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快速从新手到专家

一、一万小时天才理论的误区

我们很多人可能都听说过只要坚持练习某一项技能超过10000小时,就能达到这个领域的专家。很多人深信不疑,因为这个观点咋一看太有力量了,满足了一些人追求速成的心理,把原本没有办法量化的东西用10000小时清晰地量化,传递出:我只要完成10000小时地积累,就能成为这个领域地专家了。其实这个观点是片面的。

打个比方来说,你从小到大都在学习语文,9年义务教育加上高中和大学,累计起来的时间肯定是大于一万小时的,但是你有没有成为语文这个领域的专家呢?

所以,想要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不能只是靠时间的累加,成为专家需要“刻意练习”,那什么是刻意练习呢? 首次提出“刻意练习”这个概念的是佛罗里达州立大学(Florida State University)心理学家 K. Anders Ericsson。

这套练习方法的核心假设是,专家级水平是逐渐地练出来的,而有效进步的关键在于找到一系列的小任务让受训者按顺序完成。这些小任务必须是受训者正好不会做,但是又正好可以学习掌握的。完成这种练习要求受训者思想高度集中,这就与那些例行公事或者带娱乐色彩的练习完全不同。安德斯•艾利克森将这一理念写成了一本书《刻意练习:如何从新手到大师》来批判一万小时天才理论。

那么我们一个普通人该如何的进行刻意练习呢

二、如何进行刻意练习

1、制定自己的目标。

首先你要明确自己想到达成一个什么目标,比如说你想成为世界级别的作家。这一步必须要清晰自己想要往哪里走,不然没有了目标的导向,我们的努力就是两眼一抹黑,没有重点。很多人的问题可能就是出在目标制定这一块,没有明确到自己想要什么。

2、寻找老师或是模仿对象

接下来需要去做的就是寻找到你想要努力的领域的标杆,最好是能够在身边给予你指导的老师,可以给你手把手教学,让你少走很多的弯路。如果没有那么好的运气,那么就找到这个领域中顶尖的大牛,朝着这个大牛去努力,

还是拿刚才的例子,我想成为世界级别的作家,那么我要做的是不断的模仿大牛怎么写作,我把自己写的东西跟大牛做对比,然后发现差距在哪里

3、不断在学习区中做专注的做重复练习

练习的精髓是要持续地做自己做不好的事。心理学家把人的知识和技能分为层层嵌套的三个圆形区域:最内一层是“舒适区”,是我们已经熟练掌握的各种技能;最外一层是“恐慌区”,是难度非常大,我们暂时无法学会的技能,二者中间则是“学习区”。学习区的内容是难度适度的,只有在学习区里面练习,一个人才可能进步。

4、即使的反馈

这一环节的作用就相当于是纠正你练习中不恰当的地方,就像是小时候学说话,原本一句话说的不对妈妈马上就会告诉你正确的读法是什么,这就是一种反馈,慢慢的你就会讲正确的这句话了。但我在反馈之前又加了两个字,是及时,反馈必须要即时。

打个比方来说,学校老师对学生的考试试卷进行的讲解过程就是即时的反馈,如果老师等到学生中考、高考后再讲解,那么这个反馈就失去意义了。所以,需要找到即使的反馈。获得反馈的最高境界是自己给自己当教练。高手工作的时候会以一个旁观者的角度观察自己,每天都有非常具体的小目标,对自己的错误极其敏感,并不断寻求改进。

如果你能够按照上面的步骤去进行,那么你的努力方法是科学的,你的水平能够可以得到螺旋式的上升,不会只是看起来很努力。不论如何,刻意练习是个科学方法,非常的值得我们把它运用到日常工作中去。而且天才同样来自于刻意练习。

你可能感兴趣的:(如何快速从新手到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