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子日记229天:学会从手机中解脱出来

❤️调伏身心:坚持站桩、静坐,练毛笔字

❤️持续醒觉:

每天早上醒来,从我们睡眼惺忪拿起手机开始翻看的那一刻起,到晚上我们躺床上哈欠连天也要习惯性的翻两眼手机睡觉,这段时间里,我们的生活工作充斥着手机、电脑、广告,媒体资讯、汽车广播、别人对话等各种信息源,以至于很难找到一个相对安静没有信息充斥的环境。而即使找到了,我们也可能会不假思索的又拿出手机翻看。

总之,我们似乎不愿意让自己“闲着”。但当我们享受各种丰富“信息”的同时,却可能也陷入和淹没在这样的“信息流”中,而看不到、听不到、关注不到真正引导帮助指引我们生活工作的“信息”,此处我们姑且称之为“有效信息”。

上班时间,积极主动完成了领导交办的工作,发了几封邮件,协调完跨部门的流程,突然发现自己好像“无事可做”了,然后可能开始一边翻看手机,闲看网页,查查留言,看看购物,一边等着下班。周末在家,懒觉起来,感觉什么都想做,却又不知道做什么、怎样选择,然后昏昏沉沉莫名其妙的就过去了。

当我们处于这样的状态,其实是缺乏了对自己生活工作学习的聚焦。虽然不比浮躁的戾气重,但也会处于大脑空空。仔细想想,还真有点数着日子过日子的无聊。

当我们没有意识和关注自己每天为什么而活、以及活什么时,当我们脑子里对生活工作学习缺乏聚焦上心,看什么都没意思时,自然对与之相关的“有效信息”熟视无睹,看见了也会和没看见一样了。

但是当我们对无效信息看多了,听多了,会进入一种对信息刺激的循环中。甚至当同事朋友一起休息聊天时会发现,好像没有爆料新闻就聊不下去,没有内部消息就沟通不了,往往因为搜肠刮肚找不到信息,就陷入面面相觑的尴尬。貌似是我们对身边的各种“信息”都很“敏感”,其实追求的是信息刺激。

另外一种情况,当我们面对有些工作生活中的问题时,往往一时找不到答案,虽然我们没有主动找到,也没有被动听到,但是在某个瞬间,如看书、静坐、散步、看天时,没经过任何媒介或外物,某个信息会突然进入大脑,而在得到信息的那个瞬间,我们的内心即使没有佐证,也会形成一种笃定:恩,应该就是这个了。之后在实践的对接落地中,这个飘入大脑的信息,即使不是完全正确,也会比较靠谱,八九不离十。

要达到这个状态,最好的方式就是让自己“静”,每天至少保持自己与自己的独处,如看书、静坐、呼吸,或者自己与自然的融入,如沐浴阳光、感受空气流动、仰望星空和月亮等。这个时候,自己往往能听到自己的心跳,听到自己的呼吸,而感觉到自己内心的一种恬静。

所以再提到的那个早起睡前看手机的状态,更建议早上起来拉开窗帘看看早晨的太阳活动一下身体,或者站桩。晚上睡前在床上安安静静十分钟,或者静坐,让大脑彻底放空,对我们调整状态会有很好的帮助。

生活也就会循着生命中本就蕴藏的指引与方向,助益于我们更加稳健地成长与前行

你可能感兴趣的:(种子日记229天:学会从手机中解脱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