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勤奖能激励学生么?【转发作品】

【道歉信】将文章引用过来,没有及时写清楚作者姓名和出处,对此行为深表歉意。这篇文章是在图书馆看书时拍摄的文章,选自2019年《上海教育》。作者  李良方 邹宜芳 ,两位老师解决了我一直以来很纠结的一个问题。现在存在老师为了安抚学生发物质奖励的情况。我的同事对学生的奖励是,达到预定目标发文具,给学生进行物质奖励,我的做法一直是发奖状,精神奖励。我一直觉得物质奖励行为只能起到短期作用,不是长久之计。但是,却一直找不到理论依据。李老师和邹老师这篇文章中的出勤奖,正好应对了物质奖励。文章中的诸多理论,更是让我大开眼界。今天李老师本尊给我留言,问我为什么不写是引用的文章,在此深表歉意。李老师和邹老师的文章,解决了我的疑惑,非常感谢。引用两位老师的文章,没有写明作者和出处,非常抱歉。2020年3月6日以后的所有文章,我都会在下面写清楚《参考文献》,再次跟两位老师道歉。

                                                                       ------宋鹏  20200306

                                               《 出勤奖能激励学生吗?》   

                                                                                              李良方 邹宜芳 

世界各国的很多学校,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提升 他们的出勤率,会对那些在出勤方面表现优良的学生予以奖励,称之为出勤奖(Attendance Awards)。出勤奖是否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出勤率?又能否对学生学习产生促进作用呢?

“奖励的惩罚”

2019年,哈佛大学学生社会支持研发实验室(Harvard's Student Social Support R&D Lab)研究员卡莉·罗宾逊(Carly Robinson)联合行为经济学家贾娜·盖卢斯(Jana Gallus)、教育政策专家莫妮卡·李(Monica Lee)等专家学者对出勤奖的实际功效进行了首次专门性研究,并在美国教育研究协会(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Association)每年一度的年会上发布了该项研究的成果,结论出人意料:出勤奖的效果有可能是负向的,即其不仅对提升学生出勤率无效,还可能降低学生的出勤率。因此,一味地对学生给予所期望行为的外部奖励,不仅可能是无效的,而且会带来与所期望行为相左的负面影响,导致“奖励的惩罚”(Punished by Rewards)。

该研究随机选取加利福尼亚州城市、郊区、农村三种类型学区共计15239名六至十二年级的学生作为被试,其中初中生约占25%,高中生约占75%。研究所选取的被试学生在上一个学期中,至少有一个月曾获得过全勤奖。该研究将被试随机分为三组:第一组,展望奖组(Prospective Award Group),通过发送邮件的方式告知学生,如果在接下来一个月中他们能够保持每天到校,将会得到奖励;第二组,事后回溯奖组(Retrospective Award Group),对上个月中每天到校的学生予以奖励,但是并未提前告知学生他们会得到奖励,该组重在观察这些能够得奖的学生在接下来一个月中的出勤情况:第三组,控制组(Control Group),对学生的出勤不给予任何奖励。

出勤奖是很多教育工作者在教育学实践中经常采用并且认为是奏效的描施。所以,在开展这项研究之前,罗宾进及其研究团队预测,出勤奖有效是肯定的,问题只在于效度多少,但研究结果去和他们的预测背道而驰:相较于控制组,事后回溯奖组的学生缺勤率更多,比控制组高出8.3个百分点;展望奖组缺勤率也不比控制组低。需要指出的是,该研究还发现,出勤奖对学业表现差的学生具有更突出的副作用,数据表明,这个群体的学生的缺勤率明显高于学业表现优秀的学生。概言之,该研究表明:出勤奖的实际功效有可能是负向的,即造成更高的缺勤率,引发所谓的“奖励的惩罚”效应失效的原因

罗宾逊及其团队的研究是关于出勤奖实际效果的首次研究。虽然该研究也发现,出勤奖对低年级学生确实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如本研究中的六年级学生)但这种积极作用却十分有限,而且会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效果逐渐减退乃至消失这就促使包括罗宾逊及其团队在内的教育研究专家以及一线教师们对出勤奖乃至其他形式的外部奖励进行重新审视,并探究、总结出了如下几条原因。

外部动机的强化效果是有限的。出勤奖主要是运用外部动机来强化学生的学业表现,这种强化效果不仅有限还有可能带来负面效应。按照行为主义学习理论(Learning Theory of Behaviorism)的核心观点,学习即刺激(Stimulus)与反应(Response)两者之间联结而形成的结果,因此,学习之所以会发生就在于外部的刺激强化。据此,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支持者强调在教育教学中通过奖励或惩罚等外部刺激的方式,促使学生做出某种预期的行为。奖励即通过外在的嘉奖来增加某种预期行为发生的可能性,惩罚指通过外在的惩戒来减少某种不被期望行为的可能性。出勤奖是对每天上学这一行为的正强化,属于典型的外部动机刺激。

