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色犬马下的夜宴风波·《夜宴风波》【推歌(四)】

文/衔蝉

《夜宴风波》是音阙诗听基于《韩熙载夜宴图》所创作的歌曲,由偏生梓归作词,殇小谨作曲,王梓钰演唱。

一首依托于一幅画而创作的歌曲,其本身便足够吸引人,而更为吸引人的,还要数歌曲的原型--便是如今藏于故宫博物院的五代•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

整幅绢画宽28.7厘米,长335.5厘米,画家顾闳中用屏风作为时空转换的道具和分割,营造出琵琶独奏、六幺独舞、宴间小憩、管乐合奏、宾客酬应五段富有美感的画面。人物之繁多,场景之复杂,却依旧掩盖不住主人公韩熙载的愁容满面、强颜欢笑。

在南唐后主李煜的猜忌中苟且偷生,日日声色犬马、纸醉金迷,在夜宴行乐中竭力打消皇帝的猜疑与忌惮,以此保全自己的韩熙载,从倾听演奏,到亲自击鼓,欣赏独舞,直到宴会结束,各个场合都是双眉紧整,心事重重,与欢快的夜宴场面形成强烈的对比。

由于画家与韩熙载同样了解南唐的处境,理解主人公大势已去的苦衷,于是站在韩熙载的角度描绘了他在夜宴的背景下沉郁寡欢的神态,细化了主人公在当时复杂的形态下做着激烈的心理斗争,深化了作品的内涵。

而《夜宴风波》则明明白白地将韩熙载的所有心思摊开了来。

“你和我针锋可有下一场”,我将锋芒毕露的自己悉数掩盖,只留下色令智昏的皮囊,不知是否能打消你的忌惮。

“我这一曲,养韬光,礼仪都得当。姿态和目光,惨淡收场。”我费尽心机打造了这样一场夜宴,我将自己装扮成完美的纨绔子弟,我看着舞女的眼神都刻意带上了狎昵,可又有谁能看到我这虚假皮囊下的无可奈何?

“犬马声色,不敢谢场。”寻常夜宴觥筹交错间的欢声笑语,到这里都化作了强颜欢笑,声声琵琶像是催命的符咒,丝毫不敢懈怠的主人,完全不知内情的客人,将一切尽收眼底的画家,也许稍有不慎就是万丈深渊,在伪装和掩藏中悄无声息地蛰伏,只露出迷离的眼神,这一场夜宴又该在何时收场呢?

你问我答的模式在歌曲中被运用得恰到好处:

你可夸我,此人风流清旷

你可嘲我,这阳谋理当呈堂

你可劝我,失意也别荒唐

你可问我,后人怎么观光

你可懂我,也不顾世俗造访

你可劝我,尽情活个酣畅

一连串的诘问后面,是韩熙载的万般无奈——在动荡社会下,他看透官场的严峻形势,逃避做宰相,以声色为韬晦之略,夜夜笙歌与家中,宾客纵情嬉戏。

宾客满堂的繁华假象之下,是“那是假装,说来无比勉强”;才华沉没在嫉妒的眼光,只剩下“你可懂我要躲藏”。

及至曲终,琵琶声动荡玄机被掩藏,这一场夜宴风波完美收场,谁还会记得那点亮红烛,琵琶声声的夜宴,其实是一场关于性命的博弈。

【歌词】

琵琶声动荡玄机被暗藏 谁在唱

你和我针锋可有下一场

红烛被点亮屏风遮住窗 夜太长

犬马声色 不敢谢场

笛和筝对望渲染了昏黄 别退让

你和我共饮可在这宴上

长案的繁象绚丽的空荡 不平常

那是假装 我本就该放浪

你可夸我 此人 风流清旷

你可嘲我 这阳谋 理当呈堂

你可劝我 失意 也别荒唐

啊人生一场 别去分清真相

你可问我 后人 怎么观光

你可懂我 也不顾 世俗造访

你可劝我 尽情 活个酣畅

别再 去躲藏

我这一曲 养韬光 礼仪都得当

姿态和目光 惨淡收场

我这一曲 穿插在 夜宴后半场

你可懂我要躲藏

让独舞到访揭鼓被奏响 情节上

才华沉没在嫉妒的眼光

醉生梦死它有何种影响 我没忘

那是假装 说来无比勉强

你可夸我 此人 风流清旷

你可嘲我 这阳谋 理当呈堂

你可劝我 失意 也别荒唐

啊人生一场 别去分清真相

你可问我 后人 怎么观光

你可懂我 也不顾 世俗造访

你可劝我 尽情 活个酣畅

别再 去躲藏

我这一曲 养韬光 礼仪都得当

姿态和目光 惨淡收场

我这一曲 穿插在 夜宴后半场

你可懂我要躲藏

我这一曲 养韬光 礼仪都得当

姿态和目光 惨淡收场

我这一曲 穿插在 夜宴后半场

你可懂我要躲藏

你可能感兴趣的:(声色犬马下的夜宴风波·《夜宴风波》【推歌(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