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 长 沙

沁园春 长 沙


一九二五年


      独立寒秋,


      湘江北去,


      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


      层林尽染;


      漫江碧透,


      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


      鱼翔浅底,


      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


      问苍茫大地,


      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


      风华正茂;


      书生意气,


      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


      激扬文字,


      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


      到中流击水,


      浪遏飞舟?


这首词最早正式发表于《诗刊》1957年1月号。


增补:这首词《诗刊》1957年1月号发表时,无写作时间; 1963年12月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毛主席诗词》时,增补了写作时间“一九二五年”。


修改:这首词留存作者手迹六幅。“层林尽染”,四幅手迹作“层峦尽染”;“到中击水”,两幅手迹作“向中流击水”,“曾记否”,一幅手迹作“还记否”。


订正:这首词留存作者手迹六幅,其中竖写在印有竖线的两页纸上的那幅手迹:将“层林尽染”,写作“层峦尽染”;将“到中流击水”,写作“向中流击水”。后来,有人把作者写在别处的“林”字和“到”字移来代替了“峦”字和“向”字。有人把这种作过技术处理的手迹和未作过技术处理的手迹原件收集起来,作两幅手迹发表,并声称:“这首词,现在所见有七件手书。”这显然是错误的。毛泽东诗词留存的作者手迹中,类似的情况不少。凡作者手迹作过技术处理的处理件和原件,只能看作一幅手迹。在毛泽东诗词研究中,绝不请允许也搞伪劣假冒。


备考:这首词的一幅手迹在词牌、词题《沁园春·长沙》后署“一九二六年作”。


备考二:这首词《诗刊》1957年1月号正式发表前,曾经于1949年8月新华书店出版发行、萧三著《毛泽东同志的青少年时代》一书非正式发表过。只是有不少误传误印。如:“怅寥廓”,误作“张寥阁”;“挥斥方遒”,误作“挥斥芳猷”。“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误作:“到中流急水,浪过飞舟。”


备考三:这首词于《诗刊》1957年1月号发表时,总题为《旧体诗词十八首》。这十八首诗词依次是:《沁园春·长沙》、《菩萨蛮·黄鹤楼》、《西江月·井冈山》、《如梦令·元旦》、《菩萨蛮·大柏地》、《清平乐·会昌》、《忆秦娥·娄山关》、《十六字令三首》、《七律·长征》、《念奴娇·昆仑》、《清平乐·六盘山》、《沁园春·雪》、《七律·赠柳亚子先生》、《浣溪沙·和柳亚子先生》、《浪淘沙·北戴河》、《水调歌头·游泳》。


备考四:毛泽东于1957年1月12日致信臧克家等写道:“遵嘱将记得起来的旧体诗词,连同你们寄来的八首,一共十八首,抄寄如另纸,请加审处。”其中由徐迟收集到的臧克家等寄来的八首诗词是:《沁园春·长沙》、《西江月·井冈山》、《如梦令·元旦》、《七律·长征》、《清平乐·六盘山》、《沁园春·雪》、《浣溪沙·和柳亚子先生》、《七律·赠柳亚子先生》。作者记得起来的十首词是:《菩萨蛮·黄鹤楼》、《菩萨蛮·大柏地》、《清平乐·会昌》、《忆秦娥·娄山关》、《十六字令三首》、《念奴娇·昆仑》、《浪淘沙·北戴河》、《水调歌头·游泳》。


