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杀手”有点冷 父母如何杜绝“语言暴力”

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都存在这样一类父母:当孩子犯错误的时候,他们从来不打孩子,也从来不使用过激的语言直接辱骂孩子,孩子表面上似乎也没有觉得受到多大委屈,但是在日后每当提起父母在自己犯错时候的表现,会不自觉的感到伤心和难过。对于不了解真相的人会对孩子的这一表现感到奇怪:既然没有肢体暴力冲突,孩子为何还会难过不已,甚至让人感到比那些受到过父母责打的孩子的伤心程度更大?其实答案很简单,那就是他们受到了父母语言冷暴力的伤害,语言暴力的危害性真的那么大吗?

  

  有一种优秀叫别人家的孩子

  乍听上去,“语言冷暴力”是个略显陌生的概念,但其实早已存在于你我童年的记忆中,每个中国家庭的孩子想必都听过父母说过这样的话:“瞧瞧人家某某,再看看你,你怎么就没有他那么好,你要是有他十分之一的聪明劲儿我就烧高香了。”这句话从感性的角度上看,其实就是父母的一句抱怨和唠叨,但一旦将其放入特定的语言环境,其杀伤力就会表现出来,而我们的父母经常会设定出那个经典的,在“被表扬孩子的父母面前”这样的情境,此时的我们要么就低头不语,要么就会不情愿的挤出一丝无奈的笑容,个性强的孩子也许还会在事后顶撞父母,指责父母的不留情面,而这往往又被看成是对父母不礼貌,不尊重的表现。

  在传统观念中被认为“最护短”的中国父母,为何又在很多重要场合通过语言上的冷暴力来伤害孩子的面子呢?归根结底,就是因为中国父母都将孩子视为“私有财产”,他们大多希望自己的孩子如资产一样,通过自身的努力实现未来的增值,因此孩子任何瑕疵和不完美的行为,都是他们所不能容忍的,再加上“面子”观念深深根植在中国家庭当中,使得家长之间会不自觉地拿自己的孩子互相攀比,表面看来家长们是在刺激孩子成长,但其实他们是在维护自己的“面子”;反观西方家庭,他们并没有将自己的孩子“私产化”,而是将其作为“社会化成员”看待,回归社会,为社会创造价值是西方父母培养孩子的终极目的,这也符合哲学上关于人类属性的描述,因为社会属性本身就是人类的根本属性,也是和一般的低级动物最显著的区别,但并不是说西方家庭就不存在语言冷暴力的现象,只不过他们对于孩子的语言冷暴力和东方家庭的侧重点不同。比如,在孩子对于一些行为产生认知模糊的时候,西方家长往往会先告诉孩子不应该选择错误的行为,为了让孩子对错误有一个深刻的认识,他们会加重语气。过分强调错误行为的禁区,非但不会让孩子努力去选择正确的行为,反而会让孩子的大脑对于错误行为的认知能力增强,最后往往适得其反。

  “冷暴力”的“热处理”

  无论在电影电视或者武侠小说里面,两个武林高手对决都会让我们心惊肉跳,而我们往往都希望代表正义一方的侠客获胜,即使他被邪恶一方所伤,我们也都希望看到他受的仅仅是外伤,因为外伤不足以致命,通过敷药包扎也会逐渐康复,而当我们看到邪恶一方“中招”过后还谈笑风生,我们都会猜到数秒之后他一命呜呼的典型结局,因为他受了致命的内伤。“语言暴力”虽然不如肢体暴力来得直接和迅猛,但是它就如“化骨绵掌”那般,逐渐损伤包括自信心、自尊心的孩子的内在素质,而这些内在素质恰恰是决定孩子未来发展的关键因素。语言冷暴力所带来的“内伤”在一定程度上危害性更大,因此避免语言冷暴力的伤害就显得尤为重要。

  

  近几年,西方社会和家庭,也开始对自身存在的“语言冷暴力”进行反思和研究。尽管反思的结果各有不同,但有一点是很明确的,那就是若想避免语言冷暴力,必须从语气上开始改变。对于一个价值观尚未成型的孩子来说,对于周围环境和行为的敏感度是很强的,尤其是对作为孩子人生引导者的父母的反应会更为敏感,所以父母应该采取温柔平缓的语气指出孩子存在的问题,而非使用高分贝的语气,那是不是意味着只要语调和声音降下来,就很容易被孩子接受了呢?这远远不够,最关键的是父母在对孩子进行教育的时候,要规避容易引起孩子不良情绪的敏感词汇。研究表明:“你”、“如果”和“为什么”是最易引起孩子负能量的词汇,带有这些词汇的句子都会导致语言冷暴力的发生,因为带有这些词汇的语句会让孩子感觉到父母咄咄逼人,质问的严厉口气和温和的沟通语气产生的效果绝对是截然相反的,孩子必定愿意接受温和口气。

  正如前文提到的,有些西方父母在孩子犯错误的时候会过分强调错误,总是告诫孩子不要这么做,而忽略了告诉孩子应该怎么做,有些即使告诉孩子正确的做法,也因为之前对错误的强调而被弱化了。

消除 “语言冷暴力”不能一蹴而就,即便在认知程度较高的西方家庭,也处于探索阶段,因为它的确是一门糅合了心理学、哲学、教育学、语言学的综合艺术。

你可能感兴趣的:(这个“杀手”有点冷 父母如何杜绝“语言暴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