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思考》D7/W1

今日问题:

书中P44页作者提到:“过去我和人沟通没话题的时候,习惯用的思维方式是:“我该说些什么?”,而这位老师遇到这个问题时,他习惯的思维方式是“别人可以说些什么?”这两种思维方式的差异其实可以总结为:以自我为中心的模式和以用户为中心的模式。

作业1:谈谈你看到这句话后的启发?

作业2:在接下来和人沟通的时候,你会如何做?可以找一个具体的场合或者选一个人,谈谈你会如何沟通?

【今日文】

根据自我为中心的模式和以用户为中心的模式,我想要谈三个点:

1.无我

日常当中的场景,我们到了一个与人交流的场合,在这个时候我们会开始彼此寒暄询问,表达和回应。回想一下每一场景你都是怎样做的呢?在不同的场合有什么样的不同吗?

比如说孩子放学回到家,说他今天跟小朋友打架了。
比如说老公今天下班回来,和你说单位的不合理制度。
比如说爸爸妈妈给你打电话了,突然要催婚。
比如说闺蜜给你打电话说她这个月已经买了5条裙子了,但忍不住还想买

……

回想一下,当这样的场景出现的时候,你的下意识反应是怎么样回应的呢?你是用询问的方式问她这一天发生了什么事,有哪些情况产生的,还是说去表达自己呢?

相信大部分人都和我一样,下意识的会做出自己的反应并进行表达,体会一下这个时刻,我们关系是交互的还是平行的呢?

孩子打人,他期待的是希望得到你的关心和你诉诉委屈,还是说期待你对于他的批评呢?

老公回来抱怨说公司制度不合理,他的期待是希望得到你的理解和支持,还是说期待你对于他不求上进的抱怨呢?

父母的催婚,他们期待是希望你能够更好的照顾到自己,还是说期待你离他们越来越远呢?

闺蜜的吐槽,是期待你陪她倾听她,还是期待你对她的抨击和制止呢?

在个体心理学有句话“他现在所做的就是他能做的最好了”。那当他无论在当下做的这些行为有多么的不合理,无论他跟你表达的是什么,他的背后其实是希望你能够关心他,理解他,支持他,听到他的内在,听到他背后的意图。而这些都是需要我们现有无我的状态,我们才能去观察到去倾听到。

所谓的无我就是不加评判,得去观察,并且与对方临在。

2.倾听

说到倾听,那怎样的倾听才是真的听呢?

最浅层次的倾听,就是带着耳朵听见了

深入一些的聆听,就是你听到了他所说的内容

最深层次的聆听,就是你听到了他的意图

有没有这样的体验,你说了什么或者对方说了什么都不重要,重要的是那一刻我们有没有懂得

我们经常所说的默契就是这个部分,不用说我们都能懂。

3.沟通

沟通看似是用嘴巴说话,更重要的是用耳朵倾听,最最最重要的是我们的心和心相连。

交流从来都不是一个人能够完成的事情,需要两颗心互相贴近,需要我们四只耳朵互相倾听,即倾听得到自己,也倾听得到对方,有两只嘴巴彼此表达。此为我理解的沟通。

所以呀,当下一次其他人跟你说一件事情的时候,试着看一看,除去他说的这个内容,你能不能听到他的状态,能不能听到他的意图,能不能看到这个人本身进而去理解他呢?

记得哦,如果你尝试了,也可以问问他,对于这一次的沟通有没有不一样的发现或者有什么样的感受?相信这样的反馈,对于你未来的沟通和表达都会是非常好的礼物。

总结一下:

从自我模式到用户模式,我们需要做到无我状态,倾听彼此,深度沟通。

反思:自己在写作上无论是思路还是语言表达,感觉都可以更进步,更进步一层楼,希望这一步一步的前进,能够见证我未来的成长。此刻我倾听到了自己想要进步的心情,也有点急迫的状态。所以这一刻我可以告诉自己慢下来一些吧:)

你可能感兴趣的:(《好好思考》D7/W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