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教师招聘每日一练(华图整理)

 1.青少年在童年期思维特征以形象思维为主,在青年期以抽象思维为主,这体现了青少年身心发展的( )特点

  A.不均衡性

  B.阶段性

  C.顺序性

  D.个别差异性

  2.“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说明教师遵守下列哪一条职业道德行为规范的重要性( )。

  A.廉洁从教

  B.关爱学生

  C.教书育人

  D.为人师表

  3.学校德育对政治、经济、文化发生影响的功能即指( )。

  A.发展性功能

  B.个体性功能

  C.教育性功能

  D.社会性功能

  4.反映活动的外表特征和外部联系的知识称为( )。

  A.感性知识

  B.理性知识

  C.描述性知识

  D.程序性知识

  5.研究表明,表征程序性知识的方式有( )。

  A.命题

  B.命题网络

  C.图式

  D.概念

答案及解析:

  1.【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学中,个体身心发展规律这一知识点。个体身心发展规律包括不平衡性、阶段性、顺序性、个别差异性和互补性。阶段性指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不同发展阶段之间不是独立的,而是相互关联的,上一阶段的发展水平影响下一阶段发展方向的选择。题干中青少年在童年期以形象思维为主,而到青年期则以抽象思维为主,表明个体在身心发展的不同阶段占主导的思维方式是不同的,即体现的是阶段性。ACD选项不符合题干要求。但考生需要注意的是,当题目表述改为“青少年的思维发展是由形象思维逐步向抽象思维发展”时,则需选择顺序性。故题目选B。

  2.【答案】D【解析】“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说明教师的行为具有强烈的示范性,要求教师做到为人师表。故答案选D。

  3.【答案】D【解析】德育的功能包括社会功能、个体功能和教育性功能。德育的社会性功能是指德育对政治、经济、文化产生的影响。故答案选D。

  4.【答案】A【解析】感性知识:是对事物的外表特征和外部联系的反映。理性知识:反映的是活动的本质特征与内在联系。陈述性知识:是关于“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样”的知识,描述了事物的特征及其关系,是关于既定事实,定义及事物间的规则和原理等,可用来区别和辨别事物。程序性知识:是关于“做什么”和“怎么做”的知识。与完成某项任务的行为或操作步骤有关,涉及某一情境中解决具体问题的操作性步骤。故答案选A。

  5.【答案】C【解析】陈述性知识主要是以命题和命题网络的形式进行表征,程序知识主要以产生式和产生式系统进行表征,当一个大的知识单元中既有陈述性知识,又有程序性知识,二者相互交织在一起。许多心理学家则用图式来描述这种大块的知识表征。故本题选C。

你可能感兴趣的:(安徽教师招聘每日一练(华图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