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教育部发布重磅消息:
小学一二年级不进行纸笔考试,中小学不得组织周考月考单元考。
除了初中能适当进行期中考,其余年级只能保留期末考。
双减落地,几家欢喜几家愁。孩子一下子多出来的课余时间,没有了补课,又该如何安排呢?
有些家长继续在鸡娃的路上越走越远,不能上培训班,便自己学着辅导。其实这样的做法,无疑是短视的,功利的。双减之下,正是给孩子高质量成长的好机会。
“无用之用,方为大用”,不妨带着孩子,先从这三件“无用之事”做起。
01.
增强健康体魄
前段时间网上发起了这样一个帖子:运动对孩子的成长帮助有多大?
一条高赞回答是这样说的:运动让孩子变得勇敢且自律。
对孩子来说,保持良好的运动习惯,能帮助孩子的身心向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
研究还发现,体育好的学生朋友人数更多,更愿意与伙伴一起玩,更善于沟通。
周末在家,丢给孩子手机和iPad,可以收获短期的安静时光;但带上孩子出门运动,参加羽毛球、轮滑、跆拳道等运动,长久来看,将会收获一个健康、阳光、积极的孩子。
02.
拓展经典阅读
“双减”可能会少了书面的家庭作业,但绝不会少掉了大量的整本书阅读。新修订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
世界经合组织有一项研究报告认为:阅读素养是所有学生当下教育及今后工作、生活中能够成功所需的一项核心技能。
阅读量大的孩子,拥有灵动的语言,多元的思维,未来也将更有竞争力。
苏霍姆林斯基提出:“无限相信阅读的力量。"亲子共读,给孩子高质量的陪伴,与孩子的童年发生共鸣,无形中创建温馨而有意义的连接。
03.
提升艺术素养
“双减”之后,成绩将不再是判断孩子是否优秀的唯一标准,等待他们的是另一条全新跑道。
“学霸”之外,期待看到更多卓越的孩子涌现出来:他们不仅好学乐思,还拥有阳光的心态、强大的审美力……
蔡元培说过:“美育者,应用美学之原理于教育,以陶养感情为目的者也”。美育的目的是在于陶养人的感情,认识美丑,培养高尚的兴趣、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一个孩子如果有了良好的审美,不用家长的催促,他自己就会在内心的驱动下,追求美好的东西,创造理想的生活,成为一个心灵通透的人。
人的一生会遇到很多复杂、没有标准答案的问题,能否解决、如何解决,取决于核心素养。
而很多看似无用的休闲时光,正是滋养孩子成长的精神养分,潜移默化中提升核心素养。
双减之下,家长和孩子们尝试慢下来,增强体魄、拓展阅读、提升审美,一起静待花开,奔赴美好未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