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酒神的膜拜——看姜文作品《太阳照常升起》

 看到一张老照片,是人工上色照片,忽然觉得找到了姜文《太阳照常升起》的色彩灵感的源头。彩照是80年代才传入我国的,以前都只有黑白照片,有些靠人工上色涂抹成为彩色,一般用于明星头像或照相馆橱窗里的范本。那种彩照,用色很重,红是大红,绿是翠绿,蓝是湛蓝,都是很纯粹的颜色,比后来的彩色照片要显得鲜艳得多,那时的美人照一般都涂得嘴唇鲜红,两颊绯红,眉毛漆黑,衣服也抹得桃红柳绿的。普通人,除了结婚照,很少人把照片上彩色,只有那特别爱美的,拿了自己得意的照片去上色,弄成电影明星似的觉得挺带劲。

 《太阳照常升起》的色彩纯粹而饱满,特别是最后婴儿躺在铁轨中间的花丛中的镜头,花的颜色鲜艳得几乎不真实,正是那种上色老照片的效果。姜文的电影非常个性化,但他总有同时代同龄的人会跟他有共同的体验和感受,会在他的影片中被一个画面一片颜色触动,仿佛回到当年。作为他的同龄人,有时候总忍不住要替他寻根溯源。

 《太阳照常升起》是姜文的对酒神的膜拜。我是日神阿波罗的崇拜者,但我并不想批判它,而是在观看中会心地晗首。这是艺术的法则,只要表现出最真的人性,观看的人必须也只能抛弃个人的偏好。何况在生活中我是一个理性主义者,而对艺术却认为不疯白不疯——当然,不能缺乏美感。

姜文够疯的,可是联想到影片中我熟悉的那个时代,倒是觉得一点也不离谱。那是个疯狂的年代,人性被压抑、扭曲,却又以一种残忍的狂欢形式恣意发泄,发生过多少荒唐的故事。这种故事,王小波曾以他的幽默在他的小说、杂文中一再叙说,但他免不了用理性的眼光去审视,因而也形成了批判。残雪对那个年代阴暗扭曲的人心作过入木三分的刻划,却因为仇恨而使之过于冷峻。只有姜文,以一个欢乐的参与者的姿态逸出,还原了那一荒唐岁月的绚丽色彩。

 姜文在影片中表现出来的对女人的了解令我很不好意思,只好承认他比女人更了解女人。那些痴狂的、风骚的、臭美的对男人怀抱幻想的女人,处于怎样不堪的境地而不自知,一任姜文这坏小子在一旁看着冷笑。

 假如说姜文在电影里表达了他的人生哲学,我猜他应该是尼采的信徒,表现在艺术上,是以一种酒神的狂热纵情的悲剧精神,为虚妄、残酷、艰辛的生活歌唱。


版权所有,如需转载,请与作者联系。

你可能感兴趣的:(对酒神的膜拜——看姜文作品《太阳照常升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