尧舜禹时期的“冀”在晋南而不在古埃及第八州
文|黄饮冰
2018年7月1日,我发出过一篇文章,题目叫做《尧舜禹时期之中国和大禹之都及夏代都城之变迁》,就尧舜禹时期的中国与冀的关系、夏代都城的变迁等问题进行过论述,主要史料来自《史记》和《三家注史记》、《古本竹书纪年》及其他一些书。特别在《古本竹书纪年》中,对尧舜禹启都在冀都登天子位的史实有明确的记载。
在2018年10月2日完成《迷失的不周山》一文的时候,突然想到几天前读过兵策儒剑的一篇叫做《Abydos:考古文字确证尧舜禹的都城》,在此文中兵策儒剑就把五帝的活动范围定在了古埃及第八州,说古埃及第八州就是冀州。在兵策儒剑的论证下,五帝都跑到八竿子打不着的古埃及尼罗河流域去了。所以我在《迷失的不周山》一文中,即兴写下了如下与不周山八竿子打不着的话:
《史记》对不周山也有考证。【史记.集解】引《淮南子》说:【有娀在不周之北。】【史记.正义】说:【按:记云“桀败於有娀之墟”,有娀当在蒲州也。】蒲州在哪里呢?山西永济古称蒲坂,处于晋南,黄河在这里转了一个巨大的湾。《路史》中也记述【柱所都蒲坂】,认为上古传说中的炎帝烈山氏之子柱曾建都于此。史书中也盛称【舜都蒲坂】。《古本竹书纪年》所称的“冀都”就在这个区域,尧舜禹启都在“冀都”登天子位。晋南是尧舜禹时期华夏族的核心区域。我在《尧舜禹时期之中国和大禹之都及夏代都城之变迁》一文中早谈过了。
对于“冀”,有人不理解,认为古书说两河之间曰冀,也就是说西黄河与东黄河之间就是古冀州。西黄河就是陕西与山西之间南北流向的黄河,东黄河现在看不到了,是指黄河尾段向东北流向的一段古河。古兖州就在东河与济水之间。
有人就问了,既然两河之间曰冀州,那么古冀州就包含山西和河北了。从字面上理解是这样。但是在帝尧时期,鸿水和海浸一起发生,长久不退,河北平原就被浸在了大海之中了,北部地区活跃着游牧族群,所以尧舜禹时期的冀州,就萎缩到只有晋南一块了,尧舜禹的中心,也就集中到了晋南了。
今天又看到了三只眼传媒发出的《山西为什么叫表里河山》一文,觉得有必要把这个“冀”的问题说清楚,所以即兴再著此文。
一、对兵策儒剑的几张图的对比分析结论:像并不等于一样
以上图片均来自《Abydos:考古文字确证尧舜禹的都城》一文。左边是古埃及文,右边是中国上古文字甲骨文或金文。兵策儒剑认为右边的中国甲骨文或金文“冀”“阳”“翟”“密”等均是左边的古埃及文。至于为什么是?兵策儒剑的理论就是“相像”。但是我看了他的文章,不知道“相像”在哪。
根据兵策儒剑的“相像”理论,他把五帝的活动范围定在了下图区域,也就是说,中国上古的“冀州”就是古埃及的“第八州”。
这里就有四个疑问:其一,既然古埃及文全部破解了,西方的文字学家为什么不破解中国上古的“甲骨文”,甲骨文还有2500多个字不认识;其二,古埃及文的组成部件都是规则的几何形物件的缩略图,分开一个一个物件都认识,组合在一起要表达什么意思难以明白。与中国甲骨文和金文如何联系就更不好明白。其三,古埃及文是人写的吗?我看不是,应该是用专门的作图工具作出来的。线条和图案太规整了。古埃及的文字还可以证明在5000年前,古埃及人就掌握了精密的几何学和机械制图技术,真是太先进了。其四,在中国上古甲骨文出现之前,还出现了“骨刻文”“陶刻文”“岩画”以及众多的契刻符号。古埃及文出现前,有中国甲骨文之前的众多发现吗?如果没有,古埃及文岂不是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吗?
