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成长》: 后疫情时代,面对时代的瞬息万变,如何为自己的人生负责
有个年轻人在微软公司没有刊登招聘广告的情况下前去应聘。面对总经理的疑惑不解,年轻人故作轻松地说自己恰巧路过这里,见门开着,就贸然进来了。年轻人说着一口并不娴熟的英语,这让总经理感觉很新鲜,便破例让年轻人一试。
面试过程中,年轻人表现得挺糟糕。面试结束后,年轻人便语无伦次地对总经理解释说事先没有准备。总经理以为这不过是年轻人为了下台阶而找的托词,便随口应道:“那等你准备好了,再来试吧。”
一周后,年轻人再次走进微软公司的大门。虽然这次他也没有成功,但是比起第一次,他的表现好了很多。尽管并未听到年轻人任何的解释,总经理却对年轻人说了与上次一样的话:“等你准备好了,再来试。”
就这样,这个年轻人,后先5次踏进微软公司的大门,最终被公司录用。再后来,他成为了微软公司的重点培养对象!
这个结局,着实让人意外,稍加思考,却也在情理之中。这不禁让我想起《终身成长:未来职场的7大核心竞争力》(以下简称《终身成长》)一书中的一个思维模式测试。请看下图:
如果这个年轻人正在做这个测试,想必,在第三个问题(我将失败视为实验与尝试)与第七个问题(我主动寻求挑战并借此不断成长)上,他都能从容计下10分,即“我完全认同”。
《终身成长》的作者是布什·霍尔菲尔德·卡特琳,德国人,知名演讲者、作家和职业辅导师。多年来,卡特琳一直致力于帮助个人和企业解决在职业领域的挑战,引导人们消除对不确定性的恐惧并发现自身的创造力,进而实现全方位的幸福和自主人生。
《终身成长》一书,基于一个主题,即“可持续性”。作者以轻松而有趣的方式,为大家提供行之有效的提示与建议,通过案例分析、自我对照、启发式提问和练习,结合职场的七大核心竞争力,帮助读者心态归零并自我反思。
通读本书,再对照这位年轻人,我们便不难明白:在职场,拥有成长性心态,方能使我们具备可持续性上升空间。
[if !supportLists]1. [endif]以反思的心态,理智面对失败
最近来公司应聘的人明显增多,有职场老将,也有初入职场的小青年。然而,大环境下,就职形势不容乐观。
有统计数据表明:今年5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是5.9%,其中16-24岁年轻人的失业率是18.4%,年轻人的失业率偏高。
究其原因,一是受疫情影响,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吸纳就业能力有所下降;二是年轻人求职,更倾向于稳定性强的岗位,加剧了供需矛盾。
而今年我国大学毕业生高达1076万人,随着毕业季的到来,大学毕业生集中进入劳动力市场,会进一步加重就业压力。因此,应聘失利,便成常态。
应聘不成功,该怎么办?是捧着受挫的小心肝,缩在角落里暗自神伤,叹时运不济?还是分析失败原因,找到重新起步的点,伺机逆风翻盘?
纵观人的一生,在成长的过程中,失败是如影随形。从咿呀学语蹒跚学步,到肩挑生活与工作,哪个人能置身于挫折与失败之外?而应聘工作的成功与失败,只是其中之一而已。
当失败来临,唯有理智地反思其失利的根源,剖析其中因果,为自己的下一步行动扫除障碍物绊脚石,才能让自己继续前行在成长的征途。
就如这位年轻人,面对应聘失利,他没有退缩,而是经过不断地努力与精进,卯足了劲儿去争取,最终如愿以偿。
庆幸的是,如今人们对失败的认识,正朝着积极的方向发展:失败并不可耻,失败也是经验的一部分,还能当作“经验”来分享。因为失败,我们才知道了自己的不足;因为失败,我们才更加明白必须提高自己。
那么,面对失败,如何提高自己呢?
