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比歇夫肯定形成了一种特殊的时间感。我同他见过两次面,在他的日记中都有记载,时间记得十分精准一一'1小时35分’'1小时50分‘,然而当时他自然没有看表。我同他一起散步,不慌不忙,我陪着他;他借助于一种内在的注意力,感觉得到时针在表盘上移动一一对他来说,时间的急流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他仿佛置身于这一急流之中,觉得出来光阴在冷冰冰地流逝。"
当我在俄国作家格拉宁著的《奇特的一生》中看到上面一段话时,我的内心是震惊的。这个叫做柳比歇夫的书中的主人公,他有什么特异功能吗?居然不用看表,也能精确地感知时间,而且精确到了"分"。
《奇特的一生》,是一本被定义为"一部以真人真事为基础的文献性小说",主要讲述苏联昆虫学家亚历山大.亚历山德罗维奇.柳比歇夫,如何通过他所独创的"时间统计法",在一生中获得惊人成就的故事。
作者格拉宁,俄罗斯著名作家,一生著作等身。2012年获俄罗斯“巨著奖”——俄罗斯最 重大的文学奖,其奖金额度仅次于诺贝尔文学奖。
故事中的柳比歇夫,他除了工作,平时休息、看报、散步等所有活动花费的时间,都记录在日记中。通过记录,他形成了独特的感知时间的方法,不需要钟表,他也能准确估计时间过去了多久。通过他独创的时间统计法,能准确估算出完成这项任务所需的时间,从而合理安排工作计划。
这个柳比歇夫,真的是神一般的存在。要知道,他这种对时间的记录,可不是三年五年的事,而是连续坚持了56年!从1916年到1972年他去世的那一天,56年如一日,柳比歇夫一丝不苟地记下了他的时间支出。他的历史长篇一天也没有中断过,连儿子的夭亡也挡不住他这份没完没了的结算表上记上一笔。
这个柳比歇夫,每天都要结算他度过的时间,算出这个那个都用了多少小时多少分钟。他如此忠于自己的方法,确实是一个独特的现象。他留下来的那堆数量巨大的日记,那是世上独一无二的存在。
正由于柳比歇夫多年来看表记录时间的结果,让他形成了一种特殊的时间感。那个在我们身体深处嘀嗒嘀嗒走着的生物钟,在他的身上,已经成为一种感觉兼知觉的器官。
前几天,我在阅读《把时间当作朋友》一书时,看到作者李笑来也在书中提到了柳比歇夫,当时只是一眼扫过,没有认真思考这个牛逼的昆虫学家和时间管理大师,到底牛在哪里。直到今天翻开这本专门讲述柳比歇夫一生成就的《奇特的一生》,才感到自己真是轻视这位杰出的昆虫学家了。
柳比歇夫到底有多牛呢?他生前发表了70来部学术著作。其中有分散分析、生物分类学、昆虫学方面的经典著作,这些著作在国外被广为翻译出版。
他发表的各种各样的论文和专著,他一共写了500多印张,相当于12500页打字稿,哪怕是专业作家,也算是一个庞大的数字了。
别以为上面那些发表的论文著作就是柳比歇夫留下来的全部财产。那只是一部分而已。柳比歇夫研究地蚤的分类,单单他搜集的地蚤标本就有35箱共13000只。其中5000只公地蚤做了器官切片,共计300种。这些地蚤都要鉴定、测量、做切片、制作标本,耗费的时间显而易见。
这么巨大的工作量,柳比歇夫是怎么做出来的呢?靠的就是他自创的独特的“时间统计法"来完成。可见,柳比歇夫,的的确确是一个把时间当作朋友的人,时间是由他自由掌控的,所有属于他的时间,他都把握得牢牢的。
我们总是嫌时间过得太快,总觉得时间不够用,其实,我们更多的是让自己的时间白白地流逝。时间没有成为我们的朋友,反而成了我们的敌人。而柳比歇夫呢,时间就是他真正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