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你有没发现一个现象,就是很多人看了很多书,听了很多课、学了很多知识,这种学习并没有给他们的生活带来实质性的改变,如同“知道了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为什么会这样呢?不是说,学习让生活变得更美好吗?
真正有效的学习方式
事实上,我们学习的知识,大概可以分为两大类:1,理论性知识; 2,实践性知识。
1、理论性的知识:主要的作用是帮助我们构建或更新对于某些领域、事物的认知。学习这种理论性知识,我们仅仅是掌握事物的“什么”和“为什么”。
2、实践性的知识:主要的作用就是帮助我们解决某个具体的问题。掌握这种知识, 意味着我们掌握对某些事物的操作方式,聚焦于解决“如何”。
这个认识,我们大家都很清楚。而问题就在于,想要让知识对我们发生作用,甚至改变到我们的生活,最重要的就是我们学习的这些知识,有没有在特定时间内,将其训练成我们的能力之一。
什么意思呢?我们可以用玩游戏这种方式类比一下。现在你玩一个游戏,不管是射击游戏也好,动作游戏也好,总之是任何一个你有过认识的游戏吧!
好了,刚开始玩,你觉得这个游戏玩起来很轻松,简直太简单了。但随着游戏的进程推进,难度变得越来越高,操作的东西越来越复杂,你慢慢地不知道接下来怎么玩,卡关了。这时你会怎么办?大多数情况下,很多人都会求助于游戏攻略。是的,这个游戏攻略,某程度上就是你要学习的知识。
这个攻略的作用,就是更新你对游戏的某些认知,让你了解到新的游戏方法,然后告诉你相应的操作方式,让你能够通过实践去获得这些技巧。那你认为,看完攻略之后,你就会从一个游戏菜鸟,立刻变成一个游戏高手吗?肯定不会!为什么?因为,你并没有将这些知识,通过刻意训练将其变成你的能力之一。
例如:你玩射击游戏,攻略告诉你,用AA射击方式去对付敌人,你就能够在不掉血的情况打倒BOSS。当你学到这个知识点,你是不是真的就做到在不掉血的情况下打倒Boss呢?当然没那么容易。
除非,你用AA射击方式,亲自操作很多遍,深入消化其中的诀窍;在对抗Boss的过程中,不断刻意训练这个知识点,即便这个过程需要你经历很多次“死亡”,这样这个知识点,才会最终改变到你的生活,也就是游戏的进程。
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得出来,想让知识改变到我们的生活,我们至少要做到四点:
1,要有一个明确的学习目标(游戏卡关了,要去寻找攻略);
2,让知识在关联的环境中持续刻意训练(攻略学到新的方法,在游戏中刻意练习);
3,根据反馈结果进行相应的调整(通过游戏角色的每次死亡,不断改进不正确的操作方式);
4,运用学到的知识,改变生活的某种状态(攻略帮你解决卡关的问题)。
不管学习什么,想要让知识真正能够改变到我们的生活,这四个步骤都是不可或缺的。接下来就说一说,每一个步骤需要注意的地方。
构建一个明确的学习策略
很多人所谓的“学习”,其实并不是真的去学习,而只是想寻找一个解决问题的捷径而已。真正的学习,并不是拿起一本书去看,看完几页就放下来,而是带着目的和问题,去阅读书中的内容。这个过程,会有一个清楚、明确的学习策略。
好比你看游戏攻略,你不可能看完就算,你肯定会思考一些问题:
1、这个攻略是解决哪方面的问题?
2、我要怎么按照攻略所说的去操作呢?
3、攻略提到的技巧,可以对应我当前哪些状况?
4、是不是只有攻略说的这一种解决方法?
你或许没有留意到自己这些思考,但当你在看攻略的时候,肯定会不自觉地对照自己在游戏里遇到的情况,然后针对性从攻略中寻找答案。而现在大多数人在“网络阅读”时,通常都很少会做到这一点,往往是点开一篇文章,觉得有用就多看一点,觉得看不下去就索性关掉离开。带着这种习惯去阅读和学习,怎么会让知识对自己的生活产生作用呢?
所以,无论学习什么知识,你一定要弄清楚三个主要问题:
1,什么(what); 3,如何(how)。 2,为什么(why);
这三个问题,可以用来总结一本书的内容,也可以用来总结一篇文章的内容。
例如你看一本讲述《意志力》的书籍,你就可以根据这三个问题,构建学习策略:
第一,解决what;
这本书是讲述意志力,那么意志力是到底是什么东西呢?
意志力对我们会产生什么影响?
在什么时候,我们会受到这种意志力的影响?
第二,解决how;
如何解决意志力不好这个问题?
怎么才能够增强自己的意志力?
有哪些方法可以让意志力发挥得更高效?
第三,解决why;
意志力为什么会影响到我们的行动呢?
为什么我们的行为,会受制于意志力呢?
我们为什么很难保持长久的意志力?
如果你泛读一次书籍之后,给自己构建出这些问题,然后带着这些问题在阅读的过程中寻找答案,那么你学到的东西就会更多,也会更深刻了。这是第一步。
让知识在关联的环境中得到持续的训练
有时候,我们看书确实学到了很多知识。但这些知识是孤立存在于书本上的,跟我们关心的问题并没有密切的关联。想让知识真正发挥出应有的效用,我们必须将这些知识,投放到具体关联的环境中去验证、实践、训练。否则,我们任何的学习都只是低效,甚至浪费时间的。
就好比看一个解谜游戏的攻略,但你并没有玩这个游戏,或者在玩其他类型的游戏,那么就算你看完这个攻略,游戏的状况也不会出现任何改变。同理,如果你并没有把学到的知识,跟自己遇到的具体情境关联起来,然后在这个情景投入足够的时间去训练,那么这种知识就无法对你的生活产生影响了。
例如你学习演讲,其中学到一个诀窍,就是“用故事和比喻抓住你的听众注意力”,那你怎么让这个知识改变你的生活呢?你知道这个知识点,并不足够,你需要针对这个知识点,找到具体的应用场景去训练;如果确实找不到,你也要懂得从生活当中构建一个,好比你与朋友相聚聊天时,你想一想怎么用故事和比喻抓住他们的注意力?
