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受不完美之一

      写下这篇文字,心里很难受。一定会涉及部分孩子和家长隐私,所以这篇是纯文字记录,没有照片,所有孩子也都是化名。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我也不知道会坚持写下几位孩子的故事,每写一个孩子都太难受,自己也感慨,跟着一起哭。或许记录两、三位就不愿再写了。

      这是一支“特殊”的足球队伍:孩子们年龄身高差异很大,男男女女都有,远远看过去高高矮矮的很不整齐。孩子学习踢球,家长就在球场外等候,围着圈闲聊。一切看起来又似乎和所以培训机构一模一样。

    那又特殊在哪里?因为每一个孩子都特殊,在这里你会认识“退化型孤独症”的轩轩;会认识“自闭症”的齐齐;会认识“抽动症”的利利;会认识“多动症”的啸啸等等很多相似又不同的孩子。男孩儿多一些,女孩儿少一些,各个年龄段的都有。

    那么特殊的球队,却有难得的和谐。和谐首先是因为这群孩子:我不知道在他们平时的学校,生活圈有没有人给他们“贴标签”,这会让他们觉得异样,感到被孤立。可是球队里不会,他们都有着“共性”,大家都一样。所有我能感受到他们的放松和欢喜。其实他们也想学习,想玩耍,想融入,想有朋友。

    和谐也来源于家长:因为都深深知道自己孩子的情况,也就额外包容其他孩子。孩子们多的地方,难免有摩擦,家长们一旦怀着一颗包容的心去面对这些矛盾,其实对孩子们也是一种肯定和鼓励,是正面的引导。

    当然,这种和谐付出最多的应该是这个机构的老师和足球教练。面对这么高难度特殊需求的孩子们,老师和教练要付出多少爱心和耐心。这不是偶尔一次,是长时间的陪伴和训练,老师拥有的不光是责任,还付出了大爱。      社会给予这样孩子的正面教育机会和资源太少,全靠家长强忍着压力支撑,身为母亲,我感同身受,完全能体会这条路有多难。这些特殊的孩子,一般来讲是不招人待见的,我一边想呼吁社会、学校尤其是老师给予这些孩子多一些再多一些包容;一边也想怎么才能让孩子既保有自己的个性又能有融入群体的共性?

  足球队里,孩子基本都是妈妈陪同,这似乎是一种社会常态。到底是不是“病态”或者“变态”可能又要衍生另外的话题。但也有两个例外:一个是“轩轩”,爸爸妈妈都陪着;另一个是“利利”,由爸爸带着。

    “轩轩”,小学几年级,我没有细问。随爸爸妈妈工作调动,从厦门来到成都。妈妈说话温温柔柔的,娓娓道来:我们从怀孕开始,也憧憬着美好。提前两年报名音乐大师班,关注着每一个阶段孩子成长,培养各种兴趣。出生了,也是黑白卡,婴儿水疗,爬行训练,语言班,都一步一步来的。孩子在幼儿园阶段发现有些“与众不同”,带去医院。后来每三个月测评,每六个月检查,结果仍然是不尽人意,甚至越来越糟。拿着诊断结果,抱着他失声痛哭……一次又一次,一晚又一晚。后来想通的,就慢慢耐着性子陪着。

    他喜欢自行车,喜欢到把玩具自行车抱到床上盖被子。多年摸索出来的经验,他虽然不说话,但行为我们有了解,知道那就是他喜欢自行车的表现。我们带着他去专卖店买了自行车,那是他久违露出笑容的一天。他爸爸教他骑,开车到几公里外的户外公园,全家一起骑;后来发现他也喜欢轮滑,那也买来训练,爸爸和他一起学,这样倒是把爸爸顺带拼成了个运动“全才”。他爸爸在一旁听着淡淡的笑,黝黑的皮肤,的确能看得出来平时经常运动,身材结实,站姿挺拔。他说他就等着,等他儿子顿悟的那一天。他看向远方足球场,脸迎着太阳,眼睛里闪耀的光芒,那是父爱如山的坚毅和温暖。

    轩轩妈妈说“退化型孤独症”,随着他长大,相比反而是他小时候表现更好,现在他和父母也不交流,不说话,不能学习。有医院诊断书,不计入学校任何考核,所以老师同学也给出了相对包容。

    到了成都,这一年带着孩子几乎走遍了所有特殊教育机构。这里是目前他们能看得出来孩子感受最好的。也希望通过这样组成一个队伍的形式,给孩子一些引导,慢慢打开他的心怀,开始交流。

    我看着这样一对年轻的父母:爸爸有恒心是榜样,妈妈有耐心是温度,这或许就是给“轩轩”成长最好的支撑。付出不一定有收获,但所有的收获都一定是付出的结果。我亦相信这个孩子在父母的关爱、社会的帮助下可以轻松的慢慢长大,成为他想成为的样子。也希望每一个“特殊“的孩子“顿悟”那一天早点儿到来。

你可能感兴趣的:(接受不完美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