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书】4.《教书记》

作者:朱煜

本书是朱煜教育小品文。


本书从5个方面所写:教书漫思,读书札记,编书余墨,写书育儿,读教之余。

每篇文章读来,都能让人看到作者的思考,对教学,对读书,对育儿,对人生。

这本书,如若细看,能看出很多教学上的点滴方法,读书的方法和思考,甚至可以按图索骥,列出个书单,也未尝不可。

读这本书之前,对于朱煜老师可以说,了解不多。读了这本书之后,特别想循着书里面作者读书轨迹,列出来一些好玩儿的书,有趣的书读一读。另一方面,读一读,朱煜老师其他的书。


以下内容为摘记,留为以后查看。

《苦雨————周作人小品精萃》

《知堂小品》,《苦口甘口》。

伦理之自然化,道义之事功化

文章要经营——何处连,何处断,材料的处理,观点的出现——都要费心思,那样才能让读者获得多元的体验。好文章如同一个健康的人,除了肢体健全还要讲究血脉气韵通畅无碍。说说容易,做起来真难。

梦想着也能把文章做得像艺术品,不想落入教育教学随笔案例的窠臼,想当一株墙外的白杨,轻轻地发一点自己的声响。多年来,读读写写,孜孜矻矻,可成绩并不好。不过好文章的标准我是知道的,求上进的心思一直还在。

董桥的《苦雨斋萧寂得像古寺》。

周作人与蓝姆一样“博读,阅世也深,只是不甘随俗,所思与所行往往不能一致,不幸手上那支笔又格外通灵,文章于是处处是朦朦胧胧的乾坤。”

我觉得在众多的文章标准中,较精炼准确的还是知堂老人所说的“人情物理”四个字。凡符合人情物理的皆是好文章。什么是“人情物理”呢?据知堂老人说,就是“健全的道德,正确的智识”。我把它理解成真实科学地描述事物,自然地流露美好的情感。我觉得上引段落是符合这个标准的。

抄抄也无妨。一方面,从心理上讲,让这样的学生抄一篇作文,完成一次他无法独立完成的作业,对他来说是一种轻松,一种解脱。烦躁不快的情绪到此结束,不至于影响其它作业的完成。另一方面,这样的孩子往往没有阅读的习惯,与其给一本书让他自己读,不如为他选一篇好文章让他抄一抄,然后让他再大声地读几遍,或者选一些文中的好句子让他背一背(数量上由少到多,循序渐进),由此来达到积累语言和培养习惯的目的。这样的练习如能经常进行,孩子就能赶上来。

不管哪种抄,教师都应该积极做好后续的交流、点拨、启发、引导工作,并多加鼓励,使学生获得良好的作文心理机制、敏锐的语感,内化更多的语汇,感受到作文的乐趣,而不是培养抄袭的恶习。

当一个人的潜力、创造力被良好的教育激发出来,那是多么美好的事啊。

让学生获得闲暇是可能的,关键是教师在课堂上实现有效教学。回到家,学生完成的是有效作业。要做到上述两条,得靠有效教研来保障。教学、作业一旦有效,一方面学生不必陷于题海,不必忙于补课,另一方面教师的业务能力也会得到提升,避免让职业生涯异化成出卷子、批卷子、讲卷子。这不是艰深的道理,这是常识。

一个明朝人说:“空山听雨,是人生如意事。听雨必于空山破寺中,寒雨围炉,可以烧败叶,烹鲜笋。”我很喜欢这段话。文字背后有读书人丰赡的精神世界,这是闲暇创造出来的文化。教师的精神生活理应是富足的。只有扎扎实实讲好每一堂课,才能把自己和学生从无端的负担下解脱出来。

从事某种职业,就要具备相应的职业技能。比如从事教师职业的人应该具备解读教材的技能、设计教学环节的技能、组织教学的技能、与家长交流沟通的技能等等。这些技能从哪里来?一是向有经验的前辈请教,二是靠自己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琢磨钻研。

有的教师则不会这样,他们会去关注课堂上的学生,关注执教者是否引导学生完成从不会到会的过程,研究这个过程是如何设计、如何实施、如何反馈的。两者的不同,就在于思维方式的不同

说来说去,根本就是一条——要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要真正做到将心比心。用了心,思考会更周密,情感愈加真挚,方法自然多样。

  文化不是上课教出来的,而要靠耳濡目染地熏陶。

教师首先自己得有文化,并不断磨砺自己的品行,然后真心诚意地关爱学生,这样才能在一言一行中让学生获得感染

对于心中某种“价值”和“秩序”的坚持,在乱世中尤其黑白分明起来。今天我们看见的巴黎雍容美丽一如以往,是因为,占领巴黎的德国指挥官在接到希特勒“撤退前彻底毁掉巴黎”的命令时,决定抗命不从,以自己的生命为代价保住一个古城。梁漱溟在日本军机的炮弹在身边轰然炸开时,静坐院落中,继续读书,