这个让知识跟具体情境产生关联的训练过程,就有如下步骤:
第一,首先解决what、how、why这三个问题;
讲述什么样的观点时,才适合用故事去表达?
怎么运用故事去讲述观点,才能够更好抓住听众?
哪些情况可以用故事表达,哪些情况需要直接说明?
这些问题,属于关联性思考,就是弄懂知识是在什么时候、什么情境下运用,从而吃透这个知识点,灵活运用它。否则你只会按照书本上的情况去做,脱离书本你就无所适从了。
第二,私底下练习,用讲故事这个方法去讲述观点;
当你弄清楚了这个知识点的“前因后果”,你就可以给自己构建出一个具体的情景进行练习。
例如你可以设想自己身处某个场合,然后朋友要求你站起来说一番话,针对某件事说说自己的看法。讲话的主题是什么你自己去定,定下来之后,你就试着用讲故事的方式表达出来,进行一次模拟演练。
好比你想表达一个观点,就是现在的年轻人只顾花父母的钱享乐,从来不知道他们日以继夜的辛苦工作,那么你就可以这样套用故事:
我觉得,并不是所有的年轻人,都能够理解到父母挣钱的辛苦,除非他们能够亲身经历一遍父母挣钱的那种不容易。
我记得以前读书的时候,有个室友经常半夜翻墙跑到校外的网吧玩游戏。有一天夜晚,他翻墙又准备去网吧,却没过多久就回到宿舍,从此戒断网游,用功读书了。
我们同学问他为什么,他沉默很久才跟我们说:“那天父亲给我送来生活费,我以为又有钱玩游戏,没想到爬到校外,却看到父亲舍不得住旅馆,打算在墙下坐一个晚上。”
我们往往以为父母挣钱很容易,才花他们的钱花得这么理所当然。但他们受到的苦,我们或许没有同学那么“好运”,能够亲自感受过。
这就是运用知识点构建的表达。
刚开始练习的时候,你肯定会做得不好,正如你看了攻略玩游戏,依然也会经历一遍又一遍的“死亡教训”一样。没关系,通过不断的刻意训练,让自己慢慢掌握到个中的诀窍。
坚持一段时候之后,你就会发现,用什么方式、用哪一种语气去讲这个故事,会更适合你自己,这时你就会获得一个深入的经验和体验。
不管是讲故事也好,还是去掌握其他学到的知识,你都需要给自己构建关联的具体情境,让自己投身进去训练,获得实践的经验。
第三,有意识地在生活运用出来;
我们一定要养成一种意识,就是一定在生活中遇到对应的场景,我们就要立刻有意识地“命令”自己去运用学到的知识。
例如你看了一本讲述意志力的书籍,那么当你一旦拖延或者做事缺乏意志力的时候,就要立刻回忆起学到意志力的what、why、how,然后有意识地驱使自己行动起来。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运用这种知识去改变自己某种固有的、不好的做法。
根据反馈结果进行相应的调整
当然,书中讲述的知识,跟我们掌握到的知识,并不一定是完全对等的。因为书中的知识,是排除了很多出现的状况而提炼出来的,就正如某些在真空做的实验一样,没有任何“杂质”。
问题是,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运用这些知识时,却会存在各种各样的变量,诸如你的个人经历、情绪心态、当前环境、身体状况、工作安排等,都可能会影响到我们如何去理解和运用学到的知识。
这时,想要让知识变成我们自己的东西,除了亲自去实践、训练,我们还需要针对实践和训练的反馈结果,进行相应的调整。
首要任务,就是懂得根据反馈,找到问题所在。
例如你看游戏攻略,是想解决某个问题。当你按照攻略所说的去做,却没有解决到这个问题时,你就需要思考问题所在。
你可以根据结果,作出以下思考:
1,是什么原因导致知识没有发挥出作用?
2,是不是对某些知识我还理解得不到位?
3,有哪些关键因素,被我忽略了呢?
根据对问题的思考,然后回顾一遍你实践或者训练的过程,你就能够有效调整做法,从而更好地优化自己的行动方案,让下一次做得更好。
同样,当你有了调整的新方案之后,接下来的时间,还是要让自己待在学习区,保持足够次数的刻意练习。当这种知识训练到变成你能力的一部分,那么你就可以运用这种能力去解决生活上的某些问题,从而改变你的生活状况了。不管你是学习理财知识,学习演讲知识,学习人际关系的知识,都是这样去做。
最后总结一点就是:
第一,要有一个明确的学习目标,解决what、how、why这三个问题;
第二,让知识在关联的环境中持续刻意训练,不管是给自己构建一个,还是从生活中寻找一个,你都要让知识在具体环境中产生作用,获得实践经验;
第三,根据反馈结果进行相应的调整,想一想你无法用好这个知识的问题是什么原因,有什么办法可以去改善它;
第四,最后就是运用学到的知识,解决生活的问题,改变生活的某种状态。
按照这些步骤去学习,你自然就能够打破“知道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的牢笼,从而慢慢让生活从量变到质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