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书名上看,大家可能很难产生兴趣去读这本书,一本知名度不高,而且是一位满清大臣写的说教类的书有什么可看呢?但是如果耐心去看它,定会有全新的认识,《曾国藩家书》中通过教读书、做学问、勤劳、俭朴、自立、修身、做官等方面,展现了曾国藩“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毕生追求。家书句句妙语,讲求人生理想、精神境界和道德修养,是为人处世的金玉良言。它是一类讲道理,助人修身提升类的书,不像小书那样跌宕起伏,意境优美,或者同人产生共鸣。因此,读这本书非得有足够耐心不可,最终就算读八分,看进去五分,施行一分,也会受益很多。
曾国藩,中国晚清时期政治家、战略家、理学家、文学家、书法家,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谥号文正。被认为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能达到所谓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境界的人,毛泽东、蒋介石、梁启超等人对他有着极高的评价,并对他的毅力进行了模仿,放在历史长河中,他也能算得上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人物。
至于有人说起他在政治方向上的“过失”(帮助满清朝镇压由汉人组成的太平天国军及捻军等及平定太平天国后没有去推翻清朝统治)而指责他人是汉奸走狗从而去指责他的为人,我实在不敢苟同。我认为最多只能去判断这件事的对或者错,而不能去判断这个人怎么怎么样。因为(一)我们并没有处在他当时所处的位置和层次,让常人去评论指责那些非常之人,很难让人信服;(二)我们是新时代人物,看待那个时代事情用的是上帝视角,俗话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并且我们的思想较先前进步太多,所以我认为这些人的观点并不能成立,因为他在政治方针上有一定历史局限性。
《曾国藩家书》是曾国藩的书信集,共收录曾国藩的家书435通,其中和弟弟们和子女们的信占比最大,《与弟书》249通,《教子书》115。(精华也基本都在与弟弟子女们的书信中,篇幅一般都十分长。)包括修身养性﹑为人处世﹑交友识人﹑持家教子﹑治军从政等,上自祖父母至父辈,中对诸弟,下及儿辈。内容丰富,信息量大,除具有史料价值,文学价值外,还具有极高的思想价值,(一)他的治军才能很受后人重视,家书中与九弟曾国荃谈论的军务内容是其军事思想的集中体现;(二)他的治家思想,也很受后人重视,在道光二十二年十一月十七日致诸位贤弟书中讲到:“余欲尽孝道,更无他事,我能教诸弟进德业一分,则我之孝有一分;能教诸弟进十分,则我孝有十分;若全不能教弟成名,则我大不孝矣。”以教育弟弟们成才是曾国藩一以贯之的指导原则。
曾国藩是一个很严肃的人,不苟言笑,做事按部就班,十分传统保守,严谨,戒骄,戒躁,戒色,甚至写给自己家人们的书信上,格式也极为讲究(在称谓、启辞、结语、祝词、署名上很严谨),他大概是一个无趣的人(我猜他的弟弟们和子女们也这么觉得),天性被严重压制。不过他身上所具有的这些品质,正是现在所缺少的,对很多事情都有着很独到的见解,值得我们去学习借鉴(总的来说就是教育人很有一套)。
下面我列举一些信稿分享:
(一)给弟弟们在信稿中抄录自己写的用于警示鞭策自己的《五箴》之一 谨言箴
巧语悦人,自扰其身。闲言送日,亦搅女神。解人不夸,夸者不解。道听途说,智笑愚骇。骇者终明,谓女实欺。笑者鄙女,虽矢犹疑。尤悔既丛,铭以自攻。铭而复蹈,嗟女既耄。
译文:用花言巧语取悦别人,最终只会干扰自身。整天闲言碎语,也会搅乱你的心神。懂的人绝不夸夸其谈,夸夸其谈的人绝不真懂。那些道听途说的东西,只会让智者发笑、愚者惊骇。那些惊骇的人最终会弄清原委,会认为你其实是在欺骗。那些笑话你的人会鄙视你,即便你发誓也会怀疑你。过错与悔恨交集丛生,铭记在心以求自我改正。铭记在心却仍然重蹈覆辙,可叹你已白发苍苍一事无成。
