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来做热气球》教学反思

本周上了《我们来做热气球》一课。

一、导入环节:

(ppt配小故事)小花每周都出去玩耍,这个周末她去海边乘坐了热气球,看着天空中五颜六色的热气球,小花不由得思考热气球是怎么上升和下降的呢?于是她来到热气球的底部,看到这样一副场景(工作人员正在给热气球底部点火),他们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学生这时有以下猜想:1.点火是为了让空气燃烧 2.为了点燃氢气 3为了加热空气。教师分别对1和2的猜想进行分析排除后继续追问:真的是加热空气后热气球就能上升吗? “你们想不想来试一下?”这时学生情绪非常膨胀。

二、探索环节:

因为实验涉及到点火存在危险性,所以我提前演示操作并录制了放飞热气球的视频。视频中引导学生注意:

1、塑料袋选材:展示三种不同材质及大小的塑料袋,引导学生思考并选择本次所用的塑料袋(轻、薄、大)- 呼应拓展环节孔明灯的材质和空间。

2、强调本次实验存在安全隐患(塑料袋有可能被火焰熔化)进而顺势引出了罩在蜡烛上方的纸筒的作用(防风、聚热)并介绍纸筒下方的通风口,为下节课做铺垫。

3、【*放飞成功的几个秘诀】:(1)塑料袋不能堵住通风口紧贴桌面,要与桌面保持一定距离。(2)塑料袋下边缘要铺平,不能卷边(因:下端太重飞不高)(3)塑料袋要待完全膨胀后才能放手,放手时一起倒数,一起松手。且松手的时候直接放手即可,切勿心急向其他方向用力导致塑料袋倾斜(因:热空气是向上升,塑料袋倾斜则会飞不高)

4、提醒学生在感受快乐的同时去观察塑料袋在加热前后的变化:1)塑料袋温度的变化。2.)上升和下降时候的特征。3) 手提着塑料袋的力气变化。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实验过程中教师要给予学生指导。

三、研讨环节:

首先,统计放飞成功的小组,邀请成功的小组分享他们的经验。1、放飞热气球要有耐心,刚松手的时候,塑料袋可能静止在空中,不会上升,这时不要急于用手去抓他以为失败了,而是等待两三秒之后,塑料袋随即就会上升。2、塑料袋要放在蜡烛正上方正中心的位置,否则袋子里的空气受热不均匀,会出现倾斜飞,飞不高。

随后,请学生分析热气球放飞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师生共同研讨。1.用手去触摸,发现塑料袋中空气变热,说明空气受热了。2加热前塑料袋松松垮垮有褶皱,加热后塑料袋逐渐膨胀,变得紧绷,说明空气受热膨胀了。3.手提塑料袋的力量逐渐变轻,说明塑料袋在逐渐上升。(注意:这里需要继续追问:是塑料袋本身在上升吗?经过实验学生已经能够说出是里面装的空气顶着塑料袋在上升)

再次,分析空气上升的微观原因。在PPT上展示塑料袋加热前后的示意图,回顾压缩空气一课提到的空气由一个一个微粒组成,当加热时微粒会上升,空气整体也就上升,这样就顶着塑料袋在上升了【*请全班同学在座位上扮演一个个的空气微粒,模拟空气上升,加深他们印象】

接着,提问我们的实验中,塑料袋能一直上升吗?引导学生分析塑料袋不能持续上升的原因。学生说出塑料袋在下降时候的特征是扁扁的不再膨胀了,这是因为没有持续加热产生热空气,热空气跑掉,冷空气填充进去【* 顺势向学生演示用塑料袋装上冷空气,然后松手,塑料袋会降落。再次对比加深冷空气不会上升, 而塑料袋有自己的重量所以降落的知识】

四、拓展环节:

分析我们的热气球不能持续上升,而孔明灯会持续上升的原因?拓展燃放孔明灯的危害。

反思:对于新教师来说,虽然已经提前操作了一遍,但仍然无法预料到学生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遇到的所有问题。所以我设计了请放飞成功的小组分享他们成功的经验的环节。比如说他们说到了放飞热气球的时候,塑料袋要放在蜡烛正上方正中心,这样空气才能受热均匀,才能飞的更高。这是我实验前没有跟学生提到的,但实际上对实验成功是非常重要的,确实学生操作时会忽略这点,以为罩在上面即可。

第二个就是有的塑料袋在放手的时候会静止在半空中,不上升也不下降,这个时候需要耐心的等待,两三秒左右,会继续上升,这也是学生在操作中发现的,请他们分享成功的经验,也可以为后续班级的教学打下基础。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们来做热气球》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