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处,与自己在一起

“一个普通成年人的清醒时间中有三分之一是在独处。”—— 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心流》

你如何度过这段时间?刷微信,看朋友圈?刷微博,看明星八卦?逛淘宝,网购?

独处的时间是一次邀请、一个机会,让你去做那些向往已久的事,也可以什么都不做,就是和自己在一起。

在皮尤研究中心(the PewResearch Center)的调研中,大约85%的受访成年人(包括男性、女性)都表示,时常有一段完全独处的时间对于他们非常重要。

市场调查公司欧睿国际(Euromonitor International)通过研究发现,人们不仅需要更多的时间与家人相处,还需要独处。

然而,我们中的大多数,甚至那些十分重视独处的人,往往都不愿意独自去做某些事情。他们害怕因为独处而错过有趣、充实,甚至可能改变人生轨迹的经历和新的人际关系。

图片发自App

确实,大部分人都会避免独处,因为独处总是会和孤独或抑郁等问题联系在一起。弗洛伊德曾说过:“处于黑暗之中或独自一人是儿童最早感受到恐惧的两个情境。”在很多文字尚未出现的社会中,独处都被认为是难以接受的,正如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在那本关于幸福科学的书《心流》中所写:“只有女巫和萨满才会觉得独处令人愉快。”

事实上,独处时我们会进入“省电模式”。社会学家欧文·戈夫曼将这种状态形容为 “处于后台”,在此状态下,我们可以摘掉在公众场合戴着的面具,做回自己,自我反省,自我评估,认真考虑我们的行为,以及进行韦斯廷所说的“道德清查”。

独处时,我们还可以清点在一天之内累积获得的全部信息,管理我们的“想法,思考过去的行为和未来的计划,为未来可能遇到的人和事做准备”,心理学家杰瑞·伯格在《人格研究期刊》的一篇文章中这样写道。就连典型外向型人格的比尔·克林顿都承认,在他当总统期间,“每天都要安排几小时独处,进行思考、反省、计划,或者什么也不做。”他说:“我经常会少睡一点,就是为了换取更多独处的时间。”

独处不是孤独,是有选择的自己待着的时光。

   

 

你可能感兴趣的:(独处,与自己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