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姜近解

《张廷模临床中药学讲稿》

干姜

和前面解表药学的生姜来源于同一个植物,而且还是同一个入药部位,都是它的根茎,但是我讲生姜的时候说了一下,并不是生姜晒干了就成了干姜。从陶弘景开始,就认为生姜晒干了不是干姜,他说:“蜀中有好姜,荆州姜亦好,但俱不能作干姜”;李时珍也将干生姜与生姜、干姜并列,在《本草纲目》中为三种不同的药。这也是我多年没搞清楚的一个问题,这是什么原因呢?干姜和生姜是同一种植物的不同栽培品,田间管理有明显的差异。生姜在栽培的过程当中,要三天两头不断地培土,要把它掩埋住,因为生姜的药用部位是根茎,它本身属于茎,植物的茎都有趋光性,它要见阳光,森林里面见光不是很好的树,长得又细又长,那就是它的趋光性所致。生姜是茎,也想见阳光,不断地培土它就使劲地长,越培土它就越长,所以我们到了秋夏天看见很多地方所谓的子姜,非常鲜嫩,根茎非常的长,把它作为蔬菜,里面的纤维很少、很嫩、很脆,那就作生姜用;干姜是在栽培的过程当中不培土,直接把根茎暴露在土表,它已经见光了,它就不再拼命地长,它就使内在的成分不断地累积。所谓的生姜,因为长得很快,内在的一些成分累积不够,所以晒干了以后,非常轻,表面皱缩,不能做干姜用;干姜因为内在的成分很丰富,晒干了以后,基本上不怎么皱缩,体积也不怎么减少,质地非常沉重。二者的区别主要就是它们的栽培方法、管理方法不一样。现代研究发现,生姜和干姜的化学成分不完全相同,尤其是有的相同成分它们的比例有差异,但是和功效的相关性现在没有最终的解释,但是至少说明了在中药里面,生姜和干姜作为两味不同的药使用,并不仅仅是有水分没有水分这么简单,因为化学成分有明显的差异,功效也会有明显的差异,这有它相关的物质基础。

干姜作为一个温里药,书上功效写的是温中散寒,没有强调止痛,不像附子那样写的散寒止痛,因为干姜相对于很多温里药,它的止痛作用不是很突出,所以回避了止痛二字,不说温中止痛,简单两个字就叫温中,它的主要作用部位在中焦,凡是脾胃有寒的,不管寒实证或者虚寒证,也不管表现为疼痛、胀满、食欲降低、消化不良,腹泻、恶心呕吐,都可以用。但是需作相应的配伍,比如说恶心呕吐突出了,配伍止呕药,疼痛突出了,配伍止痛作用强的药。

干姜的第一功效就是温中,我们书上是四个字——温中散寒,一般不说它止痛,也不笼统说是温里散寒,或者散寒止痛,因为它在经络受寒方面可以用,但不是它的特征,用得不多,没有多大的意义。这就是我在讲概述当中说的,笼统地称祛寒或者散寒止痛和局限地称温中,区别就在这里。但是温里和温中有时又是相同的,因古人没有这么明确地区别,在本草文献里面有的温中与温里是一回事,但是我们现在的教科书已经比较规范了:温里比较广泛,温中比较局限,指的只是中焦,所以这里关于干姜温中的对应之证,就是脾胃有寒者,不管虚或者实都用,虚证要配伍补虚的药。

第二个功效,回阳,或者叫回阳通脉也可以,没有哪一本书上说干姜的功效是回阳救逆,但是附子是回阳救逆。这两味药同样都是用于亡阳证,但功效表述不一样,这是有深刻原因的。因为亡阳证有两个主要的症状,其中一个是四肢逆冷,原因是肾阳衰败。干姜不能作用于肾经,所以它没有增强肾中阳气的作用,也就是说它对于四肢逆冷没有针对性,所以不称回阳救逆。干姜主要是归心经,能够振奋心的阳气,它主要是改善脉细欲绝的症状,所以叫做回阳通脉,这和它主要归心经就联系起来了,这是有微妙区别的。回阳救逆和回阳通脉,一个是作用于心,一个是在心肾,尽管两个药是配伍在一起使用,但这是需要说明的。所以用于亡阳证,干姜只作为附子的辅助药,四逆汤前面讲了,这里就不多讲了。