思索东西文化和教育的问题。两者对后世的影响或许不同,“抵抗”的姿态却是一致的。对“价值”和“秩序”有所坚持,对破坏这种“价值”和“秩序”有所抵抗,就是文化。

公平地对待每个学生

课堂教学改进是一个内涵很丰富的概念,它不只是一堂课中某个教学环节的修改调整,而是基于教师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观照,对教材的钻研,对自身教学行为的反思,对同伴经验的分享,通过有效的校本研修来实现的,一种持续性的专业能力提升行为。

掌握了宏观的视野背景,才能将微观的教学技巧发挥得淋漓尽致。

教师每个学期初最好依据课程标准,研究一下学科教学目标和学生学业目标。将每个阶段、单元的教学、学习要求梳理出来,制成表格,做到了然于胸,使其成为寻找课堂教学不足、实施教学改进措施的依据。久而久之,教师的课程意识就能增强。教师上课、听课、评课、研究课、改进课不再拘泥于细枝末节,而能从高处着眼,小处入手,抓住学科本质,明确教学目标,合理开发利用教材,关注全体学生需求,最终实现有效教学。

  西哲有云:儿童是成人之师。这真不是虚言。儿童世界和成人世界各有特色,各有未解之奥秘。彼此了解,不是易事。因此,儿童与成人需要互相学习。在课堂上,尤其要注意营造这种相互学习的气氛。怎么做呢?不难,给学生足够的空间和时间,平等地引导其自由思考

《燃灯者》

灵光和顿悟并不专属于优秀人群。一个普通教师如何获得这样的顿悟?除了天赋,主要还是得全身心地投入、思考。说得具体点,就是在平时掌握尽可能多的资料,不断比较分析找出学科教学的规律,再由规律设想教学形式、教学方法

网络终究只是为所谓的“成名”提供了一个条件,重要的是,“成名”之前我们做了很多积累。我们苦练教学基本功,一遍一遍地磨课。研读教材,琢磨教案自不必说,就连课堂上如何走路、如何写板书也是要反复练习的。更重要的是,这样的磨炼使我养成了经常反思,不断改进,写教学笔记的习惯。每个学期,我都会选择一些课,用录音笔将自己上课过程录下,主动与同行交流,以便寻找不足。每当有所长进,便觉得十分满足、开心。

要成为有思想的人,要让思想变成教育教学行为,真不是易事。

《经典躺着读》作者向阳,解读的是中国文学经典。

买书、读书已成积习。如今好书太多,而吾生也有涯,只能择要而读。所谓“要”,一是选自己喜欢的文字风格。如此就能读得畅快,读得深入,越读越有兴趣。二是选读好的读书笔记。一来免得再去大海捞针似的搜寻,二来读这类文章最能激发阅读所论之书的兴趣。三是多读经典。关于阅读类别的理论甚夥。对我个人而言,大致可分成信息性阅读(为获得各种信息而阅读)、实用性阅读(为工作、做事、使用器物而阅读)、经典性阅读(为丰富精神生活构建精神家园而阅读)。对一个读书人而言,读经典是一辈子的事。一部经典作品,在不同年龄阶段阅读会有不一样的体验,收获不一样的力量。我甚至还在想,一个人理想的晚年阅读生活,大概就是反复读那几本自己喜欢的经典吧。

有时候读书的路径是很有趣的。比如我读周作人,知道了《塞耳彭自然史》,因为喜欢该书译者缪哲的笔调,就将其能买到的译著都买来读。继而再找他的文章读,于是刀尔登就出现在我眼前了。前些年,要想读刀尔登只能上网。喜欢刀尔登的文章,一是因为他识见不凡,二是喜欢他的文字,干净蕴藉,匠心在焉,那是靠着多年读写实践磨砺出来的。

《不必读书目》

李长之的《孔子的故事》

《新论语》

走上讲台扎扎实实做点启蒙工作,走下讲台认认真真读书思考。学习常识,传播常识。

让儿童自然成长

>> 小学教师做的是基础教育工作,要为学生今后的成长打好各方面的底子,所以小学教师应该是一个杂家。不求专深,但求广博,这样教师的知识结构会更完善,人也会更有情趣,就会被学生所喜欢,进而,教师就能成为学生与各种知识间的桥梁。要做杂家,还是得多读书,读教师专业方面的书,更要读非专业的书。尤其要花力气读小孩子喜欢读的书。那样,就能进入儿童的话语系统,用儿童喜闻乐见的方式与之交流相处,让儿童在情感上与你靠近。儿童不是小大人。儿童有着自己的独特的世界,成人得想办法走进去。书中的那组读书笔记无非就是想传递这样的信息——读书要驳杂。读书,然后明理。于是遇到儿童的教育问题,就能透过现象抓住本质,便于找出办法。

