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断舍离”不仅仅只是舍弃对自己而言没有用的

过去对于“断舍离”的粗暴理解就是,将对自己来说没有用的东西进行舍弃,在生活中,我们总是不知觉堆积了很多物品,如果要整理,这是最简单直接的方法。

但是,“断舍离”不仅仅是生活物品、实物,还有的是我们的想法、提升自己的课程等。这是我在007品牌孵化园第一课《诚事心法》中收获的观点,覃杰那一句“舍九取一,要不断聚焦,要小而美,舍弃的也要是好的。”令我大为惊喜,有种顿悟的感觉。

为什么呢?为什么我会有种如释重负的重生感?我想,这大概是因为我真的是一个想法挺多,还干了很多本职工作以外的事,报了各种训练营,带班等等现状,让我开始感受到迷失,而这一课,让我想明白了,减法的重要性。

舍得舍得,不是有舍才有得,而是要真的舍得。我们不可能每件事都做到极致,只能极致的去做好一件事,聚焦才能够因为极致而有收获,分心太多,看似鸡蛋在很多个篮子里,但实际上,对自己的进阶而言并不是特别的有利,毕竟我们的精力有限,工作、家庭、生活、兴趣、成长已经在分散我们的精力了,经营好这些领域已是不容易。但是,这几个领域是有一些关联性的,相辅相成,构造了完整的我们。

那么要舍得的是什么呢?舍得这几个领域中重叠的内容,尤其是在发展兴趣、个人成长领域,最容易重叠,也最容易不舍得。因为都是自己喜欢的,放弃真的有难度。比如:我喜欢写作,同时有喜欢演讲,如果两件事同时进行,那真的是够呛,这两个技能都是需要持续的练习的,只能先选择放弃一个,那无论是哪个,其实都不会对自己的成长会有很多的影响。 其实到这里需要思考的是:为什么我们那么着急的想要遍地开花?或许是我们太想要成功了。

我记得《反脆弱》这本书有一个理念是:名人的追随者并不需要达到一个平均值的喜欢,这并不会给他带来什么,但是她如果能够有一部分狂热的追随者,那么她将从中获利。世界本如此,没有平均的概念,只有不对称性,喜欢你的人总归是少数,总有比喜欢、不接受你的人。转换一下理解,我们的兴趣也好、成长也好、甚至是想法,没有办法做到平均都很好,就是一个天平倾斜,不对称的那一面做到极致、最好,对自己而言便是最大的收获。

人生会遇到各种选择题,每一次的选择似乎有很多个理由让自己无法割舍,虽然它们也都很好,很有发展,也很不错,但是好不代表适合,好不代表一定就要做,当你明白了这个原理,你就不会想法很多,无法聚焦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原来“断舍离”不仅仅只是舍弃对自己而言没有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