阿伦森效应(Aronson Effect)是典型的外部动机刺激的例子。阿伦森效应由美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艾略特·阿伦森(Elliot Aronson)提出,意指一种心理现象:随着对某种行为或事物外在奖励的减少,人们对该行为或事物的态度会逐渐变得消极;相反,随着对某种行为或事物外在奖励的增加,人们对该行为或事物的态度也会随之逐渐变得积极。

因此,为了刺激学生对学习以及上学的热情,学校应设置多样化的外部奖励,比如出勤奖,比如给予精美的证书、奖杯、奖牌奖励,或者特殊事件或活动的奖励(如名人音乐会、篮球比赛的观看券),乃至提供平衡车、自行车、平板电脑等奖品。但阿伦森效应还有一个限定条件未

能得到教育界的足够重视,的确,出勤奖能通过外在某种形式的奖励,提高学生的出勤率,但是,若想长期、持续性地保证学生良好的出勤率,学校需要不断增加外在奖励的频率和强度,以保证所期望获得的学生出勤率。美国学者埃尔菲·科恩(Alfie Kohn)在《奖励的惩罚》一书中就指出,当我们需要不断地加大奖励的筹码才能诱导同样的行为时,就暗示了奖励的无效性;此外,不断的奖励还会使学生对外在奖励产生过度依赖的现象,似乎来上学只是为了得到奖励,唯有在被给予奖励的情况下,才会来上学,进而造成了出勤奖对上学行为的控制,即奖励的控制性。

外在奖励忽视问题的根源。“做此就能得彼”的思维与行为方式贯穿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始终,是其最为核心的思想所在,外在奖励亦遵循这一内在逻辑理路。在“做此就能得彼”思维与行为方式指导下,学校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业表现,对他们的出勤率进行嘉奖,特别设置出勤奖,使学生在“上学”和“奖励”之间建立了高度的直接联结,使学生形成了“上学=奖励”的错误认识。依此逻辑,学生为了得到“彼”——出勤奖,必须去做“此”——去上学。“去上学”变成了“获得出勤奖”的方式手段,而“获得出勤奖”则变成了最终的行为目标。也就是说,出勤奖使学生的关注重心从本应重视的“去上学”转变为“出勤奖”。这无疑掩盖了去上学应有的重要性,更淹没了与“去上学”相关联的学生优秀学业表现这一更为根本的目标指向。因此,外在奖励并没有从根源上解决学业表现的问题,而是避重就轻,将表面现象如缺勤视为重心,并简单地将外在奖励视为缓解这一表面现象的万能之策。由此可见,基于外在奖励的出勤奖不可能产生深刻、持久的正向影响。

外在奖励有可能会降低内在动机。

科恩还指出,奖励是一种有策略地剥夺某人对某事兴趣的“聪明”策略,下面一则故事很好地诠释了科恩的观点。一群孩子在一位偏爱清静的老人的家附近每天吵闹地踢足球。老人无法忍受这种吵闹,他也知道呵斥或驱赶的方式很大可能收效甚微,于是巧妙地运用了“奖励的惩罚”策略,即通过外在奖励逐步消减孩子们踢足球的内在动机。老人是这样做的:第一次时,给孩子每人每天一元钱以鼓励他们每天来自己家附近踢足球;继而将奖励削减为每人每天五毛钱;最后,将奖励减少到每人每天一毛钱。在历经由一元钱到五毛钱的奖励削减后,孩子们无法再接受由五毛钱到一毛钱的奖励锐减,进而直接拒绝,从此再也不来老人家附近踢足球了。故事中的老人用奖励“惩罚”了孩子们踢足球的行为,改变了孩子们最初踢足球行为的内在动机——兴趣、爱好。

同理,学校设置出勤奖也会挤走学生本身具有的、愿意来上学的内部动机,还会为学生们提供一种暗示——他们的出勤表现超出了学校领导、教师、家长的期望,因此,他们应该时不时缺勤休息一下。此外,外在奖励无效与社会因素的影响亦有关联。获得出勤奖的学生可能会认为,得到这项奖意味着自身的表现超越了同伴的表现,而这种卓越表现会使自己被其他同学孤立。所以,少许的缺勤是必要的,这样能使他们维系与同伴的关系,可以保住他们在学校同伴圈中的地位。

参考文献:

文章引用:《 出勤奖能激励学生吗?》  --------《上海教育》2019年,作者李良方 邹宜芳

你可能感兴趣的:(出勤奖能激励学生么?【转发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