(二)告诫弟弟们避免因考试没考中,积愤太久,以致产生骄傲懈怠的习气。
余平生科名极为顺遂,惟小考七次始售。然每次不进,未尝敢出一怨言,但深愧自己试场之诗文太丑而已。至今思之,如芒在背。盖场屋之中,只有文丑而侥幸者,断无文佳而埋没者,此一定之理也。
三房十四叔非不勤读,只为傲气太胜,自满自足,遂不能有所成。京城之中亦多有自满之人,识者见之,发一冷笑而已。又有当名士者,鄙科名为粪土,或好作诗古文,或好讲考据,或好谈理学,嚣嚣然自以为压倒一切矣,自识者观之,彼其所造曾无几何,亦足发一冷笑而已。故吾人用功力除傲气,力戒自满,毋为人所冷笑,乃有进步也。
译文:我平生在科举考试方面非常顺遂,只是小考考了七次才考中。但每次不中。没敢说过一句抱怨的话,只是深深惭愧自己的考试诗文罢了。现在想起来,还如芒刺在背。因为考试场里,只有文章丑陋而侥去但中的,绝没有文章好而被埋没的,这是绝对的道理。
三房十四叔不是不勤奋读书,只因做气太盛,自满自足,便不能有所成就。京城之中也有很多自满的人,有见识的人看到他们,不过冷笑一声罢了。又有当名士的人,把科名看得和粪土一样,或者喜欢作点儿诗和古文,或者喜欢搞点儿考据,或者喜欢谈论理学,目空一切自以为才学能压倒一切人。但在有见识的人看来,他们的造诣也没多高,也只配让人冷笑一声罢了。所以我们用功,要力除傲气,力戒自满,不要让别人冷笑,才会有进步。
(三)曾国藩位至二品大员后对门风的重视,在道光二十七年(1847)七月十八日的书信中告诫四弟曾国潢:
“家中《五种遗规》,四弟需日日看之,句句学之。我所望于四弟者,为此而已。家中蒙祖父厚德余荫,我得忝列卿贰,若使兄弟妯娌不和睦,后辈子女无法则,则骄奢淫佚,立见消败。虽贵为宰相,何足取哉?我家祖父、父亲、叔父三位大人规矩极严,榜样极好,我辈踵而行之,极易为力。别家无好榜样者,亦须自立门户,自立规条;况我家祖父现样,岂可不遵行之而忍令堕落之乎?”
注:卿贰:这里指二品大员的意思。
自主持军务以来,曾国藩日理万机,烦乱不堪,但仍不忘在家书中告诫弟弟们要重视家风建设,教育晚辈要勤慎、勤敬。
曾国藩在咸丰四年六月初二日与诸弟书中写道:“儿侄辈总须教之读书,凡事当有收拾,宜令勤慎,无作欠伸懒漫样子。至要至要!吾兄弟中惟澄弟较勤,吾近日亦勉为勤敬。即令世运艰屯,而一家之中勤则兴,懒则败,一定之理。愿吾弟及吾儿侄等听之省之。”在咸丰四年六月十八日与诸弟书中写道:“诸弟在家教子侄,总须有‘勤’、‘敬’二字。无论治世乱世,凡一家之中,能勤能敬,未有不兴者;不勤不敬,未有不败者。至切至切!余深悔往日未能实行此二字也。千万叮嘱!澄弟向来本勤,但敬不足耳同历之后,应知此二字之不可须臾离也。”
以上四处仅仅是从其书信中找到比较平常的例子。
——————————————分割线—————————————————
题外话:我读那些历史类书或者人物传记基本上是因为对某一段历史发生的事情或者某些人物感兴趣,跟看故事一样,兴趣是主要原因,并没有带着目的去看。但是如果非要问看这些有什么用?研究历史有什么用?
搁以前我大概会毫不迟疑的作答道:“历史是前车之鉴。”即前人们做得好的那些,我们奉为模范;前人们做得不好的那些,作为以后的教训,设法避免。
这个答案粗略一想,感觉很有道理,仔细一想好像不怎么对。因为世界上那有真正相同的事情呢?很多朝代的制度及处理事情的方法何尝不是本着历史上的经验呢?但其结果如何?基本都在重蹈覆辙罢了。
不过这并不能说明它是没有用的。不知前事,一意孤行的人,注定要失败。虽然那些历史书及传记类书虽然是记录事情的书,但是要探索的,是其中的道理而并不是事情本身或者某个单独的人(这里就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了)。不过道理从实践中出来才更站得住脚,所以才会了解学习那些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