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7-27


有这么一个故事:

一个在海滩度假的富翁看见一个贫穷的渔夫也悠闲地晒着太阳,感到不可思议,忍不住问他:“你为什么不去工作呢?”

渔夫答:“我今天已工作过了,打上来的鱼已够我一天所用。”

富翁很可惜:“那你可以多打一些鱼,多赚点钱啊。”

“要那么多钱干什么?”

“可以买更多的船,打更多的鱼,……然后可以有自己的船队,然后建立远洋航运公司……最后当上百万富翁。”

“当了百万富翁又怎么样呢?”

“那时你就可以什么事都不用做,可以躺在海滩上晒太阳啊。”

渔夫哈哈大笑:“我现在不正在这里晒太阳吗?”

刚开始工作时,看到这故事,与渔夫颇有共鸣,觉得渔夫想法更契合人意,所以心安理得安逸了好多年。

某天,见到财富已实现半自由状态的朋友,与之交谈。他突然感叹说:“你的生活好安逸哦。”

我停了会,心里琢磨:这是在夸我,还是贬我?

让我深感不安的是,我竟然感觉不出这是夸还是贬,还是他随意感叹而已。

这一刻元认知的启动,让我生出对自己所持信念的怀疑。

再次想起上面的故事,重新站在渔夫与富翁的角度审视,如果这两个人最终都在海边晒太阳,但,躺在那里晒太阳的两个人,真的是同一种心态吗?假如某天,他们不想晒太阳了,谁更自由呢?

显然,渔夫离开大海,填饱肚子会成为问题,富翁则可以飞到另外的地方,继续过他想过的生活。

想起海明威的小说《渔夫与海》,故事中的渔夫,孤身出海,与鲨鱼搏斗几天几夜,最终拖回了一副鲨鱼骨架。小说中的渔夫,就是靠海为生,住着低矮的小棚,出门没法钓到鱼时,常常食不果腹。显然,这两渔夫都在生存线上挣扎,风平浪静时,生活看似安逸舒适,但没法自由选择自己的生存状态,生活一旦有风吹草动,则会陷入绝境甚至被困境夺去生命。

所以,想清楚,生命的意义无非是对生存自由的选择权。记得在一个旅游景点,写着一句话:“自由不是你想干啥就干啥;而是不想干啥就不干啥。”这句话,正是在说,自由的选择问题。

李笑来老师曾讲过他的往事,他父亲生病住院好几年,同一病房的人换了一个又一个,他们哪里去了?要么付不起高档药,很快就去世了;亦或是受不住医院的高消费,扛不住,回家等待生命的结束。

笑来老师总结说,他正是通过赚来的钱,让父亲比同病房的很多人多活了很多年。每一个人不要害羞谈钱,要真心喜欢钱,积极地用正当地方式去赚钱,因为有钱才能尽孝,有钱,关键时候能买命。

想想,一个人确实有责任,有义务该用青春去奋斗,让生活更自由,帮助爱你的人与你爱的人,不负青春,不负生命!

那么需要怎样奋斗,而且怎样让自己坚持去奋斗呢?一个人坚持一天,半个月,几个月都行,如果,短时间内得不到正反馈,就容易变得沮丧,失去斗志。从而又会退回到原来状态躲起来,这样就可以免除因为有了上进心,但见不到突破带来的心理上的折磨。

其实,要人生有大的突破,坐冷板凳是必然的,只是需要边坐,边思考如何得到反馈,让自己坚持。记得核聚老师说,每个年轻人,需要大量阅读名人传记,阅读他人的经历,就有可供自己模仿,参照,比对,提供方向与心理能量的对象。

比如,读李笑来老师的故事,就容易给人方向,方法与力量。在十几岁的时候,他就画了下面这一幅人生方向图。一开始的时候,阅读这图,你会发现,相比于横轴,纵向变化非常缓慢,但如果持续坚持,到了一个临界点,一旦突破这临界点,人生就开始急速上扬。

人生发展曲线

笑来老师很早就知晓人生成长规律,并为此持续努力,在三十二岁时突破了人生的临界点,人生开始直线式上扬。

看这副图有什么意义呢?对于普通人,当自己缺少前行的方向与方法时,仅需要模仿成功人士的思维方式与行动,去模仿,去校正,经常总结复盘,持续精进。

这一图,其实,你一定不陌生。高中时候,你的数学老师一定教过一种函数模型:指数函数,当底数大于1时,该函数就如上图的增长方式。这类函数的增长,金融领域称为是复利增长模型。

爱因斯坦曾说:“复利是世界上第八大奇迹。知之者赚,不知者被赚。”对复利效应应用最熟练的是犹太人,我们都知道,犹太民族是世界上最富有的民族。爱因斯坦就是犹太人,可以说他打小所受的教育,所处的环境,都受复利效应的熏陶。复利正是借助时间的力量,发生无穷的威力。无需多讲,看看下图你就明白了。


对于年轻人,最丰富的资源是什么?如果不能从拼爹中获取资源,那么时间就是你所拥有的最大的资源与财富。

如何用呢?认知、经验、技能的积累,就符合复利效应。如果你通过持续阅读,学习,思考,实践去努力成长,突破上图中的成本线是大概率事件。

首先,对自己的未来要100%的信心,甚至是120%的信心,现实中如果被他人打击掉20%的信心,你最好能尽快补足到120%,这样,你才能经受住积累期漫长的时间考验,等到春暧花开,硕果累累的收获期。

日本的孙正义,在软银的创办之初,手下仅三个员工。某天,员工们正在给箱子打包,他站到箱子上,挥舞着拳头对员工发表演讲,说:“我们软银将成为世界最伟大的公司。以后我将成为世界首富,你们将成为世界第二,第三,第四富…”听完老板的疯话,当场,有两个员工放下手中的活,默默走了…

最终确定的事实是那两个走的人,肯定是肠子也悔青了。可是,在没有结果之前,有多少人愿相信一个说大话的年轻人呢。但,孙正义在没有多少人信的情况下,执着走自己路,最终走成功了。

为什么他有如此自信呢?孙正义23岁时,有两年因肝病住院,他就在医院读了4000本书,平均每天读5本,并根据自己的读书心得写了四十种行业的发展规划。他终于明白了以前百思不得其解的事情:要成为世界首富,就要从事最新兴,最具有发展潜力的行业。一出院,他就决定从事计算机行业,并从这4000本中总结出与众不同的行业规划书。所以他很快成立了他的公司,并在创业之初,就对他的员工发表了前文提到的演讲。所以,他说的看似“疯话”的自信来自于哪里?肯定是来自于两年阅读4000本书获取的认知。

同样,李笑来老师在26岁时决定阅读1000本好书,在他49岁时终于达成了目标。他所写的每一本书,所呈现的每个概念,对每个现象的解读都有独特的思考角度与方式。现在他所获得的财富总量,不正是他大量阅读所获取认知的呈现吗?

平时,我们的电脑软件时不时会跳出信息,让我们对软件进行升级;电脑,手机用了几年,我们会忍不住换台新的,来升级硬件。但,其实,我们需要升级的还有我们自身的硬件:大脑,升级我们的内在操作系统。

既然,你已读到这里,那就让我们开启升级内在操作系统的旅程吧。

你可能感兴趣的:(2021-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