对比文字吧:
比如“冀”字,中国的金文“冀”,上面是“北”,中间是“田”,下面是人形的“大”,解释就是冀是形声。从北,从“异”( yì),“异”亦声。“北”指“北方”、“中原之北”。“异”意为“共有的田地”。“北”与“异”联合起来表示“中原之北的由农民和牧民共同拥有和经营的田地”。古埃及文是一根十字架,架上挂一顶帽子,帽子上插两把扇子,归堆在一起,要表达什么意思呢?反正臆想不出“北共田”的意思。
比如“翟”字,甲骨文是“佳”和“羽”组成,即从羽从隹。“翟”是长尾的野鸡(长尾山雉),古代乐舞用的雉羽也叫“翟”。但是古埃及文,一个钩子,一把刷子,一根弯曲的绳子,几根波浪线归堆在一起,是什么意思呢?反正完全臆想不出“长尾的野鸡”的概念,也没有古代使用雉羽乐舞的感觉。
比如“阳”字,中国甲骨文“阳”是“从阝(阜)从昜”,阜是高地,昜是日光下射,意思就是阳光照耀的高地。中国有“水北山南”为“阳”的理论。古埃及文一个竖立的山形物,一个内涵十字的圆,圆下是一把钻子,归堆在一起要表达什么意思呢?反正找不到“阳光照耀”的意思。
比如“密”,中国金文“密”是形声字,从山,从宓。“宓”与“山”联合起来表示“山中的隐藏处”。其本义是:山中的隐蔽处、层山叠丘之间的缝隙、小空间、小空地。引申义是:重山叠丘、群山掩蔽。再引申义:掩蔽、周严。古埃及文,一扇门或窗下吊了一串珠宝,门下是一个规整的半圆,没有一点“隐蔽”的意思。
古埃及文与古华夏文相像吗?可能像,但意思不同。我问一句,西夏文和汉字相像吗?大家都会回答“像极了”,但是一个西夏文字都不认识。看来,像并不等于一样。
对于九州的排序,中国上古也没有固定的排序,所以冀州并不一定是第八州。《史记.夏本纪》就是【禹行自冀州始。】,所以在帝尧时期大禹治水时,首先治理的是冀州,冀州排在第一州位置。《尚书·禹贡》的记载,九州顺序分别是: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和雍州。第一州是冀州。
二、“冀州”是帝尧的希望之州
查百度百科“冀”,冀的本义:(古代)中国北方的由(夏族)农民和(少数民族)牧民共同拥有的田地。农业和牧业混合生产的田地。特指:州名。古九州之一的冀州。
对于以上的解释,我还是不敢苟同,因为以上的解释是对字面的解释,没有深入根本。“冀”还有一个含义,就是“希望”,冀州是希望之州,在上古某一个时期来讲,冀州对于上古华夏族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华夏的希望在冀州,没有冀州,上古某一个时期,华夏就因不可克服的灾难而灭绝了。这个关键的时期,就是帝尧时期。
帝尧时期,天气炎热,天少雨,但是鸿水和海浸爆发。对帝尧时期的洪水,我总是用“鸿”字,因为帝尧时期的鸿水长期不退。《史记.夏本纪》记载:【当帝尧之时,鸿水滔天,浩浩怀山襄陵,下民其忧。】,鲧治水9年不成,被摄政王虞舜【乃殛鲧於羽山以死】,大禹接着治水,【禹伤先人父鲧功之不成受诛,乃劳身焦思,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也就是说大禹治水13年。帝尧时期的天不下雨而鸿水与海浸不退的怪现象持续了22年。
在上古神权占据重要地位的时代,这样的怪相像是会被视作“天谴”的,帝尧是要被追责而退位的。帝尧的哥哥帝挚【九年不善】,在位9年而没有治理好中国,就被迫退位让贤了。所以冀州这个地方,就是帝尧政权的“希望之州”。
三、尧舜禹时期的中国是“冀州”,冀州的范围萎缩到“晋南”
在《尧舜禹时期之中国和大禹之都及夏代都城之变迁》一文中,我引用《古本竹书纪年》的记载进行了如下的论述:《古本竹书纪年》在说黄帝即位时是“元年,帝即位,居有熊。”,说颛顼即位时是“元年,帝即位,居濮。”,说帝喾即位时是“元年,帝即位,居亳。”,说帝尧陶唐氏即位时是“元年丙子,帝即位,居冀。”,说帝舜有虞氏即位时是“元年己未,帝即位,居冀。”,大禹即位时一样是“元年壬子,帝即位,居冀。”。很明显,尧舜禹都是“居冀”,说明尧舜禹时期,天子之居固定在“冀”。“居冀”是什么意思呢?“居”是“天子之居”,“冀”是天子之居的范围,就是古冀州。天子之居就是天子之国,天子之国就是“中国”。有人把“冀”解释成“北方共有之田”,实际也是蛮有道理的,天子之国是天下的中心,是华夏诸国共有的地方。
