:除了争夺资源式的“圈地”,还可以根据一个区域的产业形态“造林”,即在当地通过联合创新的方式,不断培育合作伙伴、孵化解决方案,为区域创新提供源源不断的内生力量。

01 筑牢根基,打造创新“黑土地”
时间回到2019年8月,南京江北新区与华为签订鲲鹏计算产业发展战略协议。短短三个月后,江苏鲲鹏·昇腾生态创新中心正式成立。

彼时产业数字化渐成共识,互联网大厂、IT巨头纷纷以创新中心、产业中心、生态中心等新业态在大大小小的城市落地。至于江苏鲲鹏·昇腾生态创新中心有何不同?四年后重新审视这个问题,无疑有了确切的答案。

不同于一些兜售云服务为主的“创新中心”,江苏鲲鹏·昇腾生态创新中心将运营重心放在了打造产业根基上,即外界熟知的16字方针:硬件开放、软件开源、使能伙伴、发展人才,旨在构建完整的产业生态。

个中原因并不难理解。

想要抓住新一轮的产业周期,首先要夯实数智化底座。而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软件和硬件的各自为战,带来了体验割裂、重复开发、难以有效协同等诸多挑战,坚实的产业生态也就无从谈起。

江苏鲲鹏·昇腾生态创新中心的答案是联合当地的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产业力量,共同构建起开放的“鲲鹏+昇腾”软硬件生态,促进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行业应用等向“鲲鹏+昇腾”生态迁移,进而形成一系列软硬件适配优化的行业解决方案,抢占全球产业技术创新的制高点。

到了大模型时代,“产业根基”的内涵也在同步更新,抓住大模型的产业机遇,还需要让算力像水和电一样成为城市公共资源的“算力底座”。

相对应的是2022年4月上线的南京人工智能计算中心,并在计算中心的基础上配套建设了公共算力服务、数据要素共享、产业生态发展、科研创新人才培养四大生态平台。既解决了人工智能算力的调度问题,并计划以产业服务、技术赋能、人才培养、创新应用孵化等方式,进行产业生态的培育。

作为南京人工智能计算中心的辅助运营伙伴,江苏鲲鹏·昇腾生态创新中心担纲了“布道者”的角色,单单是在人才培养方面,就在2023年举办了40多场相关活动,譬如面向制造业工程技术人员的算法创新高级研修班,深入东南大学、南京大学、苏州大学、江南大学等高校的系列讲座,江苏赛区的昇腾AI创新大赛等等。

不管是构建软硬件生态,还是围绕算力底座的多元化运营,背后都有一个清晰的主题,即打造适合当地产业创新的“黑土地”。

因为每个地方都有独特的产业结构和创新需求,“项目引进”之类的合作或许可以在某种程度上解决问题,但产业数智化的诉求绝非只是旧产业的升级,而是有孵化新产业的动力和能力,根植当地的创新土壤是不可或缺的一环。

02 联合创新,为区域发展“造林”
有了适宜创新的热土,怎么才能培育出昂昂生机的“生态雨林”呢?江苏鲲鹏·昇腾生态创新中心给出的答案是联合创新。

正如前面所提到的,江苏鲲鹏·昇腾生态创新中心的重心之一是孵化软硬件适配优化的行业解决方案。经过四年时间的深耕后,江苏鲲鹏·昇腾生态创新中心已经在区域产业发展中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

比如在江苏省积极布局的信创领域。

根据江苏省工信厅公示的2023年度江苏省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优秀解决方案入围名单,江苏鲲鹏·昇腾生态创新中心与江苏荣泽科技、江苏北斗、小视科技等5家生态伙伴联合申报的解决方案入围,江苏北联国芯、南京先进计算、亚信安全、江苏蓝创智能等17个深度赋能的解决方案入围。

除此之外,江苏鲲鹏·昇腾生态创新中心还分别和中国移动、国家电网、中国电信、中国联通等联合成立“信创实验室”,不断深入在信创产业的布局,助力江苏打造有全国影响力的信创产业高地。

再比如全国都在积极布局的大模型领域。

在大模型方兴未艾的2022年前后,江苏鲲鹏·昇腾生态创新中心就先后和东南大学合作研发了“金陵·电磁脑”大模型、“金陵·哪吒”大模型,和南京大学合作研发了“金陵·女娲”大模型,南京理工大学的“金陵·博物”大模型以及中科院自动化所的“紫东·星云”大模型等等,针对科研大模型进行了深入探索。

