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魔法与我们同在

《神奇动物:格林德沃之罪》的上映,哈迷界开始了新一轮的团聚和狂欢。我们依然对曾经英国的魔法世界充满了爱与怀念——当霍格沃茨再度在电影中出现,许多哈迷都湿了眼眶。

图片发自App

难以想象,《哈利·波特》系列第一次问世已经是二十一年前的事了。二十一年中,整整一代人从孩子蜕变成为父母,世界也经历了风云变幻。

在2000与2007年间,英国或者是美国的孩子只有在两种情况下才能被允许熬夜:一种是跨年,另一种是参加《哈利·波特》的新书发布会。

这些小巫师和小女巫成群结队地出现在书店,穿着黑色校袍,戴着自己学院的围巾,鼻梁上架着圆框眼镜,手里拿着魔杖,额头上画着用妈妈的眼线笔画的闪电形伤疤。等到十二点的钟声一响,他们就终于可以拿到自己翘首以盼的新书了。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新书发布会在2007年是最为热闹的。在短短的24小时内,《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售出了830万本。排队的哈迷们心中都充满了复杂的情绪——他们终于可以知道哈利、罗恩和赫敏有没有打败伏地魔,但是当他们合上那本书的时候,就得和三人组以及自己人生中七年的岁月告别了。

作为整个魔法世界的创造者,罗琳阿姨在写完第七本书后的心情比哈迷们还要复杂。为了不受干扰,她在爱丁堡的巴尔默拉酒店闭门写完了这本书。就是在那里的某个房间里,她写出了《死亡圣器》中最精彩和激动人心的几个章节——霍格沃茨大战、哈利鼓起勇气走进黑暗的禁林,为了他所爱的人们献出自己的生命……

即使她知道结局会是“十九年后,一切太平”,她在写“又见禁林”这一章的时候依然很难过。她说:“我当时真的是在在陪他走向死亡,因为我就要写完关于他的故事了。”这个章节是她在《死亡圣器》中最喜欢的章节(《死亡圣器》也是她在系列中最喜欢的一本),但是当她写完的时候,她“忍不住哭了起来,然后打开了房间里的迷你酒吧喝了一瓶酒店提供的小得可怜的香槟”。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十九年后”这一章虽然的确是少了激动人心的成分,但是它并不平淡无奇。它包含了罗恩标志性的玩笑话和赫敏的认真严谨,哈利那句感动了无数哈迷的话:“他(西弗勒斯·斯内普)可能是我见过的最勇敢的人”,德拉科和哈利某种程度上的冰释前嫌,三人组各自家庭的温暖……在所有这一切的背后,人性在闪闪发光。


图片发自App

当哈迷们读到那一句“伤疤已经十九年没有疼过了,一切太平”时,心中一定是既温暖又不舍的。罗琳阿姨说:“一些激进一些的粉丝可能会认为这简直难以置信,但是我觉得没有人比我自己更悲伤了。(系列的完结)在我的人生中留下了最大的一个缺口。”

对我而言,同意哈利波特系列的完结也在我的人生中留下了最大的一个缺口。

曾经哈利·波特为我打开了魔法世界的大门,从九又四分之三站台启程,开始了一段一生难忘的旅程。

曾经哈利在火车上认识了他最好的两个朋友,而我似乎也在这趟旅程中,无数的乐趣与感动,以及生命中最好的朋友,我都跟着一起收获。


图片发自App

作为哈迷,我永远都不会忘记那个额头上有闪电形伤疤的男孩给我们带来的感动。我们会永远记得那些和他相伴的时光:从他还是一个瘦小的、住在碗柜里的男孩开始,到他长大成人,再到时间流逝到浩瀚宇宙的尽头。

图片发自App

“哈利·波特”系列,小说是从1997年到2007年,跨越了10年;电影则从2001年到2011年,同样跨越了10年。

90后的童年几乎伴随着哈利·波特在成长。英国、美国的孩子们带着圆圆的眼镜,穿着格兰芬多的校服和围巾;在地球的另一段,中国的孩子也这般打扮。“哈利·波特”系列,这一现代童话将全世界的孩子们在魔法世界里相聚。“哈利·波特”本身可以作一篇很有意思的视觉文化研究论文。每当我想到,我们这代人有“哈利·波特”的陪伴真是很幸运的事。

图片发自App

不管怎么样,我们依然对《哈利·波特》系列充满了亲切的怀念。无论世界如何变化,关于这个系列的记忆都回永远留在哈迷们的心中。它会待在一个小盒子里,盒子上面有一个标记——那个瘦弱的黑发男孩的圆框眼镜的形状,上面还有一道传奇性的闪电形伤疤。

而现在《神奇动物在哪里》系列依然温暖且有趣。我们无需再看到黑魔法巫师试图杀死年轻男孩的黑暗传奇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既陌生又熟悉的神奇世界,有着《哈利·波特》系列中见不到的新奇内容——巫师和麻瓜、麻鸡的互动终于能够转正当主角了——邀请观众们一起前去探索。

                “愿魔法与我们同在!”

            一位忘不掉哈利波特的哈迷





你可能感兴趣的:(愿魔法与我们同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