以上论述,实际上还反应了大鸿水和海浸吞没了河北平原、河南平原东部、黄淮平原和江淮平原以及长江下游平原这个事实,帝尧的九州实际上缩小到了极致。就冀州来讲,河北部分几乎消失在大海中,晋北生活着游牧族群,被鸿水致残的华夏族根本无力去与北边的游牧族群去争夺生存空间,所以古冀州就萎缩到晋南一偶了。帝尧的统治中心,就转移到了晋南地区了。何谓“中国”,“天子之国”就是“中国”,中国是天子的直辖区。所以,在尧舜禹时期,三帝即天子位都是“居冀”。这个“居冀”也说明尧舜禹时期,冀州即中国。
对于冀州,我们从不同的解释可以看到冀州范围是变化的:
1、冀,北方州也。从北异声。——《说文》
这个解释,就是说黄河以北都是冀州。山西、河北、辽河西部都属冀州。
2、两河间曰冀州。——《尔雅·释地》
这个解释就是说东黄河与西黄河之间是冀州,包括了现在的河北。
3、河内曰冀州。——《周礼·职方氏》
这里“内”就是“黄河的转弯处”,这个转弯处就是晋南。晋南,黄河的西河向南流,在晋南的西南角转而向东,形成了“河内”。
4、惟彼陶唐,有此冀方。——《上书·夏书.五子之歌》。孔传:“陶唐帝尧氏都冀州,统天下四方。”
这个解释,看不清范围,但是可以证明帝尧都冀州。
5、《史记.三家注》记载:冀州【集解】:孔安国曰:“尧所都也。先施贡赋役载於书也。”郑玄曰:“两河间曰冀州。”【正义】:按理水及贡赋从帝都为始也。黄河自胜州东,直南至华阴,即东至怀州南,又东北至平州碣石山入海也。东河之西,西河之东,南河之北,皆冀州也。
这是综合了前人的解释统一搬出来。冀州是帝尧所都,理水及贡赋都从帝都为始,冀都为第一州。
黄帝、颛顼、帝喾,立都在河南中东部。到尧舜禹则都“居冀”。说明黄帝王朝的都城也是变化的,呈由东向西迁移的态势,这个态势当然与洪水有关。对黄帝之都,《史记.五帝本纪》也说黄帝【邑于涿鹿之阿】【正义】解释:广平曰阿。涿鹿,山名,已见上。涿鹿故城在山下,即黄帝所都之邑於山下平地。这是指轩辕黄帝。有熊黄帝“居有熊”。《古本竹书纪年》与《史记》当不违背。
四、“冀”的本意是“两山共一川”,就是“表里山河”的意思
表里山河,表里的意思是内外。而外有高山,内有大河。指有山河天险作为屏障。“表里山河”来自《左传·僖公二十八年》:“子犯曰:战也。战而捷,必得诸侯。若其不捷,表里山河,必无害也。”。春秋时期,在鲁国僖公二十八年,晋国和楚国展开著名的城濮之战。楚国的军队正在嶲地背后驻扎,晋文公本来就担心楚军来偷袭晋国,因为听到童谣“原田每每,舍其旧而新足谋。”晋文公更加担心了。子犯进谏说:“战也!战而捷,必得诸侯;若其不捷,表里山河,必无害也。”晋侯决定依据地势而进攻,最终取得了战争的胜利,还流传下来“退避三舍”的佳话。
晋文公时期的晋国,处于晋南,还没有完成扩张。“表里山河”一词,就是对晋南地理的形象表达。
晋南就处在吕梁山和太岳山相夹的尾部,两山相夹,中下是平原(临汾运城盆地)。形象地说法就是“两山夹一川”。“夹”当然也可以是“共”。所以也可以说是“两山共一川”。
“两山共一川”,不就是“冀”吗?这才是“冀”的本意。
“冀”为什么又有“希望”的含义呢?看上图,临汾运城盆地与两边之山的关系就明白了。当然还得懂一点“堪舆”知识,也就是风水学知识。两山就好比是女人的两臀,临汾运城盆地就好像处于女人的会阴部,这就是至阴的福地,是生地,这就是一种美好的希望,得此地必得生,必得福,必兴旺。
在解读“冀”的时候,一定要理解“北”不是“北方之北”,“北”是“背”的意思。所以“冀”上面的“北”不能解释成“北方”,而要解释成“背”。“北”的甲骨文和金文象两人相背,是「背」的初文。意思就是“二人相背”。所谓“相随而从,相对而比,相背而北,相转而化。”即是。在“冀”这个地理概念上,就可以解释成“两山向背”。
五、山西不称“冀”而称“晋”的原因在“晋国”
西周初期,叔虞被封于唐。唐地在今山西南部。叔虞被“命以唐诰而封于夏墟,启以夏正,疆以戎索”。所谓“启以夏正,疆以戎索”,就是在唐地启用夏历,并以戎狄的绳索作为田地丈量的准绳。由此记载可知在周初时,山西南部地区是夏戎混居的地方。当然,这并不能说明晋南就不是夏地。尧舜禹的统治中心就在晋南,那时这里的居民是华夏族。夏启登帝位也是在晋南。在夏代后期,夏朝的统治中心才逐步迁移到河洛地区。商代的统治中心也在河南。到周代,就以关中和河洛为中心了。在历史上,族群生活区域彼进此退、此进彼退的态势是经常发生的。
晋国首任国君唐叔虞是周武王姬发之子,周成王姬诵之弟。晋国的国号开始是唐,唐叔虞之子燮即位后改为晋。从此“晋”的名号代替了“冀”,山西不称“冀”而称“晋”。“冀”的称号移到了河北,所以河北称“冀”。
黄饮冰2018年10月3日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