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医联体平台化

医药经济报2018.03.29

贺昊

平台化组织是当前组织结构的一种新形态,因其所具有的特质,尤其是与信息化、网络化的良好搭界,成为了改善组织效率提升组织效能的一种手段,也成为了企业对抗竞争的一种核心能力。

最先应用平台化组织的无疑都是互联网企业,最为知名的是阿里巴巴。随着对平台化组织构建方式认知的不断深入,许多传统企业、业态也纷纷开始了组织平台化,以海尔的“人单合一”、韩都衣舍的“产品小组”为业界乐道。当下,医疗服务领域采用平台化组织形态的还鲜见,那么,医疗服务适合平台化吗?

答案是毋庸置疑的。

一、分级医疗契合平台化组织的构型。

从目前对平台化组织构型的认知来看,基本都属于“小前端、大平台”。所谓“小前端”,就是具有高度自主权的服务(产品)小组,人数不多,可以为顾客提供贴身的全方位服务,最大特点就是对客户需求的反应灵敏。所谓“大平台”,就是具备“资源池”和“能力箱”,并提供简洁易用的交互界面,对“小前端”起到平台支撑作用。其最大的特点是独特的资源与能力。

分级医疗当前的组织形式是医联体,而医联体的标准构成也应该是多个基层医疗机构和一个核心医院。基层医疗机构既可以是诊所、卫生院,也可以是全科医生。特点就是人数少,要为顾客提供全方位的医疗服务。尤其是全科医生的角色定位,作为“居民健康和控制医疗费用支出的‘守门人’”,能否有效地履行自己的使命,除了自身的技术水平外,核心医院作为资源、能力平台对其的支撑不可或缺。核心医院拥有更为充足的人力资源、设备器械、医疗用房,更加完备的诊疗技术、护理流程和内部组织管理,以人员、设备、技术对基层医疗机构提供支撑。基层医疗机构就是“小前端”,核心医院就是“大平台”。

二、平台化组织契合医疗服务的资源能力特性。

医疗服务的资源,尤其是优质资源是稀缺的,比如医术高超的医务人员,高精尖新的设备,专利新药等,这些资源只能集中运用,追求规模效应,“摊大饼”是浪费,不经济。同时,诊疗技术尤其是在专科甚至专病上的专门诊疗技术,作为核心医院的核心能力,从推广应用的角度、从技术机密保密的角度,也应该成为医联体的核心能力。这就是资源能力的“大平台”。而通过诊疗标准化,对一些普通病、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手段已经非常成熟,可以借助有针对性的培训形成大量合格的医务人员作为“小前端”的核心,使得普通病、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实现属地化、便捷化,并实现公益性医疗中的经济性。

核心医院通过设备器械共享、检查检验信息互认、日间手术等方式,提供资源支撑,采用信息化或专家现场坐诊、人员培训等手段,对这些“小前端”提供诊疗技术能力的支撑,从而充分发挥平台化组织的资源能力优势,提高服务效率与效能。

三、平台化组织契合医疗服务的顾客需求。

平台化组织大量“小前端”的存在,以灵活的应变来迎合顾客需求,这样的灵活应变针对的一定是大量的零散顾客,组织客户不是理想顾客。而医疗服务,正是以零散顾客为服务对象的,比如每万人中只有2到3名全科医生。尤其是医疗服务公益性特质的提出及被强调,使得医疗,服务获得的及时性、临近性成为了衡量其“可获得性”难易的一种指针,医疗服务属地化日益变得重要。因此,基层医疗服务机构尤其是全科医生的作用日益彰显。中央政府及相关职能管理部门一直在强调“强基层”,其目的就是解决医疗服务属地化,也就是服务是否易得的问题。

当然,“小前端”为顾客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在医疗服务领域,并不意味着基层医疗机构能够“包治百病”,但是基层医务人员,尤其是全科医生,作为专业人士,对顾客的治疗需求有更深刻的专业认知,可以提供比顾客自身感知更为准确的诊疗建议,包括专科选择、诊疗方案的解析、风险预估以及愈后康复等等,这样的疑难病症诊前、诊后服务相较过往已是全面得多了。

四、平台化组织契合分级医疗的信息化、智能化。

这一点,应该是平台化组织对医疗服务,尤其是分级医疗迈向智能化最为直接且明显的助益。信息化在增大诊疗技术能力输出半径即实现远程医疗上功不可没,这是强化“大平台”对“小前端”能力支撑的技术手段。智能化,一个是便携式检测设备在医疗诊断上的运用,解决设备资源的共享,检测结果的平台输出,解决核心能力的平台支撑;另一个是大数据的采集与运用,即核心数据存储与智能终端在医疗服务上的应用,如果是这样,其实智能化的医联体就是一个大数据平台,人们就医需求的满足将更加即时、快捷且有效。

分级医疗,即医联体的平台化,从当前来看,不仅存在技术上的阻碍,比如普通病、常见病、多发病诊疗标准化问题,基层医疗机构、全科医生的技术能力问题等等,还有政策机制问题,比如全科医生的角色定位如何得以保证而不落入空话,患者就医的随意性如何合理控制等等。当然,如何克服当前各医疗机构信息系统不能互通,是分级医疗即医联体能否平台化的最为基础性问题,不解决,平台化也就说说而已。

你可能感兴趣的:(聊聊医联体平台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