[if !supportLists]2. [endif]成长型思维模式,助力终身学习
当今社会,工作与职业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人们对“职业生涯”与“成功人生”的理解,自然也与以往迥然不同。
数字化正为世界的发展而推波助澜,在电子商务与IT行业的引领下,早年常说的“三百六十行”,如今种类早已演化到举不胜举。与此同时,有些职业因自身局限被时代抛弃,渐渐地退出历史舞台;有些职业将会通过人工智能与数字化,实现自动化而被计算机与机器人所取代。
也就是说,当今为了一份工作,我们不仅要与他人竞争,还要与人工智能竞争。如果我们没有竞争力,要获得成功何其艰难!在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稍不留意,我们就会有出局的危险。
近年来,网络高频词“舒适区”,不断引发我们的自我反思。
所谓“舒适区”,也称作“心理舒适区”,是指一个人所表现的心理状态和习惯性行为模式,人在这种状态或模式中感到舒服、放松、稳定、能够掌控、很有安全感,一旦走出这区域便觉得别扭、不舒服、不习惯。
与“舒适区”捆绑出现的,还有“学习区”与“恐惧区”。这三个区域的大小范围,对我们来说,不仅因人而异,还缺一不可:我们在舒适区休养生息,在学习区提高能力,在恐惧区了解极限。
只是,长期呆在舒适区,会使得我们逐渐厌倦变化,变得疲惫、慵懒,不求上进、得过且过。甚至,当处事要求发生了变化,而此前所有的行为方式,都不能再达到预期的成功时,我们便会变得极度不自信,行动范围便会收缩,舒适区也相应缩小。
正如安德烈·纪德所说:人类如果没有告别旧日海岸的勇气,也就不会发现新大陆。我们只有怀有成长的心态,于内心渴望成长,鼓起勇气、打破舒适区,通过不断地努力学习与突破,来提高应变能力、扩大行动范围、挑战认知极限,并藉此获得终身成长。
已然明白了这个道理,我们如何才能行之有效地学习呢?
[if !supportLists]3. [endif]明白学习动机,行之有效地进行学习
有人说:人生就是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终究有一天,我们会感谢现在努力学习的自己。
深以为然。
关于“学习”,本书这样解读:学习的含义大致为两种,一种是有针对性计划性的学习,即目的明确并有系统地通过教育与培训,获得提升自己的知识与能力;一种是非计划性学习(卡特琳称之为体验式学习),体现在随时随地都可以获得新的思维方式、行为模式和生活经验。
据说,我们在胎儿时期就已经具有出色的学习能力,且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抓紧学习。如学习吞咽、学习吮吸、学习运动、学习呼吸……
恰如书中所说:无论在哪里,学习都永无止境,正可谓终身学习;学习不止是一种乐趣,还是长生不老药;知识的积累,是生命的福音、是必需的存在,一旦没有学习,生命将失去意义。
至于行之有效的学习,本书提到了个方法:灵活的思维模式、空杯心态、告别拖延。
世界在瞬息万变,职场在更新换代,而我们却无法预知未来。因为无法理解或接受这种永久性的动荡,有时候我们甚至会选择视而不见。
然而,一切都在继续,新的合作形式也在不断出现,我们根本做不到视而不见。
既然变化不可避免,直面挑战才是长久之道,我们唯有保持灵活的思维模式,才能不至于措手不及。毕竟,灵活的思维模式才是能够让我们更轻松地适应这个时代的基础。
英国物理学家贝尔纳说:构成我们学习最大的障碍是已知的东西,而不是未知的东西。与本书所提到的“忘记也是学习的一部分;建立新的行为模式也包括覆盖和淘汰旧的行为模式,即将不再有效甚至适得其反的、过时的行为模式与知识适时淘汰。”有异曲同工之妙。
是的,这就是空杯心态。也许,我们已经习得了许多知识,但是为了更好地去学新知,我们就必须持有放空过去的一种态度,以求得融入新状态对待新工作、事物以及新的知识。
有一句话这样说:“你也可以做到!”充满期待,富含鼓励,是告别拖延的最具动员力的话语。也许我们对某件事没有丝毫兴趣,但只要听到或看到这六个字,我们就一定会变毫无兴趣为积极行动。
关于告别拖延,卡特琳给了我们介绍了一个“72小时法则”。就是指我们在72小时内,如果我们能向自己的目标迈出第一步,就有极大可能会成功地完成我们的所计划的事情,反之,实现目标的可能性就大打折扣甚至失败。运用72小时法则,可以很好地辅助我们告别拖延症,值得我们去试。
写在最后
《荀子·儒效篇》里有曰: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
白话起来就是:没有听说不如听说过,听说过不如眼见为实,眼见为实不如明晓事理,明晓事理不如亲自实践。
只有秉承“活到老、学到老”的心态,我们才不至于被时代所淘汰,才能立足于社会,哪怕是到了退休的年纪,赋闲在家,也能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
《终身成长》一书,图文并茂,语言流畅,内容丰富,值得一提的是,每个章节后都附有对应的富有启示性的小练习,助力我们更透彻地理解未来职场的七个核心竞争力。
《终身成长》虽是职场书籍,但在作者卡特琳的娓娓道来之下,我们读起来却是轻松愉快,毫不枯燥。
本书最大的亮点就是为数字化时代的职场人士赋能,为职场人士的终身成长、快速成长提供完美的解决方案。值得大家将其摆放在枕边,不时阅读,加以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