教师最好经常站在学生的角度想问题:我这样讲课学生能有兴趣听吗?我这样与学生交流,他们能接受吗?我这样布置作业,学生能完成吗?我这样的教学设计能让全体学生都有所进步吗?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是指,每个学生都可以在原来的基础上获得提高。

大家一定要学会多找找学生的“闪光点”,不断地告诉自己,学生是可爱的。学习成绩只是评价学生一个方面的指标。多看学生某一方面的长处,就能想出更好的办法帮助他们解决短处。要相信孩子会进步。多一些鼓励,多一些指导,少一些批评。

重要的是回顾自省自己的成长过程。

一个生命要成长起来真是不容易。一路上要经受多少艰难啊。”“人比芦苇更脆弱”,成长过程中的酸甜苦辣,冷暖自知,能够道出的又岂有百分之一?

读成长录,一段光阴,两份成长,几番思绪,别是滋味在心头。

鲁迅先生提出“自己背着因袭的重担,肩住了黑暗的闸门,放他们到宽阔光明的地方去;此后幸福的度日,合理的做人。”

佩索阿说,“写下就是永恒”,

人生苦短,今生今世能成为父子母女是一种缘分。我们要惜福惜缘,真心付出,一起走好这段共同的人生旅程。有朝一日,生命完结,那就是缘分尽了。我们也不必大恸小泣,平静地挥手作别即可。一个生命逝去,自会有另一个生命开始。

>> 一个孩子的成长包含着身体、品行、知识、技能等很多方面,成年人也应该不断成长,只是没有这么多方面,主要是想明白一些人生的道理。西哲说,儿童是成人之师。并不是儿童手把手地教成人,而是成年人在与儿童的交往中去细心体会琢磨那些为人处世之道。

经常回顾分析自己成长的过程,自己的童年,什么时候高兴,什么时候难受,原因是什么,然后就能慢慢形成一种潜意识,一旦遇到相似的情境,你就会自觉对照,将心比心,推己及人,采取正确的做法。特别是在与孩子的意愿发生冲突的时候。

把孩子当作人的意思是,与孩子永远用心平气和、尊重的态度交流,

帮助孩子养成一种好习惯,学会一种技能,从一定程度上是考验家长的耐心和韧性。

“家长坚持住,孩子就成功了”。

教师专业上的自主发展和内在精神的自足成长。

对教师专业化的“定义”: 学科上知道要做什么,心里头永远装着学生。

每一个人内在的自然成熟,来自日积月累的心灵养料。你提到的这三个人,我在《讲台上下的启蒙》一书中多次提及,他们分别是:我的父亲,商友敬老师,贾志敏老师。每次想起他们,我的心中充满了温暖,因为我始终觉得,精神上的富有是教师最美妙的生命状态。

小学语文教学应该有两项启蒙任务。一是对孩子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进行启蒙。在学校中,孩子应该接受系统、规范、科学的语言文字训练。通过学习,不仅能够理解运用母语,还要获得对母语的热爱以及不断学习母语的兴趣和能力。二是对孩子的思想、价值观、人生态度进行启蒙,逐步建构孩子的精神家园,为其成为合格的现代社会公民打好基础

mjpp “启蒙”两字:“启”,即平等对话,在和谐温馨的气氛中传授知识,激发兴趣,培养能力,高处着眼,低处入手,传递普世的价值观。“蒙”,即注重基础,从学生实际发,整合新旧,讲究互动生成,力求教学形式灵活,教学效果有效,教学氛围愉悦。

胡适先生的名言——“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和“有一份证据,说一分话”。这两句话中隐含着很重要的思想方法以及价值观

一个有志于启蒙的小学语文教师应该不断追求获得三项核心素养,即科学的学生观、高超的文本解读能力和娴熟的教学技巧。这需要不断学习、实践、锤炼。

在教学活动中,语言文字启蒙与思想的启蒙不是割裂的,而是有机结合,彼此渗透、关联。扎实的语言文字练习是对小学

生进行思想启蒙的基础,少了这个,思想启蒙将坠入空谈;反之,启蒙之花将自然绽放。由于课文质量不一,所以不是所有课文都能同时找到语言启蒙与思想启蒙的切入点,教学中不能不顾实际,生硬设计;启蒙不是易事,选择的时机,采用的方式都要以学生为本,教学前要周密设计,教学时要及时调整;启蒙是一件长期的事情,教师只有把小学阶段的所有教学内容与要求作一番细致的梳理,才能更有效、更系统地实施启蒙。不求立竿见影,但求刻下痕迹,假以时日终能生根发芽。切入点确定的成功与否与教师的个人素养有着密切的关系。教师本身具备的对社会生活的观察、判断、分析能力,对人性的理解,审美能力,专业素养,乃至对科学、民主、自由的认识程度决定了启蒙特别是思想启蒙的效果。所以,我需要不断地自我启蒙。

你可能感兴趣的:(【专业书】4.《教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