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文章:《最舒服的关系,不是三观相同,而是互相兼容、彼此成就》

公众号:樊登读书

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IcrQqaUAmkPBliUPaNNiMQ

选题:个人成长类,人与人之间最舒服的关系,应该是兼容并蓄,和而不同。

一.拆解标题

激发认同+展示回报

二.拆解开头

以名人名言开头“允许他人的道德观、生活方式和自己不同,将消除世上90%以上的烦恼。”

带出作者观点“人与人之间最舒服的关系,应该是学会兼容不同的三观和审美,如此才能成就更好的彼此”。

三.拆解结构

1.介绍心理学中,有关一个人的认知的第一种“一元思维模式”

案例:有关生活:从小家境优渥的高晓松的“诗和远方”;他的好友窦文涛租了二十多年房子,每次搬家的心力交瘁,所以暗自发誓“无论如何,都要买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

高晓松对于窦文涛的不理解,说他俗气,这种以自我为中心,总想让每个人都按照自己的方式生活,不仅闹的别人不舒服,还显得自己很狭隘。

2.反面案例+总结

通过列举身边的例子,例如“自己向往婚姻,就劝别人也早点结婚生子”等等“一元思维”的结果:只会让自己的眼界格局越来越受限。

案例:通过《奇葩说》等辩论类节目,总结出:这个世界上,永远没有固定的、正确的三观,我们只能要求自己,不能要求别人,否则就会给人压迫感,造成彼此不舒服。

3.认知的第二种模式:二元思维模式

先解释“二元思维”的人能同时兼容不同的观点和人,既能够和喜欢的人相处,也能够和不喜欢的人互相尊重

案例:北宋的两个宰相司马光和王安石的故事

总结:小人同而不和,君子和而不同。真正大格局的人,在坚持自己主张的同时,也能容纳世界上所有的不同。

4.正面案例+总结

案例:《绿皮书》中黑人唐和白人托尼一路走来所展现出的包容性,最后互相放下偏见,接纳对方的生活和价值观

总结:我们看不惯一个人,是因为不了解对方具体经历了什么。宽容的基础是理解,理解是抱有同理心,是穿上别人的鞋,去别人的生活里走走。

5.方法论总结

案例:作者身边的一对忘年交:年长的是五十多岁的大学教授,年轻的是二十多岁的学生

总结:想要有更开阔的人生,一定要努力去认识不一样的人,经历不一样的事

四.拆解结尾

引用罗素和康德的名人名言,金句结尾,再次强调主题:人与人最舒服的关系,不是三观相同,而是互相兼容、彼此成就。

五.金句收录:

1.这个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也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人

2.生活就像一块布,各有细致明艳的正面,也有粗糙暗淡的背面

3.人怎么才能宽容呢?宽容的基础是理解,你理解吗?

4.理解是抱有同理心,是穿上别人的鞋,去别人的生活里走走

5.罗素说,只有玫瑰和茉莉一同开放,这个世界才有参差多态的美

6.康德也说,我尊重任何一个独立的灵魂,虽然有些我并不认可,但我可以尽可能的去理解

我的感悟:

这篇文章框架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开篇抛出总论点,然后是分论点“一元思维”和“二元思维”,最后给出方法论并总结观点。

文中正面反面案例都有并且具有代表性,论证精彩,逻辑清晰,表达真诚。

你可能感兴趣的:(拆解文章:《最舒服的关系,不是三观相同,而是互相兼容、彼此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