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信息茧房

人们经常陷入各种信息的困境,犹如坠入信息茧房,其实“信息茧房”概念的提出不乏历史渊源。早在19世纪,法国思想家托克维尔就已发现,民主社会天然地易于促成个人主义的形成,并将随着身份平等的扩大而扩散。在桑斯坦看来,网络信息时代在带来更多资讯和选择,看似更加民主和自由的表象下其实也蕴藏着对民主的破坏。从网络茧房的个人表征方面观察,可以发现,网络茧房以“个人日报”的形式彰显。

黑格尔说:存在即合理。互联网说:存在即需求。在互联网信息浪潮中,网友进行信息获取的时间越长、探索越广泛,显露出的个人兴趣越精确,平台推送的信息就越狭窄、偏颇、单一化。最终,每个人都漂流在浩瀚的数据海洋之上,却作茧自缚般困在小小“茧房”中。这和互联网革命之前,人们对未来的美好想象南辕北辙。

“信息茧房”让人们“只关注感兴趣的”“只看喜欢的”“只听顺耳的”……在这种回声室效应的作用下,网友长期接触与自己相似或相同的人群、信息,刻意回避、忽视多元视角与矛盾思辨的存在,从故步自封到妄自尊大,渐渐失去对自我以及外界事物客观评判的能力。

最近部分网友陆续醒悟,提出要“逆信息茧房”,冲破信息筛选、信息封锁的桎梏,比如:与网络保持心理和物理距离,多和现实生活中的其他人交流意见;坚持独立思考的观点和习惯,但不必迫切寻求网络认同,尤其要避免大量搜索和求证,以避免平台服务方对个人使用习惯进行收集;希望有平台专门推送与用户喜好相反的信息,最好是意见冲突的那种。

无论是否有网络程序帮忙打破“信息茧房”,有意识地寻求“破茧而出”已体现出人们在思想意识上的进步。可离开“信息茧房”之后呢?人们会对另一种视角、反对的声音、有违自身期许的人与事,始终保持开放、包容的态度吗?

虚拟世界里,有几成网友愿意离开舒适、自在、自我认同度极高的“信息茧房”?现实生活中,又有多少人可以热情拥抱观点对立、意见冲突的同事、朋友和亲人呢?

可怕的不是茧房的存在,而是即便破茧而出,仍有可能再次作茧自缚的行为习惯。在这一点上,人类的勇气甚至不如小小的毛虫。毛虫能化茧成蝶,而人更喜欢在“偏听则暗”的茧房里享受保护,大梦不醒。

你可能感兴趣的:(认识信息茧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