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别再躺着了,来爬白云山吧

白云山,南粤名山之一,自古就有“羊城第一秀”之称,是广州市风景区行业的第一家5A级旅游景区。

来广州之前,我就想去白云山看看,听闻其绿化覆盖率达95%以上 ,便猜想它的自然风光一定十分出色。因当时还不认得什么朋友,便自己先去走了一遭。

搭公交车到云台花园总站下车,约莫走个十来分钟就能走到白云山售票处,路上还会经过缆车售票处,有不少想要呼吸新鲜空气,但不愿受登山疲累之苦的游客,往往选择乘坐缆车到山顶广场,在广场附近的景点走走转转,饮食休憩。

第一次爬白云山的我不愿错过路上的风景,就只好老老实实地一步步向前走。

爬山也并非只有一条路线可选,进入景区不到十分钟,就会走到一个分叉口,往左是一望无际的台阶,往右则是弯弯绕绕但非常平坦的步道。看着台阶旁郁郁葱葱的林木,听着山林深处时不时传出的悦耳鸟啼,还没来得及考量一下自己的体力,便迈开步子往台阶上爬了,还以为爬不一会儿,两条路便会在某个景点会合。

事实证明,我的判断并不符合实际,随身带的水果零食在爬山进行半小时时就已全部告罄,因为一路都是台阶,我还深刻地领悟到了古人在山中建不少凉亭的良苦用心,整个爬山途中几乎一直处于“逢亭必停”的状态。

撇去意外体会到的汗水和持续几天的腿酸不谈,白云山的风景还是很值得称道的,不愧于“羊城第一景”的称号。

我去过几次白云山,很少碰得上晴天,就算走到山脚还是晴空,到了山顶可能就会下起雨来,虽然不爱带伞的我会有些狼狈,但山中的风景却不会因此打了折扣,雨停后,山中树木更见青翠,空气也更为清新,可以闻到树叶和泥土的味道。

我最喜欢看山上的老榕树,根茎在大地上尽力向四处伸展着,将树木蓬勃的生命力以非常具体的方式展现出来,可见可闻可感,给人以不尽的鼓舞。如果有机会的话,我会建议别人独自登一次山的,根据我有限的经验,一人走在山里,反倒觉得比结伴登山更舒适一些,按心情走着,脚步时快时慢,路上碰不到其他游客时,还可吹几个口哨,拙劣地模仿鸟鸣,给大自然一个笨拙的回应。

俗语说“上山容易下山难”,大概是因为古时山路大都未经修建,较为危险的缘故,没想到,身处现代社会的我也能体验一下这种感觉。

因为认路能力不强,赶在太阳落山前下山的我便选择原路返回,走到半路时,忽然隐约看到树林中有条平坦的小道,叫苦不迭的我以为那是我上山前看到的另一条路,便下了决心要切换下山模式。目测台阶与小道相隔不远,坡度也算不上大,我便趁四周无人时开启了我的计划。

没有料到的是,下过雨不久的泥地比平时要湿滑不少,难度等级随之直线上升,虽两侧有不少小树可以交替扶着前进,我还是因为“轻敌”结结实实摔了一跤。所幸泥土松软,也没受什么伤,看看帆布包上的泥迹和自己的狼狈样子,觉得滑稽极了,不禁大笑起来,这也算是独自旅行的乐趣之一吧。

大致算一下,我去白云山的次数少说也有五六次了,但真正碰上好天气,能站在山顶赏云的经历也只有一次,也刚好是一人前往。

我大多数的登山经历往往因时间和天气原因,走到山顶广场就停了下来,也即缆车的终点,那次趁着少有的好天气,便一鼓作气,继续往上走,想要一探摩星岭。

摩星岭原名碧云峰,位于白云山苏家祠与龙虎岗之间,是白云山最高峰,海拔382米,是白云山三十多座山峰之首,名曰“天南第一峰”,是观赏落日的最佳去处。

当我爬到摩星岭时,已经是下午五点钟左右了,再过半个小时左右就可以观赏到落日的景观,岭上视野比山顶广场开阔许多,风也急了些,小小的空地上坐了不少等待落日的人,大多是青年,三三两两的坐在石凳上休息,小卖部传来烤肠和其他小吃的香气,为这个地方增添了些烟火气。

站在摩星岭上望广州,便觉得城市有些遥远了,大部分建筑物的轮廓都隐了去,让人无法将它与往日的喧嚣扯上一丝关系。晚霞从明艳渐渐温暖,高处苍翠的树叶柔柔反射着微弱的日光,随着游客接连离开,岭上愈发寂静,可听到山风低语,只有小卖部偶尔的叫卖声能把人拉回到现实中来,提醒着游客暮色已晚,该是归途。

图片来源 | 洪惠

本期撰稿 | 洪惠

责任编辑 | 洪惠

你可能感兴趣的:(周末别再躺着了,来爬白云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