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年前,差点爆发了第三次世界大战?

1966年4月6日,这一天在人类历史上应该说是再普通不过的一天了。然而很少有人知道,就在这一天,人类差一点就爆发了第三次世界大战。千钧一发之际,两名勇敢的苏联空军飞行员在经历了生死抉择后,毅然选择自我牺牲,用自己年轻的生命让一场灾难消弭于无形。

【突发故障】事情还要追溯到当天上午10时,驻扎在东德首都东柏林东北方向的菲诺空军基地的苏联空军第688轰炸航空兵团正在进行例行训练。其中,鲍里斯•卡普斯金大尉(驾驶员)和尤里•亚诺夫上尉(武器操作员)驾驶着一架雅克—28P“火棒”战斗机像往常一样作常规飞行,以测试这架刚服役不久的新飞机的性能。一切都是那么正常,眼看再飞一圈就该回航了。然而就在这时,飞机上的报警器突然响声大作:在4000米的高空中,雅克—28P的发动机不知怎么回事发生了喘振。所谓喘振,顾名思义是指喷气式发动机因出现周期性的出风与倒流,致使其像人哮喘一样发出“呼噜、呼噜”的声音,并造成噪声剧增和机体的剧烈振动,从而引起发动机停机等严重事故。“该死!”卡普斯金大尉大喊一声,作为一名飞行老手,他非常清楚喘振意味着什么,于是他迅速采取措施,按照预案进行应急处置。然而,不管他怎样努力,飞机发动机始终没有能够重启,而且飞行高度也越来越低。眼看不受控制的战机飞入了西柏林的领空,且距离地面的房屋越来越近,卡普斯金大尉和亚诺夫上尉瞬间急得浑身是汗。要知道,这个时候可是两大阵营冷战对峙最为激烈的时候,如果一架苏军战机坠毁在西柏林,造成了西德方面的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那极有可能被当时神经高度紧绷的北约认为是苏军有意而为之的空袭。那样的话,北约定会毫不犹豫进行反击——第三次世界大战或许就将爆发。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想必即使是对时局最乐观的人,恐怕也不敢排除这种可能。

【生死抉择】怎么办?就在两人叫天天不灵、叫地地不应之时,亚诺夫上尉突然看见不远处有一片湖水——那正是柏林西部的斯托森湖。“往湖那里飞,想办法迫降到湖上!”卡普斯金大尉听见同伴的喊声,急忙抬眼一看,还真是一个大湖,天无绝人之路!大尉使出全力握住操纵杆,艰难地调整飞机的航向。然而这时,新的麻烦又出现了:距离一近,他们发现湖面上竟有一座大坝,上面有不少行人,还停着不少汽车。而此时飞机正呈急速俯冲的态势坠下来,航线正好会与大坝重合。也就是说,飞机照当前的轨迹飞行,就会一头撞上大坝。可是如果改变航线,一是飞机早就不听使唤,很难控制;二是在这种高速坠落的情况下,操作上稍有不慎,就可能导致飞行姿态发生重大变化,最坏的情况下飞机将自行解体!此时,留给两位飞行员的时间已经没有多少了。卡普斯金大尉经过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决定让亚诺夫上尉先跳伞,自己留下来尝试改变飞机的航线。然而,当亚诺夫上尉接到跳伞的命令后,却当即表示不能从命。因为雅克—28P的前后两个座位共用一个座舱盖,如果自己跳伞,那么大尉就将在没有座舱盖保护、气流极其紊乱的情况下去驾驶飞机——这种情况下,大尉绝无可能安全迫降(关于这一点,可以参考电影《中国机长》里客机驾驶舱前风挡玻璃破损后的剧情)。最终,亚诺夫上尉说服大尉收回了成命。然而让人遗憾的是,飞机最后因为姿态调整不当而直接坠入湖中,两名同为34岁的飞行员一同罹难。

【丰碑永存】其实,事后通过调查得知,二人落水后并没有马上死去。但第一时间赶来进行处置的英军(斯托森湖一带是英军的防区)不是想着赶紧救人,而是先去打捞机载设备。要知道,雅克—28P是当时苏联最为先进的超音速截击机,它上面安装的RP—22“鹰”D型火控雷达和R—98空对空导弹可是北约最想得到的东西。英国人费了半天劲,才算捞上来一些雷达的零部件。等他们安置好这些“战利品”,再回头去救人时,得到的只能是尸体了。后来经过苏、英和西德三方开展的联合勘察及读取机载设备的信息数据,事件的经过被详细地还原了出来。两位苏军飞行员在生死关头选择避免造成西柏林市民损失而自我牺牲的英雄壮举感动了英军将士,他们以最高规格的仪式,将飞机残骸及两位飞行员的遗体移交给了苏联军方。当苏军接过卡普斯金大尉和亚诺夫上尉的棺椁时,现场所有英军官兵集体行军礼,向英雄致以最崇高的敬意。时任西柏林市长、后来因在犹太人墓碑前“一跪成名”的西德总理勃兰特也专程赶来,为英雄送行。1993年,最后一批俄军撤出德国。然而,卡普斯金大尉和亚诺夫上尉的纪念碑却永远地矗立在斯托森湖畔。碑身上用俄、德两种文字写道:“1966年4月6日,苏联飞行员鲍里斯•弗拉基米洛维奇•卡普斯金大尉和尤里•尼古拉耶维奇•亚诺夫上尉将他们有故障的战斗机驶入斯托森湖,并在此过程中丧生。因为他们的无私奉献,避免了附近住宅区不可预见的灾难。本纪念碑正是为了缅怀像他们这样的苏联军人,并以此作为他们不朽的象征。”

你可能感兴趣的:(55年前,差点爆发了第三次世界大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