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作家》观后感



艾琳.格鲁威尔一位白人女性教师,她即将走入的是一个种族混合实验班,影片一开始就展现了混乱、种族帮派的斗争打斗场面,这提前给我的心中留下了不安的情绪。

在教导主任介绍了班级的情况之后,艾琳没有退缩,她因为这份工作而激动、兴奋,艾琳告诉教导主任:“真正的斗争应该在课堂上。我知道作为教师我要学习很多东西,但我是个很优秀的学生。”她把自己当成学生,当成懂得要去终身学习的老师。我在想,即将遇到这位老师的学生们将是幸运的学生。




艾琳因为这份英语老师的工作而充满喜悦,精心为第一天上课挑选了更为符合老师角色的红色套装。当她信心满满、充满希望的站在讲台上,等待她的学生时,在上课铃响过之后,她看到的是动作懒散的学生皮皮塌塌地走进教室,没有人关注到她,学生眼中传递出的是仇视的眼神,互不理睬、高高在上的神情,还有脚上带着脚铐的学生。艾琳选择忽视这些,开始介绍自己,然后点名认识每一位学生。学生们认为他们所在的班级就是一个垃圾班级,他们自己都看不起自己,第一节课以学生们的打斗告终。


艾琳没有轻言放弃,即使其他的老师否定他的学生,不看好这些学生的未来,认为没有几天就不会再有学生来上课,艾琳却说:“如果我做好自己的工作,学生可能会排着队进教室。”这句话让我突然想到了一句话:孩子的问题,其实都是家长的问题。那么,在学校里,孩子的问题,是不是也可以说是老师的问题呢?


日记

艾琳为每一个学生购买了一个日记本,告诉他们想写什么都可以,口袋里装上笔随时去写,同时他提出了一点要求,就是每天必须要写。她告诉学生们允许她看他们日记的人,可以将本子放到带锁的柜子中。一本本日记,一个个鲜活的生活场景,离我们非常遥远的生活,艾琳坐在教室里一直看到深夜,学生们向她敞开心扉的日记本,打开了她与学生之间沟通的大门。艾琳热爱这份职业,她心中认为成为一个好老师更为重要,她真正的践行了一名教师的职责使命,她在乎每一名学生的感受。曾经不尊重艾琳,侮辱她的话语不再出现,课堂上做起了游戏,有了激烈的讨论,学生们越来越积极的思考,讨论,主动想办法解决问题,到最后学生们不愿意老师离开他们。学生们对艾琳的接受就是对她最大的肯定。艾琳做到了真正的教,学生们做到了真正的学。他们全方面的改变、成长,走进了大学的大门,而艾琳也在他们身上积累了宝贵的教学经验,在这样的一个特殊群体中,实现了她自己的人生梦想。


我有一个想法

当爱玲说到“我有一个想法”时,我会跟着兴奋,并且有所期待,她用心对待这些孩子们,正是一个个打破常规教学的想法改变了学生们,让他们重新燃起了对生活的热情,对生活的好奇以及对生命的尊重和期待。艾琳知道他们很渴望出去,他们想要到开阔地外面的世界去,所以,她要让他们知道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才能得到他们想要的东西。艾琳是真正的走进了学生们的心里。


《安妮.弗兰克的日记》

拓展视野,开发思维的最好方式是阅读,艾琳告诉学生“因为我要知道你有多喜欢阅读”。她自费购买书籍,让学生们阅读和他们生活相似的书籍。为人性,为尊严,艾琳讲到了有关于犹太人的大屠杀,全班只有一个学生知道大屠杀,于是艾琳买了《安妮.弗兰克的日记》让学生们阅读,这激发了学生们对大屠杀的兴趣。一本书到大屠杀到参观大屠杀纪念馆到与幸存下来的犹太人共进晚餐到和活着的犹太人面对面的交流,学生们仇恨的眼神消失了,203班成为了他们的家,他们的避风港。扔掉枪支、回归家庭、法庭上说出真实的供词,学生们的人生观、价值观步入了正轨,艾琳的付出,对学生们的真心喜爱,得到了学生们积极正面的反馈。


父亲的态度

学校暴力事件之后,艾琳的父亲告诉她“你在这些人身上是在浪费你的才能”,在读过学生们的日记之后,父亲开始支持艾琳,陪他和学生们一起参观大屠杀纪念馆,在艾琳离婚后,他对艾琳说“你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好老师”。从起初父亲说你只需做好自己的工作,做到学期末就可以重新找一份工作,到后来父亲对她的真心认可,说明了艾琳的教育是成功的。她改变了学生,改变了父亲,改变了自己,让他们都在这个改变的过程中,有了新的成长。


两次崩溃

整部影片中艾琳崩溃的场景有两个,一个是当学校发生群殴性打斗时,站在校园中的她害怕了,回到家中,他抱着丈夫哭着说:“这完全不是我构想的那样”。然而生活本就是残酷的,有哪一件事会按照我们的计划进行,生活充满了不确定性,要想接住这些不确定,我们只有去强大我们自己的内心。另一个场景,是她整理物品和父亲谈到离婚时,看完电影,我在想:为了这些学生离婚,值得吗?艾琳忽视了丈夫的感受,上课、做两份兼职导致很少陪伴丈夫这一点,我不太认可,丈夫支持它去做自己喜爱的事情,最后选择离开也是迫不得已,因为他们俩已经不在同一个轨道上,彼此的重心点发生了变化,丈夫认为家庭更为重要。

结局

艾琳和203班的学生们融为了一个整体,通过努力,艾琳将带他们到高四毕业,学生们考入大学,因为艾琳,他们开启了崭新的人生!

你可能感兴趣的:(《自由作家》观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