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习录读后感——哲学的阶段性学习成果(下)

上次写了上篇,哲学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上)

今天来写续篇。咱们中国的思想史在隋唐主要是佛教思想,这个算外来的,按下不表。接下来是宋明理学,代表人物例如朱熹和王阳明。

其实到了宋代、明代,儒学里面有各个流派,但其间的差别可能是专门研究的人,会感到差别的大,普通读者看他们的观点,都差不多,都讲些仁、义啥的。

那么和汉代的儒学不太一样的地方,是因为佛教的兴盛,宋明儒学吸收了佛学的一些思想,对儒学经典加以重新阐释,形成了新的观点。虽然观点有所不同,但是主要的出发点,还是没有太大变化。就好比有人说,孔子著作《春秋》而乱臣贼子俱,宋明理学的目标还是寻求让乱臣贼子惧怕的方法,以达到国家长治久安(尤其王阳明一生平叛多次,最后一次是去广西平叛回来路上因病逝世)

因为儒学流派都差不多,所以拿阳明学来学习一番,因为阳明学今天的影响力更大一点。

要看懂传习录,先去读“四书五经”传习录通篇的形式是与弟子的面对面、书信问答,以及弟子的心得体会,内容大部分以儒家经典的解释为主,主要就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里面的语句,有些弟子不明白的,就拿来问,阳明先生用自己心学的观点来加以解释。

看完传习录,感觉阳明学的逻辑推理是这样的:

一、出发点:人性本善论、致良知

虽然没有明确直接主张“性善论”,但这种观点是比较明显的。他说,人生下来,本来的心是很干净的,心啥都懂,所谓心即理嘛。这个意思就是说,一个人天生知道孝敬父母。

那么“致良知”,就是通过格物的方式,也就是按照他理解的道德的方式,去纠正一些恶的做法,存天理、灭人欲。

为什么要这么说,阳明先生要挽救天下的人不被恶蒙蔽,所以说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圣人,因为人心本善,所以每个人都有圣人的潜质,内心深处藏着一个圣人,圣人并不是遥不可及。每个人都有圣人的潜质,如果发掘出来,普通人就是小圣人,好比纯金的金箍棒变成一根针,虽然小但是成色十足,和大圣人的通天金箍棒成色一样,虽然比大圣人的小,但大家的成色是一样的。

这个和佛家禅宗的做法类似。佛家禅宗就是你修行不必出家,在自家家里修炼、念念经也可以。用现在的话说,这样做的好处就是门槛低了,流量大了。

二、方法论:知行合一

那么怎么做?答案是知行合一,就是用心去保存善念,即“天理”。然后通过行,去不断更新保存在心里的天理。

也就是天理的版本不断升级,1.0,2.0……,版本最新,所以好用呗。

那么好,现在很多人读了很多人,如果不去实践,不去做,是不是真的知道?显然不是的。做过与不做过,差异非常大。

用现在认知心理学的观点,如果你只是看书学习,不去实践,那么其实在你的大脑里面产生的反应是很少的。如果你不但学习了,而且还在各行各业中动手做了,那么通过感官刺激以后,在你脑袋里的神经网络就比较健壮,能够真正理解万物的道理,也就是“格物”了,格物致知。

所以在明朝那个时候,阳明先生提出的这个观点,实际上是得到了现在脑科学的解释了。

三、政治主张

那么在此基础上,阳明先生重申了儒家的意识形态主张,批判了管仲、商鞅等历史上法家等别的学派的观点,批评他们的观点是有害处的。



看完之后的体会:


在今天,如果对腐败分子说,你怎么能贪腐,你的内心本来是好的,可以做个清官,难道不应该坚持共产主义信仰么?这样做是不是就能遏止腐败而能够让国家转危为安?显然不能,显然要通过严刑峻法让他们发抖、付出应有的代价。

但是反过来说,如果没有日常的教育,日常的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的开动,光靠司法系统,是不是也要崩溃?

所以说各个学说各有各的用处,并不能偏废。

知行合一的理论蛮有用,显然可以用于学习方法,并且现在已经得到生物学的支持。

你可能感兴趣的:(传习录读后感——哲学的阶段性学习成果(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