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暴力沟通之找到需求【30】2020.06.04

有了观察、感受这两步以后,第三步就是找到感受的根源。

当面对一个不中听的话或者是一次伤害的时候,我们通常有四种反应的方法。第一种反应是责备自己、内疚,这事都怪我。第二种反应是责怪他人,说凭什么我内疚,这事怪他,要不是他我就不会这样,责怪别人。第三种是体会自己的感受和需要,那我到底是想要得到什么呢?我需要什么呢?第四种是体会他人的感受和需要。

大家可以区分吗?哪种更有利于我们去进行非暴力沟通的呢?很明显,前两者,责怪自己和责怪别人都会带来暴力的情绪,会让我们的沟通变得很暴力。而后两种,当去体会感受的时候,当你觉得孤独,请问你是什么样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你需要老公早点回家,这是你的需求。所以这时候你要能够学会表达需求,而不是指责。你最好别回来,这是指责,你根本不关心我,这是指责,这种指责根本与你的需求无关。所以我希望你每周能够有三天早点回家,这叫作需求。所以就像我的朋友,我让他告诉自己老婆说,我希望咱们能够做两荤一素,这才叫好好做饭,这就叫作说出具体的需求。

一个人为什么很难做到这一点?这也是我经常研究的问题,像卢森堡博士把这事做到如入化境,他觉得很自然地就能做到这些,但是我们普通人很难做得到。原因很简单,我们难以管理自己的情绪。

卢森堡博士非常慈悲地告诉我们,每个人成长有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叫作情感的奴隶,我见过很多人到五六十岁,就很老了,依然能够成为情感的奴隶。他总觉得我是被迫的,我不得不做这么多的事,我不得不对你们好,你们整天欺负我,好压抑。凡是做情感的奴隶的人,就算干到退休他都觉得好压抑因为他总觉得自己忍辱负重,总觉得自己为别人牺牲了特别多的东西。这其实一直处在人生的第一个阶段,叫情感的奴隶。

第二个阶段,这个人想明白了,叫作面目可憎。什么叫面目可憎呢?关我屁事,这事不归我管,你别跟我说这个,我不听。他学会了,他说我推卸这个责任,这个责任跟我无关系,我爱怎么地怎么地,谁都跟我没关,我就过好自己的生活。这是人生的第二个阶段,你会得罪很多人,这个叫面目可憎。这两个阶段就是孔子讲的过和不及

第三个阶段,也就是孔子说的中庸之道,你找到了中间的那个地方,叫作生活的主人。当你能够做到生活的主人的时候,你自然会成为自己情绪的主人。你成为了自己情绪的主人,你才能够乐于帮助别人。我们来看看生活的主人是一个什么状态:“在这个阶段,我们乐于互助,我们帮助他人是出于爱,而不是出于恐惧、内疚和惭愧,那是自由而快乐的行为。此时我们意识到,虽然我们对自己的意愿、感受和行动负有完全的责任,但无法为他人负责。我们还发现人与人相互依存,损人无法真正利己。非暴力沟通正是想帮助我们既表达自己,又关心他人。”

非暴力沟通绝不是教你忍辱负重,啥事都憋着别说,就为别人好。你可以把自己的愤怒表达出来,你可以非常清晰地解决这个问题,但是你不会轻易地用语言去伤害别人。因为伤害别人并无助于你解决这个问题,伤害别人只会让你的生活更加一团糟,你只是图一时的痛快,你想做一个面目可憎的人,或者想做一个情感的奴隶,或者想把别人改造成情感的奴隶。

回顾一下,非暴力沟通的三步骤:第一步是观察,讲事实。第二步,知道什么叫作感受,讲感受。第三步,感受的根源来自于需求,所以盯着自己的需求,我想要什么,或者你一定是没有得到满足。一个人只要生气,一定是因为他的某种需求没有得到满足。比如说你老婆生气了,一定是因为你对她关心不够,对吗?这就是需求没有得到满足,而不简简单单是因为今天的早饭不好吃或者怎么样,没有,一定是有着更深层次的需求的。所以第三步是找到感受的根源,也就是关注需求。

希望以上内容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和启发。

你可能感兴趣的:(非暴力沟通之找到需求【30】2020.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