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语文第9课《木兰诗》练习题
1.选出加黑字注音正确的一项:( )
A.机杼(zhù)鞍(ān)鞯 朔(sù)气
B.辔(pèi)头 戎(jiè)机 阿姊(jiě)
C.啾啾(qiū)霍霍(huò) 唧唧(jí)
D.可汗(kè hán)金柝(tuò)胡骑(jì)
2.为加线的词选择正确的义项。
①问女何所忆 A.回忆B.记忆C.思念( )
②木兰当户织 A.窗户B.门 C.家( )
③双兔傍地走 A.相互B.依靠C.靠近( )
④安能辨我是雄雌 A.安然B.怎么C.不( )
3.下列加黑词语解释全对的一组是:( )
朔气传金柝 出郭相扶将 双兔傍地走
A.北 外城 搀 贴着 跑
B.北面 城外 搀扶 傍边 跑
C.北面 城墙 拉贴着 走过
D.北 外城 搀 旁边 走过
4.填空。
(1)《木兰诗》选自 朝 编的《 》,这是 时 方的一首民歌。
(2)《木兰诗》从诗体上来看是一首 ,从内客上来说是一首 ,诗中通过 的故事,表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 精神和对 的向往。
(3)这首叙事诗以 为序,以 为中心人物展开故事情节。略写_______,详写木兰的 心情, 的思亲和 的欢快,既豪放更柔情。
(4)诗中表示战斗的残酷,将士们勇敢战斗,终得胜利的句子是 。
(5)诗中 两句描写行军疾速的情景, 描写艰苦的战地生活。
(6)木兰不图功名利禄、眷念家园生活的句子是 。
二丶阅读课文第④自然段,完成1--5题。
1.对诗句品味有误的一项是( )
A.“万里赴戎机”“万里”极言征程之远,“赴”表现动作之迅速、果敢。
B.“关山度若飞”:跨越关和山,像飞一样,展现了木兰的矫健雄姿。
C.“朔气传金柝”;朔,指北方。用打更的声音在寒气中传送,表现军旅生活的单调、无聊。
D.“寒光照铁衣”:用寒光和铁衣,展示边关将士英武风采。
2.对“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将军和壮士从军十年,经历了千百次残酷的战斗,有的死了,有的胜利归来。
B.将军经历千百次残酷的战斗死去了,壮士从军十年胜利归来。
C.将军身经百战,原本也是普通士兵,他们死的死,回的回。
D.将军身经百战,像壮士一样死里回生,终于成就了功业。
3.这段文字总共六句,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
4.“木兰从军”千古流传,《木兰诗》为什么对木兰从军的生活只写了六句话?
答:
5.这首诗很多地方采用了排比的方法,结合课例,说说排比这种修辞方法的作用。
答:
“东汉中期以后,都是年幼的小皇帝执政。皇帝太小,朝政由太后把持。太后依靠其父兄掌权,形成了外戚专权。小皇帝长大后。不甘心当傀儡,依靠身边的宦官夺回政权。这样,宦官居功自傲,封侯赐爵,形成了宦官专权的局面。外戚和宦官都是封建统治阶级中的腐朽势力;外戚和宦官专权使东汉政治十分黑暗。”
1.这段文字中心内容是讲的什么意思?
2.出现外戚和宦官专权的原因是什么?其结果又是怎样的?
第二题,本诗详写的可以说是木兰出征前的准备,征途中的心理活动和回家后家人的迎接,以及木兰的行为描写。略写的内容主要是十年征战的过程。这样写,突出了木兰的儿女情态,同时又突出木兰代父从军并不为了名利富贵的高尚品质。详略依主题而定。
《2.5木兰诗》练习题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
[同步达纲练习]
1.D 2.①C;②B;③C;④B 3.A
4.①宋,郭茂倩 乐府诗集 南北朝 北;②乐府民歌 叙事诗 木兰代父从军 勇敢乐观 和平生活;③时间 木兰 战争 从军时 征途上 返故乡;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⑤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⑤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返故乡。
[创新能力训练]
1.C 2.A 3.形象概括了木兰从离家出征直至凯旋的全过程。
4.主要表现她乐观爱国的精神,而不是表现她作战勇敢。
5.或加强语势,或表示逐层深入。
[学科渗透训练]
1.外戚与宦官专权的原因和结果。2.外威专权是因为继位的皇帝太小,不能治理朝政,皇太后就依靠其娘家的父兄掌权。宦官专权是因为长大了的皇帝不愿受其外戚的摆布,利用宦官夺权,宦官因夺权有功,又居功自傲,受到许多的奖赐,攫取了许多大权。其结果是政治十分黑暗。
一、基础知识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愿为市鞍马市:买
东市买骏马市:集市
B.出郭相扶将郭:外城
木兰不用尚书郎不用:不愿做
C.朔气传金柝朔:北方
策勋十二转策勋:记功
D.军书十二卷十二卷:十二本
赏赐百千强强:有余
2.下列加点的词,不属于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A.双兔傍地走B.策勋十二转
C.对镜帖花黄D.阿爷无大儿
3.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
B.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
C.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D.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4.填空默写。
(1)《木兰诗》是时期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与《》并称为我国诗歌史上的“”。
(2)《木兰诗》中表现木兰出征前紧张繁忙、周密有序的准备情形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