另一个功效是温肺化饮,用于肺寒引起的痰饮咳喘,类似于生姜,只不过温性比生姜强,在张仲景的一些方当中,如苓甘五味姜辛汤里面,治疗寒饮咳喘的方很常用,所以干姜就这么三个方面作用。

学了干姜以后,可以和生姜作一个简单的对比。它和生姜相同的是都能温中,不过干姜的温中作用强于生姜,但是生姜长于止呕,干姜这方面不强,所以回避了,温中有强弱,止呕的程度有差异,干姜不是完全不能止呕,只是不明显罢了,所以少用;第二,都能温肺,都能温肺化饮,也是干姜强于生姜,这两点是相似的,或者相同的。不同的是生姜能够发散风寒,常常用于风寒表证,而干姜能够回阳通脉,常常作为一个辅助药用于亡阳证。所以生姜和干姜的比较是很容易的,内容也比较简单。

《中药学》第2版—高学敏

干姜 

【别名】 白姜、均姜、干生姜(《本草纲目》)。—??

【来源】 干姜,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历代本草多已收载。为姜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姜的干燥根茎。主产于四川的犍为、沐川,贵州的长顺、兴仁等地,广东、广西、湖北、福建也产。均为栽培。

【采收炮制】 多在冬季采收。挖出根后,洗净泥土,晒干或用微火烘干,或选肥嫩的姜切片晒干入药。生用。

【商品规格】 干姜商品系老姜,以四川所产者味辣、粉性足,质量好,尤以四川犍为产品为最佳,称为“犍干姜”。商品均以色白、粉质多、味辣者为佳。

按《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规定:本品含挥发油不得少于0.8%(ml/g);含6-姜辣素(C17H26O4)不得少于0.60%。

【药性】 辛,热。归脾、胃、肾、心、肺经。

【功效】 温中散寒,回阳通脉,温肺化饮。

【应用】

1.脘腹冷痛

本品辛热燥烈,主入脾胃而长于温中散寒、健运脾阳,为温暖中焦之主药。治脾胃虚寒,脘腹冷痛,每与党参、白术等同用,以温中健脾补气,如《伤寒论》理中丸;亦常与党参、花椒、饴糖等同用,以温中补虚止痛,如《金匮要略》大建中汤。治寒邪直中所致腹痛,《外台秘要》以本品单味研末服;亦可与麻黄、白芷、肉桂等同用,以解表温里,如《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五积散。治胸中有热,胃中有寒,胸中烦闷不舒,腹痛者,可与黄连、半夏、党参等同用,如《伤寒论》黄连汤。

2.呕吐泄泻

以本品温中散寒止痛之功亦常用治呕吐、泄泻等病证。如治胃寒呕吐,每配高良姜用,即《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二姜丸;亦可以本品配半夏同用,即《金匮要略》半夏干姜散;治胃寒妊娠恶阻,呕吐不止,常与半夏、人参等同用,如《金匮要略》干姜人参半夏丸;治上热下寒,寒热格拒,食入即吐,可与黄芩、黄连、人参等同用,即《伤寒论》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治中寒水泻,可以本品单用为末服;亦可配党参、白术、甘草等同用。

3.亡阳证

本品性味辛热,入心、脾、肾经,有温阳守中、回阳通脉的功效,可用治心肾阳虚、阴寒内盛所致之亡阳厥逆、脉微欲绝者,每与附子相须为用,起协同作用,增强回阳救逆之功,即古之“附子无姜不热”之说,又可降低附子毒性,代表方如《伤寒论》四逆汤;治亡阳暴脱,下利,亡血,四肢厥逆,脉微等,可再加人参,即《伤寒论》四逆加人参汤。

