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攻击性行为如何消除

我们经常会发现,有很多小朋友有打人的习惯,打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打和他一起玩的小朋友们……总之就是喜欢用“打”这个行为来表达自己。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幼儿攻击性行为产生的原因和如何控制减少的方法。


幼儿的攻击性行为是一种以伤害他人或物为目的的行为,最大的特点是目的性。

幼儿的许多攻击性行为其实并非是对方有明确的敌意,而是为了其他的目的比如物品的索取,并不是真的想伤害他人。这种就属于工具性攻击行为,为了获得某个物品所作出的抢夺推搡的动作。

而另一种敌意性攻击行为就是以人为指向目标,目的在于打击人伤害人。比如对他人嘲笑,讽刺,殴打等。

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发展:

1.一岁左右的幼儿开始出现工具性攻击行为。

2.到两岁左右幼儿之间表现出一些明显的冲突,比如推打,咬等。

3.到4岁之前攻击性行为的数量会逐渐增多,多数会偶尔会采取身体动作的方式,如推拉踢等,尤其是年龄较小的幼儿。

但是随着言语的发展,幼儿也会逐渐增加言语的攻击,言语攻击表现越多,身体攻击反应则逐渐减少,慢慢会出现敌意性的攻击行为。

影响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因素:

1.父母的惩罚

比如有攻击性行为的男孩的父母对他们的惩罚更多。


2.大众传播媒介

电视 、视频中观察学习到的各种具体的攻击行为,会使幼儿将武力视为解决人际冲突的有效手段,并在现实生活中实际依靠攻击行为来解决与他人的矛盾。


3.强化

当幼儿出现攻击行为时,父母不加制止或听之任之,等于强化了幼儿的侵犯行为。如果一个幼儿成功的运用了攻击策略来控制同伴,就会加强和增加他以后的攻击性。


4.挫折

攻击行为产生的直接原因主要是挫折,幼儿在活动中遇到障碍或干扰,使自己的目的不能实现,需要不能满足时,就会产生挫折。对幼儿来说家长的不公正也是挫折产生的主要原因。比如在二胎家庭,总是让大的让着小的。

控制和减少幼儿攻击性行为的方法:

一、创设良好环境,控制环境和传媒的不良影响。

二、改善亲子关系,纠正家长不正确的教育方法,。

三、提高儿童的自控能力和交往能力,帮助儿童掌握社会性冲突的技能,培养社交技巧。

四、提高儿童的社会认知水平和共情能力。

五、引导儿童掌握合理的情绪宣泄方法。

六、及时表扬和奖励儿童的亲社会行为,多给予正面的肯定和鼓励。


最可怕的是有些家长发现自己的孩子有攻击性行为后,不以为然,甚至引以为傲。觉得自己的孩子是小霸王,很厉害,只会欺负别人而不会受欺负。

其实有点常识就知道这种想法是多么的无知,这样最终的结果不仅仅伤害的是别人家的孩子,更是毁了自己的孩子。

攻击性行为不利于幼儿的社会性发展。

社会性发展有什么意义呢?

社会性发展是幼儿身心健全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现代教育最重要的目标。

培养身心健全的人是教育最根本的目标。
而幼儿期是社会新发展的重要时期,幼儿社会性发展也是幼儿未来发展的重要基础,。
学前儿童的社会性发展在人的一生的社会发展中占其极其重要的地位,学习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幼儿未来人格的发展方向和水平。

你可能感兴趣的:(幼儿攻击性行为如何消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