译 注


〔沁园春〕词牌名,词牌是填词用的曲调名称。相传沁园为东汉明帝的女儿沁水公主的园林,极为幽美,被外戚窦宪夺去,后来有人填词咏此事,由此得名。每首词都有固定的字数、句数,字音平仄(zè昃)和押韵方式都有一定的格律。词分单调、双调、三叠、四叠。单调不分段,双调分两段,三叠分三段,四叠分四段。词以双调居多,单调次之,三叠很少,至于四叠只有《莺啼序》一调。毛泽东词除《如梦令·元旦》、《十六字令三首·山》为单调外,其余都是双调。词的一段,一般叫一阕(què确)。阕,是一曲终了的意思。词以字数多少又可分为小令、中调、长调三类。清毛先舒《填词名解》说:“五十八字以内为小令,自五十九字始至九十字止为中调,九十一字以外者俱为长调。”这种分法虽然有点机械和绝对化,但仍被多数人所接受。词牌少数与词意有关,如毛泽东词中的《蝶恋花·答李淑一》、《虞美人·枕上》、《贺新郎·别友》、《浪淘沙·北戴河》、《水调歌头·游泳》中的《蝶恋花》、《虞美人》、《贺新郎》、《浪淘沙》、《水调歌头》;多数与词意无关,如毛泽东词中的《菩萨蛮·黄鹤楼》、《西江月·井冈山》、《清平乐·蒋桂战争》中的《菩萨蛮》、《西江月》、《清平乐》。词牌名称即词调,当初是有来历的。词除词牌外,可按词意另标词题,如毛泽东词中的《长沙》、《黄鹤楼》、《井冈山》等。


