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白话心理学:为什么孩子们都有社交恐惧?




“人一多我就不想说话,不知道怎么开口。”

“路上远远的看到熟人我都是避着走。”

“一受到表扬我就想躲起来!”


       这两年,青少年的社交恐怖症的案例越来越多,但,真的有这么多人有社交恐怖症吗?社交恐怖症到底是什么呢?


       我们先来看看社交恐怖症的心理学定义:


       社交恐怖症总是处于焦虑状态,害怕自己在别人面前出洋相,害怕被别人观察。与人交往,甚至在公共场所出现,都是一件极其恐怖的任务。

       社交恐怖症主要可以分成两类:




        任何情境中,都会害怕自己成了别人注意的中心,尽可能回避去公众场合。


       对某些特殊的情境或场合特别恐惧。比如,害怕当众发言,当众表演。

       社交恐怖也是一种强迫观念,对与人接触感到苦恼,以至于回避与人接触,对日常生活造成严重障碍。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类型:

(一)赤面恐怖:对在众人面前脸红而过度焦虑,非常畏惧到众人面前,一直努力掩饰自己的赤面。

(二)视线恐怖:与别人见面时不能正视对方,感到非常难堪,不能集中注意力与对方交谈。

(三)表情恐怖:总担心自己的面部表情会引起别人的反感,或被人看不起,对此慌恐不安。

(四)异性恐怖:主要症状与前几种情况大致相同,只是在与异性或领导接触时,症状尤其严重。

(五)口吃恐怖:到别人面前谈话就难以进行,或开始发音障碍或才说到一半儿,就说不下去了。


       先不急着对号入座,给自己的症状贴个标签,下个定义,并不会对改善它有任何帮助。

       很多人在面临社交场合的时候,都会有或轻或重的不舒服的感受,有焦虑、担心、害怕、不安、尴尬、无措等不同的情绪反应,这些情绪的背后都是恐惧在作怪。

       且让我们向上追溯一下,情绪是怎么来的——每个人有着与生俱来的生命力,生命力不停流动,需要地方去安放,因此促使我们创造、工作、娱乐。当你没事干的时候,你是不是会觉得很崩溃?

       而生命力外在的表现,就是情绪。生命力是我们内在的心理动力,从生存和进化的角度来讲,正是由于躁动不安的生命力,促使我们繁衍生息,更好的生存。

       因此所有的情绪就都是有意义的,包括所有的负面的情绪。比如恐惧的意义在于让我们躲避危险,自我保存。这样我们才能生存下去。

       那问题来了,“社交恐惧”中的“恐惧”是为了躲避什么呢?

       答案是:为了避免自我受到惩罚。

       继续这个问题:“我”做了什么以至于要受到惩罚?

       心理学家认为,答案有两个:

       一、我有“性”的需要;(这里的性泛指能让我们愉悦的行为)

       二、我有“攻击”的需要。(争强好胜的需求。就好像即便温婉如林黛玉妹妹,也会想要在诗文上胜上一筹,这也是一种攻击。)

       再继续这个问题:是谁要惩罚“有错”的“我”?

       弗洛伊德用“超我”概括回答了这个问题。超我源于弗爷的人格理论,超我是我们人格中追求“道德”和“良心”的那一部分。

       更具体的来说,就是我们把曾经父母对我们的要求,或者是在成长过程中的社会环境对我们的道德要求很高,长此以往,最后变成了我们性格中的一部分。

       这样一来,便由父母“惩罚”我们变成了自己“惩罚”自己。

       本来家长的意思是有些话不该说,有些话可以说。但家长只对不该说的话进行了惩罚,却没有对该说的话进行奖励,这样孩子就只记住了不该说的那部分,却不知道哪部分是该说的。

       如果你身边那些彬彬有礼甚至显得有些过于拘谨的朋友,那他的家教大概率是很严格的。


       那新的问题又来了,小的时候父母都会教育孩子,社会对所有人都会有规范要求,那为什么偏偏有的人对与人交往就会特别恐惧,而有的人在人际关系中就完全的得心应手呢?

       “性”需要(对愉悦的追求)和“攻击”需要(争强好胜)是人类的两个基本本能,是心理能量的来源,是活着的动力,为什么这些人会这么害怕自己的这两个需要释放出来呢?

       明明活着就该让自己爽,为什么非得让自己憋着?多累啊。

       这就需要我们回到人的早期经验里去了。当我们还是个小婴儿的时候,都会有感受到柔弱无助、自卑无力,因为作为一个婴儿或者是很小的孩子,在强大的现实面前,我们确实是弱小无能的,我们必须依靠别人才能活下去,这个时候,就必须跟“这个能让我活下去的人”建立一个关系。

       如果这个“人”特别不接纳我的“性”需要或者是“攻击”需要,我为了能活下去,也必然就得压抑我的这两个需要,以避免受到对方的惩罚,甚至是被抛弃。






回到文章开头的各种社交恐怖症的分类:

一般社交恐怖症是对“性”需要(对愉悦的追求)的全面压抑,这个焦虑一开始只是指向异性的,但是,后来我发现我的“性”需要会泛化到指向人本身,我就需要回避所有人了,完成对“性”能量唤起的全方位压抑。

例子:小时候我妈说我不会说话,老是得罪人,那我干脆就不说了吧——哎呀,不知道该说什么啊!躲着他好了!

特殊社交恐怖症是对“攻击”需要的压抑。这些特殊社交场合一定跟竞争和表现的优秀有关,而这背后都是“攻击”的能量,因为我要表现的优秀,就意味着别人不优秀,这就是对别人的攻击。而这种攻击是不被自己认可的。

例子:他说的明明不对嘛!但是我爸非得让我闭嘴,说这是有礼貌。——行吧,那我就不说了。——“这孩子怎么说话一点不流畅啊”“不..不是你不让我说的吗?”

同理,赤面恐怖、视线恐怖、表情恐怖和异性恐怖一般来讲是对“性”需要的压抑,而口吃恐怖是对“攻击”需要的压抑,因为我要是口才很好,滔滔不绝,那就是用嘴巴在对别人进行攻击。

记住了!我们所说的“性”需要是广义的,它包括了所有能带来轻松、愉悦、开心、愉快、舒适等的感受的需要。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反观一下自己,如果有让你感觉到焦虑或者不适的社交场合,看一下,我是在压抑我的“性”需要还是“攻击”需要。

一般来讲,针对同伴,比如同学、同事等同层级的人的恐惧,都跟“性”需要有关,而如果你是害怕“领导”“老师”、“老板”等层级的人群,那很可能就跟“攻击”的需要被压抑有很大关系了。

这里是大白话心理学,我们下次见!




文章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立即联系删除。

你可能感兴趣的:(大白话心理学:为什么孩子们都有社交恐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