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6《游戏力养育》p068-074

金句摘录:

婴儿的大脑是非常神奇的,出生时就已充满了人类智慧!好奇心,是婴儿健康快乐的标志,玩耍是他们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一出生,婴儿就做好了去爱和被爱的准备,这是他们的天性。人类的另一个天性是热爱生活,享受生活。

所有的孩子都需要安全感,那怎样才能让孩子这些天性得到充分发展呢?安全依恋是最重要的第一步。这让他们勇于探索,能够取得更高的成就,安全依恋是建立温暖亲密的亲子关系的基础,建立安全依恋,改善亲子关系永远都不晚。人的专注能力、合作能力、友谊满足、学业成功、婚姻幸福、工作成功等各方面,都与安全依恋关系息息相关。

一旦需求得到满足,孩子就会放松下来,养育者也会产生一种成就感——完成了一次安全循环。当孩子的需求一次又一次得到满足,成千上万次之后,他就知道,自己的需求是会被满足的。孩子得到这样的基本信息就可以:我的需要很重要,有人正在关注我,我可以放松了。

需求——需求满足——需求——需求满足,这个模式的一遍遍重复让婴儿认识到,这个世界基本上是安全的,随着时间推移,安全循环逐渐内化为一种信念:我可以处理这种分离,因为你在我的心中。有安全基地的孩子会把养育者当作爱、关心和支持的源泉,从安全基地出发,孩子可以自由探索世界,前提就是有基本的安全感。有安全感的孩子可以自由玩耍,在游戏中认识世界;长大一些后,能在学校里专心,有效地学习。这套安全依恋的关系口号就是:我很好,你很好,我们在一起也很好。有安全感的养育者也知道,他们很好,孩子很好,他们之间的关系也很好。

感悟反思:

之前对女儿的安全依恋做的比较好,因为从出生到离开基本没有离开过她几天。但是那时候我没把自己照顾好,或者说是童年我没有被照顾好,安全依恋极度缺失,所以我自己本身没安全感,加上那时候还没有学习,对于孩子的依恋需求我是完全眼前一抹黑的,而且把自己搞的超级紧绷,最后还病了。那时候一听到女儿哭,我就心里特别不舒服,心被拧了一样很难受,精神高度紧张。而且那时候,家人也没处理好,孩子一哭就说是饿了,加上那时候我还是亲自喂养,陷入了对孩子哭声的恐惧和对自己的否定之中,难怪情绪崩溃了。

现在通过学习育儿,我知道了孩子的需求,也是人类的基本需求,价值感和归属感,归属感就是感到自己被爱,有安全感。难怪提前学习育儿的父母,会觉得孩子婴儿时期是最好带的,因为孩子的需求无非就是饿了,拉了,要么就是身体不舒服。再大一点是想要人陪他玩。以前不了解这些的时候,我简直觉得带孩子太可怕,我不知道孩子为啥哭,怎么哄都哄不好,一孩子出生的第一年简直是噩梦。只有乖乖睡觉的时候才会觉得是人类可爱的幼崽,只要醒着我就精神高度紧张。

儿子的1到4岁成长我没有参与,所以奶奶是他唯一的重要他人,但是看到书本里这句,任何时候都不晚,也确实,经过了几个月的情感联结,孩子已经把我当成他的重要他人了,以前想都不敢想儿子和我们一起睡,一直到现在已经连续睡了好多天了,而且他在家里一直找我。因为我知道我满足了他的需求,而且通过游戏陪伴,我整个人放松下来了。我放松孩子也放松,所以还是现在才感受到带孩子的快乐和幸福感。没有以前焦头烂额的烦躁和慌张混乱了。

但是我察觉到有时候自己过度紧张了,比如刚好老公在睡觉,我让儿子来床上玩,但是我也很困,跟孩子说了孩子表示我可以睡觉,但是陪着他就好。把他外裤脱了,他不肯钻被窝,说热,就自己在被子外面看动画片,我就开始过度紧张了,总是问他冷不冷,快点钻进被子来,但是孩子一直说热。所以我想,有时候大人真的是把自己的想法强加到孩子身上了,让我想起之前看的《父母的格局》里说的,不要去反复唠叨孩子多穿衣服,他冷了会自己说的,又不是小婴儿了。所以这么想了以后,我就释然了很多,管自己睡觉了。所以家长也不用过度紧张,孩子有正确的需求,只要满足他就可以,错误的需求可以通过引导去让他明白转变观念。但是,大人千万不要把自己的想法强加到孩子身上。

你可能感兴趣的:(1.16《游戏力养育》p068-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