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欲还本,合于道德》

2020.2.13  佳豫

《去欲还本,合于道德》

今日和儿子看《老子》,他还挺喜欢看老子。

儿说,“老子说的话太深奥了,电视机都识别不了,我录下来都乱七八糟的。”

我笑着说,“那你能理解吗?”

儿理直气壮说,“我当然能理解啦!”

哈哈……

《老子》之所讲乃道德之学。

何谓道德,道者性也,乃天地万物,一切生命之先天之本,原始之性。

其无形无象,含而不露,空虚无迹,却无所不在,无所不有,无所不为。

生育天地,运行日月,长养万物,却从不自彰,自恃。

道的这些特征,反映在人的行为上,就叫做德。

道德学说,教人去欲还本。也就是说,去除后天的妄欲,寻回先天的本性。

人的欲望分有两种,有种叫外欲,一种叫内欲。

外欲之人,贪于世事,外求华饰欲乐,贪名求利。

对名利取之无度,整日奔波于名利之中,以致心中不静而生烦恼,身心皆疲。

那内欲指的是什么呢?

内欲者,贪于进修,穷寻真理,自以为无所不知,总是找人争执,辩论,不虚心,不请教,以致烦恼而生。

凡此两种有贪欲之人,必身心逐于外物,忧苦藏于自心。

迷失本性,损伤自己的精,气,神,以致苦不堪言。

那如何做到去欲还本,合于道德呢?

首先,我们对万事万物不可过于执着,执着者难明道德,执着之人,必生妄心。妄心一起,妄欲即生,贪心妄想,随即而至。

当贪欲得不到满足之时,必会心生烦恼,所以人应该忘却执着之心。万事不可强求,妄求。不为外物所扰,顺应自然而为。

那有人要问,我家里很穷,整日为衣食而奔波,是妄欲吗?

人生于世,穿衣吃饭,此乃本性,并非妄欲。但也不可为求衣食过于奔波。衣食本为保命,养命,若有人为求衣食终日奔波拼命,以致衣食得来,而病疾却至,乃至早亡,却又何苦呢?

所以,只有我们保持一颗平常心,清净心,如此,即可与道合真,与德合本。

你可能感兴趣的:(《去欲还本,合于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