当大模型吹响产业化号角后,江苏鲲鹏·昇腾生态创新中心以赋能者的身份参与发布了永中软件文韵大模型、小视科技的宙初视觉大模型、智子引擎的元乘象大模型、窍楚档案窍智引大语言模型、思必驰DFM-2大模型、硅基智能炎帝大模型、大经中医岐黄问道·大模型等昇腾AI行业大模型,持续推进大模型的产业化落地。

需要说明的是,信创和大模型领域并非“联合创新”的全部。过去四年中,江苏鲲鹏·昇腾生态创新中心累计服务了680多个伙伴,涉及1600多个认证方案。仅在2023年就为180多家伙伴认证了450+基于鲲鹏、昇腾、欧拉打造的解决方案,早已呈现出了各种创新方案百花齐放的局面。

由此想要揭示的一个既定事实是,国内的很多企业并不缺少创新能力,前提是提供创新的土壤、打破资源上的桎梏。

就像自然界中的一个常见现象,给一颗颗种子养料、阳光和水分,即使没有人为干预,也可以在几年时间里长成茂密的树林。大批江苏本土企业也是如此,在江苏鲲鹏·昇腾生态创新中心的使能下,他们正在自己的擅长的领域一步步壮大,最终将形成一个蓬勃向上的区域创新生态系统。

03 深入产业,释放出"乘数效应"
回到产业数智化转型的话题上,衡量“生态创新”价值的核心标准,无外乎能给当地的产业升级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这也是不少地方拥抱数智化的初心。按照科技部的表态:将把人工智能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新增长引擎,一方面要推动构建开放协同的人工智能创新体系,加快基础理论研究和重大技术攻关;另一方面要推动人工智能与经济社会深度融合,在重大应用场景中锤炼技术,升级迭代,培育市场。

对于江苏鲲鹏·昇腾生态创新中心所释放出来的产业创新力量,或许可以从两个实际案例中窥探一二。

第一个例子是小视科技的宙初大模型。

2015年成立于南京的小视科技,是一家典型的江苏本土企业,多次在CV类顶级赛事、会议和期刊上斩获佳绩。半个月前的南京智能工业软件与新型工业化发展论坛上,小视科技正式发布了宙初大模型。

有别于一些“卷参数”的通用大模型,宙初大模型瞄准了矿山智能化的诉求。针对矿山生产环境复杂、专业要求高精、组织体系庞大、业务流程繁多等特点,小视科技在山西某大型煤炭集团的应用中深挖工程化落地能力,挖掘出了运煤车检测、自救器检测、安全带检测、长物体检测等上百种应用场景,目前已经在三违管理、井下喷雾降尘、支护板开闭、人车混行、主煤流运输等场景中落地应用。

第二个例子是荣泽科技的高性能可信数据要素流通平台。

区块链系统作为底层基础设施,对企业数字台账平台的价值不言而喻。但海量的经营数据和庞大的组织流程,让区块链算力基础设施面临隐私数据处理周期长、安全性、可用性等业务上的挑战。

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荣泽科技基于鲲鹏软硬件平台及openEuler操作系统,打造了可信数据要素流通平台,以可信数据确权流通为关键驱动要素,为政府、链主企业、信息化平台及各类商业生态方提供可信开放的数据底座。通过可信采集原始数据,建立标准台账模板,可一键生成目标报表,实现从台账到企业一套表上报的全流程管理和上报,提升数据治理能力的同时,还促成了高质量数据流通。

隐藏在两个案例背后的,其实是一条上下游协同的产业数智化转型路径:江苏鲲鹏·昇腾生态创新中心和伙伴们围绕场景、技术的联合创新,孵化出的是可以解决实际问题的产品和解决方案,赋予每一家中小企业低成本的转型能力,让数智化不再是少数头部企业的特权,千行百业的智能化升级不再是一句口号。

经济学中有一个概念叫“乘数效应”,即收益=深度x广度。当联合创新孵化出的解决方案和产品越来越多,对产业需求的满足越来越深入,整个区域的数智化转型升级注定会道法自然、水到渠成。

04 写在最后
全球管理咨询公司麦肯锡曾为中国的“创新平台”给出这样的预判:以科技要素资源整合为核心的形态将快速成长,同时满足对接行业内领军企业、帮助技术创新型中小企业快速成长这两大核心需求。

对号入座的话,江苏鲲鹏·昇腾生态创新中心所扮演的正是“创新平台”的角色,像纽带一样连接软硬件资源、有创新能力的行业领军企业和科研力量,以及广大中小企业的场景化需求。有所不同的是,华为没有局限于麦肯锡的“标准”里,而是朝着生态创新的方向不断深挖,为区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护航。

你可能感兴趣的:(华为,人工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