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道德经》第二十二章

【原文】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

【译文】曲成万物是大道,懂得这个道理才能得到圆满的结果。具体表现为:像水一样懂得委婉迂回比直线更早地到达目的地,像水一样在低洼处先充盈灌满;认为自己知道的少才能不断努力进步,才能有所得;总以为自己无所不知则会迷惑。所以圣人以阴阳相辅相成、相互统一这种整体的思维范式来知与行:不自我表现所以明智,不自以为是所以美德彰显,不攻击别人以抬高自己所以功德无量,不骄矜自负、自夸,所以能不断成长。正因为有不争之道,所以能曲成万物,反而天下没人能争得过他。古往今来讲的曲则全的道理哪里是一句假话虚言啊!实在是能把好的、圆满的结果归到我们这来、让我们得到啊。

【经解】

      第二十二章一开头就交代了这一章的主旨!“曲则全”。懂得委婉迂回处理问题的方式,才会有更全面的更圆满的结局和结果。“枉则直”,这个枉我们不妨把它读成弯,就像水一样,懂得委婉迂回地流淌,才能更好地达到自己的既定目标。大家不管从地图上看,从飞机上看,世界上都没有一条河流是笔直的,都是曲曲折折的。过不去的地方,要懂得迂回,懂得转折,这样才能有更好的结局和效果。“洼则盈,敝则新”,洼则盈很好理解。水流的时候,哪个地方是低洼的,先充盈灌满,这是《道德经》里边非常强调的一种思想。越善于处下,才能更多地获得,洼则盈,所以我们要谦逊,谦下。敝则新,它强调的是这个世界宇宙中生生不息的一种变化的规律!如果任何事物都长久存在,没有更替,这个世界也就不能够生生不已。“少则得,多则惑”,按照字面的这个意思我们来理解的话,就说贪多嚼不烂。我们的学习方式不也是这样吗?认真地抓住一本经典来学习,比泛泛地听很多东西,那要有效果有益得多。但是往进一步的理解的话,它还有更深的内容,知道自己知道得少,才能不断地努力,不断地学习,骄傲自大,自然也就使人落后,进步变得迟缓。所以少则得,多则惑。这些例证讲完了,那么下面一个重要的命题就出现了,就是“抱一为天下式”。《道德经》里边“一”的理解是至为关键的,“一”讲的内容就是统一。什么统一?阴阳两者的相辅相成,相互统一,形成一个整体。所以你理解问题不能有所偏颇,你看我们前边讲的这些曲和全,弯和直,洼和盈,敝和新,少和多,这不都是一个对立的两面,所以我们理解问题的时候要把这两者统一理解,这样我们对事物的本质才能有更深刻的理解。

“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以为是,其实我们做的这个事情才能够更好地彰显。“不自伐故有功”,不自伐,就是不自我表扬、自我吹嘘,不自我表扬,不自我吹嘘,我们做的这个事情才能够更好地呈现给大家。“不自矜故长”,矜,用一个词叫骄矜。做了一点事情洋洋得意,自己感觉到自己了不起,就是自矜。不自矜,我们才能够不断地成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正是认为在前面那些事情上,你都不自见、不自是、不自伐、不自矜,这不就是不争的表现嘛,对一些事情淡定从容,不自争。你在这些方面都表现得自然而然,宠辱不惊,也就不在这种不断地争功、争名、争斗中耗费自己的精力,保持自己精神的这样的一种全性。“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古往今来讲的曲则全的道理哪里是一句假话虚言啊!实在是能把好的、圆满的结果归到我们这来,让我们得到啊。

你可能感兴趣的:(22《道德经》第二十二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