4.寒饮喘咳

本品辛热,入肺经,善能温肺散寒化饮,用治寒饮咳喘,形寒背冷,痰多清稀之证,常与细辛、五味子、麻黄等同用,如《伤寒论》小青龙汤;治肺寒停饮,咳嗽胸满,痰涎清稀,舌苔白滑,每与茯苓、甘草、五味子等同用,如《金匮要略》苓甘五味姜辛汤。

5.蛔厥证

本品味辛性热,主入脾胃而善温中散寒,故可用治蛔厥,上腹部突发绞痛,或钻顶样痛,面青汗出,手足逆冷,脉伏等,常与乌梅、细辛、黄连等同用,即《伤寒论》乌梅丸。

6.寒积便秘

本品辛热,既能温中散寒,又可回阳通脉,可用治痼冷积滞,便秘,腹痛得温则快者,每与大黄、附子、人参等同用,如《备急千金要方》温脾汤。

7.水肿

本品味辛性热,能温中散寒,健运脾阳,可用治脾肾阳虚,水湿停滞,肢体水肿,胸腹胀满,手足不温,大便溏,脉象沉迟等,常与附子、白术、茯苓等同用,如《世医得效方》实脾饮。

【用法用量】 煎服,3~10g。

【使用注意】 本品辛热燥烈,阴虚内热、血热妄行者忌用。

【鉴别用药】 干姜、附子、肉桂均为温里祛寒之主药,均可用治脾胃虚寒之脘腹冷痛,大便溏泄等。然干姜主入脾胃而长于温中散寒、健运脾阳,并能回阳通脉,虽力弱但与附子相须为用可用于亡阳证,还能温肺化饮;附子、肉桂并能散寒止痛,治寒湿痹痛。附子回阳力强,为“回阳救逆第一品药”,并有峻补元阳、益火以消阴翳之效;肉桂亦善补火助阳,为治命门火衰之要药,还能温经通脉。


《中药学》新世纪第四版

干 姜

(《神农本草经》)

本品为姜科植物姜的干燥根茎。主产于四川、贵州、湖北、广东、广西。均系栽培。冬季采收,除去须根和泥沙,晒干或低温干燥。趁鲜切片晒干或低温干燥者称为“干姜片”。本品气香特异,味辛辣。以粉性足、气味浓者为佳。切厚片或块,生用或炒炭用。

【药性】辛,热。归脾、胃、肾、心、肺经。

【功效】温中散寒,回阳通脉,温肺化饮。

【应用】

1.脾胃寒证,脘腹冷痛,呕吐泄泻 本品辛热燥烈,主入脾胃而长于温中散寒、健运脾阳,“治感寒腹痛”,为温暖中焦之主药。治脾胃虚寒,脘腹冷痛,多与人参、白术等同用,如理中丸(《伤寒论》);亦可单用本品研末服,治寒邪直中脏腑所致腹痛《外台秘要》;治胃寒呕吐,常配高良姜,如二姜丸(《和剂局方》);治上热下寒,寒热格拒,食入即吐者,可与黄芩、黄连、人参等同用,如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伤寒论》);治中寒水泻,可单用为末服,亦可与党参、白术、甘草等同用。

2.亡阳证,肢冷脉微 本品辛热,入心、脾、肾经,有温阳守中,回阳通脉的功效。用治心肾阳虚,阴寒内盛所致亡阳证,四肢厥逆,脉微欲绝者,每与附子相须为用,如四逆汤(《伤寒论》)。正如《本草求真》所云:“干姜,大热无毒,守而不走,凡胃中虚冷,元阳欲绝,合以附子同投,则能回阳立效,故书有附子无姜不热之句。”

3.寒饮喘咳 本品辛热,入肺经,善于温肺散寒化饮。治寒饮喘咳,形寒背冷,痰多清稀之证,常与细辛、五味子、麻黄等同用,如小青龙汤(《伤寒论》)。

【用法用量】煎服,3~10g。

【使用注意】本品辛热燥烈,阴虚内热、血热妄行者忌用。

你可能感兴趣的:(干姜近解)