〔长沙〕湖南省省会。青年时代的毛泽东,1911年春至1918年夏,在这里读书;1918年夏至1921年夏大部分时间在这里任教和从事革命活动。1924年12月,毛泽东离开上海回到湖南韶山等地边养病边从事革命活动。1925年秋,他秘密离开韶山,途经长沙“间道”前往广州参加国民政府工作。这首词是他途经长沙重游橘子洲时有感抒志。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寒冷的深秋,我独自站在橘子洲的南端,眼前的湘江滚滚向北流去。湘江:湖南省的最大河流,发源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的海洋山,向东北流贯湖南省东部,经过长沙,北入洞庭湖。橘子洲头:在橘子洲南端,现在已在此修建了橘洲公园。橘子洲,又叫水陆洲,是长沙城西湘江中的一个狭长的小岛,西面靠近著名风景区岳麓山。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远望岳麓,群山红遍,层层枫林,全似被染,鲜红烂漫;近看湘江,满江碧绿清透,许多船只争相疾驶,破浪向前。万山:指湘江西岸岳麓山区的群山。这里的“万”与下文的“百”,都是极言其多的数词虚指用法,不是确数。层林:指岳麓山层峦叠嶂上的枫树林。尽染:全像染过似的。漫(màn慢):满。透:清透。舸(ɡě葛):大船。西汉扬雄《方言》:“南楚江湘,凡船大者谓之舸。”这里泛指船只。《三国志·吴书·周瑜传》:“又预备走舸,各系大船后。”争流: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卷上《言语》载晋顾恺之赞会稽山川:“千岩竞秀,万壑争流。”本义为波涛湍急涌流,这里指众多船只争相疾驶。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雄鹰搏击于万里长空,游鱼飞翔似的轻快地游动于清澈见底的湘江浅水之中。一切生物都在深秋(霜天)里竞争着自由生存。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面对这高远无边的宇宙,我感慨万端,不禁要问:这旷远迷茫的中华大地,究竟应该由谁来主宰它的盛衰命运?“谁主沉浮?”作者口头解释(按:此后凡称“作者口头解”,均指作者于1964年1月27日对英译者口头解释):“这句是指:在北伐以前,军阀统治,中国的命运究竟由哪一个阶级做主?”怅(chànɡ唱):为有所失而感慨。唐杜甫《橘柏渡》诗:“孤光隐顾眄(miàn面),游子怅寂寥。”寥廓(liáokuò辽阔):高远空旷,无边无际。《楚辞·远游》:“下峥嵘而无地兮(xī西),上寥廓而无天。”苍茫:旷远迷茫的样子。主:主宰。沉浮:比喻盛衰。《淮南子·原道训》:“与道沉浮俯仰。”东汉高诱注:“沉浮犹盛衰。”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我当年曾经邀请过许多同学结伴携手同来游览、游泳。回想过去,有多少不平凡的火红岁月。携(xié斜)来:手拉着手一起来。这是同学、朋友之间亲密偕行的形象说法。侣(lǚ吕):伴侣。这里指同学、好友。曾:曾经。游:这里兼指游览、游泳。往昔:从前。峥嵘(zhēnɡrónɡ争荣):本形容山势高峻突出,这里借喻不平凡的。稠:多。青年时代的毛泽东,大部分时间在长沙读书学习和从事革命活动:1911年春,考入长沙湘乡驻省中学读书。同年10月底,决心投笔从戎,参加响应武昌起义的驻长沙起义新军二十五混成协五十标第一营左队,当了半年列兵。1912年春,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湖南全省高等中学(后改名湖南省立第一中学)。半年后,他感到中学课程肤浅,不足深造,于是就退了学,开始了在湖南图书馆的自学生活。1913年春,又以最优异的成绩被湖南省立第四师范学校所录取。1914年2月,第四师范合并于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在此就读,直至1918年6月毕业。1918年6月至1921年6月,毛泽东大部分时间仍在长沙。这一段时间,他以新民学会为核心开展了多种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活动。这期间,国内外发生了许多重大事件:如1911年的辛亥革命,1914年至1918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1917年的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1919年的“五四运动”,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这些事件都影响到长沙,影响到新民学会,影响到毛泽东和他的同学、朋侣,因此说“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那时),正值同学们青春年少,风采才华正当丰满旺盛;一派革命知识分子意志气概,豪情奔放,正强劲有力。恰:正值。少年:指青春年少。唐杜甫《秋兴八首》之三:“同学少年多不贱,五陵衣马自轻肥。”风华:风采才华。《南史·谢晦传》:“时谢琨风华,为江左第一。”茂:丰满旺盛。书生:本指读书人,这里指包括作者在内的青年革命知识分子。意气:意志气概。挥斥:奔放。《庄子·田子方》:“夫至人者,上窥青天,下潜黄泉,挥斥八极,神气不变。”西晋郭象注:“挥斥,犹放纵也。”方:正。遒(qiú求):强劲有力。南朝宋鲍照《上浔阳还都道中》诗:“猎猎晚风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大家)批评、议论国家大事,写出激越昂扬的文章,把当年的军阀、政客视如粪土。指点:批评、议论的形象说法。这里指批评、议论时用手势比画示意。江山:一般指国家,这里泛指国家时政大事。激扬:激越昂扬。南朝梁江淹《恨赋》:“及夫中散(嵇康)下狱,神气激扬。”《辞海》注:“激扬,犹昂扬。”文字:指文章。粪土:名词动用。万户侯:汉朝设置的一种爵(jué决)位,享有统治剥削一万户人口的特权。这里指当时盘踞于湖南乃至全国的军阀和官僚政客。《史记·李将军列传》:“万户侯岂足道哉!”宋刘克庄《沁园春·梦孚若》:“万户侯何足道哉!”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还记得吗?(当我们游泳)到湘江中流,奋力击水,激起的波浪几乎把疾驶如飞的船只都给阻挡住了。曾记否:还记得吗?中流:水流的中央,即江心。击水:作者批注(按:此后凡称“作者批注”,均指1958年12月21日,作者于广州在文物出版社同年9月刻印的大字本《毛主席诗词十九首》书眉上批注):“击水:游泳。那时初学,盛夏水涨,几死者数。一群人终于坚持,直到隆冬,犹在江中。当时有一篇诗,都忘记了,只记得两句: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作者口头解释:“击水:指在湘江中游泳。”浪遏飞舟:这是一种夸张的修辞手法,是说游泳奋力击水激起的波浪把飞也似的前进的船都给阻挡住了。遏(è饿):阻止。

你可能感兴趣的:(沁园春 长 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